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金智东

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金智东

辽河油田总医院 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糖尿病组包括62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DN组),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30例(NDN组),对照组为4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β2-MG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清β2-m水平逐渐升高,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亦与其病程的长短相关联,病程越长肾损害越重。结论 检测血清β2肾损害微球蛋白是诊断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糖尿病患者可定期检查血清β2微球蛋白,以便及早诊治糖尿病肾病,改善预后。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糖尿病肾病;血清;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20%~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其病情呈不可逆性发展,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已成终末期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报道认为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可反映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的损害[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并且适当干预治疗,可能使肾脏病变发生逆转,这对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资料检测分析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2-MG含量,探讨血清尿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62例,为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肝脏疾病、高血压、泌尿系感染、结缔组织病、心功能不全、原发性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等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疾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非DN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5-75岁;DN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8~80岁,;对照组,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5~70岁,血糖、肾功能和尿常规等检查结果均正常。

1.2 检测方法

使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当日晨起受检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室温下2 h内检测完毕。试剂由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参考范围:血清β2-微球蛋白1.3-2.7 mg/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均以均植±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DN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比t=5.86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血清β2-MG的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为62.5%;NDN组与对照组t=7.58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血清β2-MG的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为26.7%;DN组较NDN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t=4.27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正常对照组、NDN组及DN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及异常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3 讨论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趋高现象,而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多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值得重视。β2-微球蛋白是人类细胞膜上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轻链部分,相对分子质量约11 800,是一种低分子蛋白,它主要由淋巴细胞合成分泌,速度恒定,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其中99. 9%在肾小管重吸收和降解。正常人β2微球蛋白的合成和释放速度非常恒定。除成熟的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外,其他细胞均含有β2微球蛋白[2]。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浓度相对恒定,容易通过肾小球滤膜,在近端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并在此转化为氨基酸,因此它正常情况下在血清中浓度很低,正常尿液中含量极为微量[3]。

糖尿病并发肾病变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糖原反应(PAS)阳性物质沉着,从而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升高。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近曲肾小管损伤及肾小管间质病变时,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β2微球蛋白显著增加。尿β2微球蛋白是经典肾小管标记蛋白,可直接反映肾小管的功能,也是早期DN的诊断指标[4]。因此,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目前已被公认为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和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敏感指标。

β2-MG在体内的代谢特点表明它是一项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良好指标,其生成浓度稳定,各组织生成率不受年龄、性别、肿瘤、免疫性和内分泌的影响[5]。当肾小球滤过率小于75 mL时,血β2微球蛋白已开始升高。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都是反映肾功能较特异的指标,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时才明显升高,其灵敏度不如β2微球蛋白[6]。

本研究通过检测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可见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均升高(见表1),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越长,β2微球蛋白检出率越高(见表2)。表明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的损伤,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以便临床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逆转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总之,血清β2-微球蛋白较之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准确。故用免疫分析检测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早期损害程度,对于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脏受损和肾功能改变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 茵,洪 旭.老年及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检测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2,4(2):82-83.

[2]邓桂芳,王淑云,吴玉芳.尿A1b及血、尿β-mRM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1):39.

[3]张子前,袁传顺,陈吉庆,等.血、尿β2微球蛋白对评价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7):103-104

[4]王晶,白玉芝,张琴,等·β2微球蛋白及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老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1494-1495.

[5]陈爱珍,孙秀丽.CystatinC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肾脏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9,15(17):2583-2586.

[6]李心翔,郑成竹,Raul J.Rosenthal.腹腔镜RouxenY胃分流术治疗病态性肥胖合并乙型糖尿病[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8(1):24-26.

论文作者:金智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金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