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一路风光走过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野猪论文,特种论文,风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饲养特种野猪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之一。饲养驯化野猪或将野猪杂交而产生的后代养大,直接食用或者利用它们体型大、粗放、生存能力强的特性,通过再次杂交并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现有畜禽品质,或深加生产具有一定特色的畜产品,已受到众多专家的关注。近年来,为提供人类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国内外对野味瘦肉的开发生产已得到普通重视。以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的野猪驯养与杂交,经过定向选择和反复提纯等现代育种学手段,大大提高了特种野猪的瘦肉率和产仔率。同时,从特种野猪的背膘厚度、眼肌面积、瘦肉率等方面可以看出驯养野猪和饲养特种野猪,无疑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推旧出新脱贫致富的积极措施之一。
饲养特种野猪是生产特色猪肉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以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的野生经济动物饲养业在世界内迅速兴起,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就饲养野猪而言,日本有关野猪与家猪交配生产野杂猪的文献早有报道,其后在各地的放牧猪中使家猪与野公猪自然交配,繁殖生产一代杂交种猪(我国为之取名为特种野猪)。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养猪业以大量生产为目标蓬勃发展。鉴于日本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重视产品品质及企业文化之经营,全国各地从事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杂种猪者很多,使肉品味可口,迎合大众需求而大量驯养野猪和杂交野猪。然而许多饲养者因难以购得野公猪等原因,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好仅与
旅社、饭店、宾馆契约生产。这就充分说明,利用野猪杂交,繁育一代野杂种猪是生产特色猪肉,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特种野猪屠宰率达到81.6%,出肉率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野猪和驯化改良一代杂交野猪,生产出更多的特色猪肉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特种野猪肉是一种保健肉。一代杂交特种野猪瘦肉率高。经有关单位送样在上海食品科学研究院检测,其后腿部份比一般家猪(瘦肉率41.8%)高出53.5%。如果用杜洛克母猪(瘦肉率64%)与野公猪交配,产下的后代瘦肉率将会更高。而且,特种野猪肉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亚油酸C18—2的含量比一般家猪高1—1.5倍。生命科学家认为,亚油酸是人体生长所必须的一种氨基酸,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品摄取,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使细胞中线粒结构发生差异,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表现为皮肤病变、生殖机能障碍和器官病变。
明·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称,经常食用野猪肉,能“补养肌肤,益五脏”,食用野猪油(脂肪),可使“乳妇多乳”,还能“怡人的脸色,可以除风肿毒,治疥癣”。在我国农村,民间常用野猪皮煎水服用,藉以消除人体高度疲劳。
特种野猪耐粗饲,易饲养,繁殖率也不低。特种野猪在饲养过程中,圈舍面积、圈墙高度应比家猪高出1/3。笔者在四年的饲养过程中,认为特种野猪在体重20—25公斤内,生长速度不快,25公斤以后,生长速度较快。经多次测定,60日龄断奶后的仔猪,平均体重达12.8公斤;从断奶到屠宰的234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笔者认为,仔猪断奶后,要加强营养,代谢能(PE)应达到12.97MJ/kg,粗蛋白质(DCP)应达到12.26%,但长成架子猪后,除喂以必要的配合饲料外,应因地制宜加投青草(菜皮)、山芋藤、山芋、西瓜皮、芦笋壳、苦卖菜、南瓜、嫩树枝等。一代杂交特种野猪母猪一般体重达到60公斤就可发情,而二代杂交母猪体重在25—30公斤就初次发情。在第二、三次发情后即可用一代公野猪或纯野公猪进行自然交配。经114天左右即可产仔。根据笔者的饲养实践,一般一代杂交母野猪年产2—2.5胎,每胎产7—12头,而二代杂交的经产野猪最多可产21头(其中1头为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