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强理”也是家庭暴力——访陈建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暴力论文,家长论文,陈建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父母的“强理”是另类家庭暴力
记者: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同感:孩子长到八九岁,突然变了,变得不认识、不好管了。这是为什么呢?
陈建翔:在此之前,我们是把孩子当作完全不能自理、没有生活知识、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婴幼儿来“养”的。我们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养孩子、疼孩子、宠孩子,把孩子看作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跟孩子不分“你”、“我”。孩子突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敢对家长说不,敢与家长对着干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家长一时没能醒悟、适应过来,还想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于是,双方便有了冲突,家长开始抱怨: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越不可爱了呢?
记者:家长对孩子横加指责、抱怨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陈建翔:孩子不听话,不与家长配合,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家长就开始絮叨、责备,心情越来越坏。原来生孩子的时候是个圆脸,养着养着就把自己的脸养成了长脸,耷拉着,没有一丝微笑,天天都是生气,生气。孩子看着家长愁眉苦脸的样子,自然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让家长失望了,我是家长的一块心病、一个包袱。
我常打比方说,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就好比他的心里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都是新柴火,长年累月被泼冷水,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燃烧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热情。古人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试想想,一堆经常被泼冷水的柴火,怎么燃烧呢?它燃烧不了,还会把烧火的人熏得眼泪汪汪,呛得咳嗽不止,怎能不让烧火人气上加气、恨上加恨呢?
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就是这样由不理解、不宽容引起的,双方各执一词,冲突不断升级,甚至演变成两代人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这种战争,很像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宿命,一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宿命。然而,这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稀里糊涂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记者:我们成年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天下只有不是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父母。家长怎么“训”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训”孩子的家长反倒有悖天理。家长的强势地位真的就是那么天经地义吗?
陈建翔:有一天,一个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降,自己虽然苦口婆心,不断给孩子讲道理,但讲了还是白讲。有一天,孩子居然对她说:“妈,你还是打我一顿吧!”她大惑不解:孩子怎么会逼迫我打他呢?
我告诉她:孩子可能接受不了你的另类“家庭暴力”。
打和骂,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家庭暴力”。现在,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知道打孩子不对,对孩子打骂现象比以前减少了。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家庭中还存在第三种“家庭暴力”,那就是家长的“强理”!它与打、骂一样,都是家长强权的表现。
什么是“强理”?一是指“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是硬说出来的理,所谓“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很有点“朕即真理”的意思。二是指“强迫之理”。虽然有理,但态度强硬、粗暴,不容置疑,所谓的“得理不饶人”就是这个意思。三是“强泛之理”。理倒是理,就是太大太虚,没有什么用。四是指“强聒之理”。天天在你耳边絮叨,强迫你听,引起你的听觉疲劳。什么样的理每天听上八遍、十遍,也不是好理了。
“强理”作为家庭暴力,比打、骂“文明”一点,但它更有隐蔽性、覆盖性和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家长使用这种暴力手段越频繁、越心安理得,孩子心理上承受的伤害则越大、越深、越无以诉说。然而,对于这样一种家庭暴力,社会往往处在集体无意识里,没有人去深究和谴责。这样,家长就日复一日“心安理得”地用这种暴力去压迫孩子,而孩子,日复一日处在暴力之下,却说不清究竟受了什么委屈、在哪里受了委屈——他们受了压迫不说,还占不着丝毫的“理”!这就是我们成人控制的世界对孩子最大的不公所在!
记者:孩子和家长发生冲突,受伤最厉害的为什么总是孩子?
陈建翔:大多数的成年人,我把他们归纳为左脑人;大多数的孩子,我把他们归纳为右脑人。我把右脑叫做哲学脑、智慧脑,我把左脑叫做经济脑、小聪明脑。左脑不是没有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有限度的。右脑看起来比较笨,呆呆傻傻的,但是它储藏着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却不太擅长用语言来表达。左脑是负责语言的,左脑人特别会用语言来表达。
右脑人跟左脑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话,我们成年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造成了孩子对我们的反感和厌倦。
很多家长“训”孩子,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实际上每一次说教都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白白地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所以,我想,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语言系统非常发达,但是,越发达,越要慎用语言,因为用得不好就容易伤害孩子。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甚至反教育。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看来,应说可怜天下孩子心才对。我们父母“训”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地位。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束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了委屈,到哪儿去发泄?如果憋着,肯定出毛病;如果转移给别的孩子,这叫做黑色能量的转移,会造成孩子反社会。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有这方面的警觉:是不是滥用丁一些天然的优势,是不是把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行为框架强套给孩子了?我们不能欺负了孩子,还让孩子有苦无处诉。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绝大多数是没有必要的
记者:家长都爱对孩子指指点点,那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到底起多大的作用呢?
陈建翔:中国家长都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我们敏锐地、犀利地看着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地都想加以批评。
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了(这是与赞扬、表扬相比较而言的)!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批评都是没有必要的。
有50%的批评属于絮叨,就是“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翻过来、调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多说—遍,孩子多—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评,我建议“压缩”成一个月、起码一个星期说一次,效果要好得多。
有30%的批评属于抱怨。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但不是故意没有做好,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有得名次,把家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里面,孩子的过失中往往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该做的,是实际地帮助孩子,为孩子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抱怨。
有10%的批评属于迁怒。家长工作不顺利、在单位受了点气、跟爱人闹了矛盾,等等,找个什么理由,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用批评孩子发泄怒气。
有5%的批评属于“敲打”。就是“警告性批评”。本来孩子做得不错,应该受表扬,但家长为不使孩子骄傲自满,便“正话反说”,给孩子一番不应有的批评。
还有3%的批评,实属莫名其妙。
去掉上述98%的批评,只剩下2%的批评是合理的、有教育意义的。
换句话说,在我们平时批评孩子的100句话里,有98句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如果真能那样,中国孩子就幸福啦!
记者:中国家长怎样才能摆脱自己的“恶婆婆”形象,还孩子以应有的公平呢?
陈建翔:首先,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孩子不是东西,不是工具,是一个生命体,他有自己成长发育的历程。如果你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来看他,就会发现他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奇迹。孩子的前途就在家长的眼光里。你看他是个天才,他就会成长为天才;你看他是个笨蛋,他就会成长为笨蛋。家长每天都应充满期待,充满虔诚,类似于对宗教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其次,要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我们这张脸。是孩子哪能不犯“错误”?不犯“错误”就不是孩子。我们小时候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为什么我们能宽容自己而不能宽容孩子?我们想改变孩子,先就得从改变我们这张脸开始。孩子都希望看到家长充满笑容的圆脸,我们就应把愁容变成笑容。
很多家长却信奉“给好心,不给好脸”,或者“给好心,不给好话”的传统观念。我要说的是,孩子可没有成年人那么深沉、世故,他们很难透过家长“苦脸、坏话”的现象,去理解家长“好心”的本质。家长教育孩子,好心、好脸、好话,应该是“三维一体”的,给孩子“好脸、好话”就是给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再次,就是要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孩子代表了大自然浓缩的智慧和精华;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成年人难以赶上的,孩子的创造力也是成年人难以想像的。孩子身上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神奇色彩,他们的很多错误都是我们的误解造成的。我们看孩子的心态变了以后,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自然而然地从用食指对孩子戳戳点点变成用拇指鼓励、表扬孩子。
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要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错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从食指变成拇指是育儿观的一场深刻变革,批评、惩罚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还有比这更高的一个层次,那就是赏识孩子、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惩罚也好,孩子都会乐意接受。只有接受了,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应改变“强势家长”的形象,让自己姿态低一点、弱一点、“傻”一点,变得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高一点、强一点、聪明一点。还有就是停止絮叨,减少“说理”的次数,只在孩子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与其做朋友式的交谈,并尽量扮演建议者,让孩子做决策者。
家长任何时候都应为孩子着想,让孩子尽可能地感觉快乐。当孩子快乐时,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舒展着,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大部分是“流水问题”
记者:孩子的成长并不总是那么尽如人意的,看着他们出错,我们就着急,就急于要纠正,但无论我们怎么着急都无济于事,甚至事与愿违,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陈建翔:孩子对家长的好心帮助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接受的,他们的思想转变有一个“延滞效应”,需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教育就如同播种子,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齐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有的孩子似乎很“乖”,一听家长督促,没有什么延滞,马上就做出配合的反应,让家长很舒服。但是,这其实是不牢靠的,因为这往往是孩子在讨好家长,而不是他主动地意识到了、觉悟到了什么。
家长对孩子做人做事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但时间不必那么急。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有了冲突,暂时解决不了,可以悬置起来。悬置不是不解决,而是条件一时不具备,需暂缓一下。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因为双方的不冷静,引起更大的矛盾,造成更坏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非原则性、非品质性问题,家长可记在心头,等待时机解决。短则一两日,长则三四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当时、当日解决。可是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情愿、不配合、不接受。许多家长不知道“悬置法”,一味穷追猛打,结果孩子急了,家长也急了;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产生。
孩子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流水问题”,即可以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自然解决、自然流逝的问题。比如,小孩子爱动手“打人”;有的孩子不爱与人说话;有的学习粗心大意;有的吃东西爱偏食、挑食等等,大部分都是“流水问题”。流水宜流不宜堵,就是要让它往前走,不要停滞下来。
“流水问题”也是问题,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但是,所有大惊小怪、批评过度、伤害孩子自尊的处理,都无异于把这股水堵住,停滞下来。本来,水遇到了暗礁,也许打一个漩就过去了,但如果过度处理,这水就被阻塞,不能往前走。
成长的问题要靠成长来解决。对于“流水问题”,我以为,最认真的态度、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同时静观其变,耐心等待这股“水”慢慢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