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论文_张云飞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论文_张云飞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流程,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使用功能和质量验收标准。如果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就会造成后期维修和维护工作的增加,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会给使用者造成影响和财产损失。因此,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产开发、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是质量管理部门为了达到设计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管理实践去提高和改进。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一个建筑工程,从项目的提出到建成交付这一整个系统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不然的话,就会因某一中间环节的质量缺陷导致了建筑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甚至会出现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例如: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建筑定位、施工原材料质量、成品半成品质量、施工人员素质、隐蔽验收程序、成品保护、施工管理制度等过程都会直接对该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1.2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

由于隐蔽工程质量在下道工序隐蔽后,很难被发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通常都是纷繁复杂的,所规定的施工工序存在着交接过度的现象,隐蔽工程质量把关不严将直接导致了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多发性,使得在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检测情况下,很难发现其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容易造成对该建筑项目质量的合格与否产生错误的判断。

所以,相关的项目负责人应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遵守以下的几点原则来保证该建筑的施工质量。

(1)坚持“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工程质量这一问题上,施工方应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坚决地把控施工过程工程质量。做到从源头上杜绝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是施工项目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影响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好坏的直接因素。所以,施工方应该要注重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技术交底、质量意识的树立。尽最大限度的调动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以保障施工过程质量符合要求。

(3)坚持“三检制度、严格隐蔽验收程序”的原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做好“三检制度”,对每道工序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对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做到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及时地将危险工程质量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严格地把控工程质量,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和隐蔽验收程序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

2当前所遇到的问题

2.1片面追求施工速度、忽视质量

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地追求施工速度,从而轻视该工程的质量,导致施工人员不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导致最后的建筑成品质量不精细,质量不达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相关法律法规贯彻不到位

虽然,我国出台了《建筑法》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规范,但是,有很多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建筑企业缺少对《建筑法》的贯彻和深入实施,导致暗箱操作现象也偶尔发生在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等环节中。针对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所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将会严重阻碍工程建设活动合理有效地开展。

2.3监理工作的缺失

当前,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所以作为建筑施工的第三方监理人员,就难以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跟踪。监理工作职责的不到位,就相当于缺失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管,因此,难以保证实际的施工质量。

2.4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过于急于求进,再加上相关的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因此导致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以及不适应性,再加上缺少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进而使得我国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2.5施工人员的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其素质与专业技能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实际性的作用。然而当前存在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等种种现象,直接威胁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为该建筑工程的后续工作以及建成质量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施工进度的合理化

施工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先前确定好的施工项目设计方案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组织施工,做到按合理计划进行施工,避免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的现象发生,以确保该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不在具体施工中,出现工期进度超前或者滞后,都应及时进行调整,尽量做好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不受影响。

3.2贯彻落实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

政府以及主管建筑的部门应该要贯彻落实《建筑法》到每一建筑项目中,认真、严格地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规范我国的建筑市场,促使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成和完善。一旦发现在工程施工建设活动中出现了违法乱纪的情况应当予以严惩,一方面要确保违者必纠的原则,维护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将监督、审查与工程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建立健全法制体系的基础上确保建筑施工活动的科学性和依法性。

3.3建筑施工的监理工作要认真做好

监理人员作为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应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其自身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施工过程的各方责任主体进行有效地协调和交流,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有效的贯彻落实,在工程质量管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3.4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建立项目各方人员质量责任追究制。与此同时,还要制订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

3.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体系的建设以及培训,帮助其树立“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并且加强其责任意识,避免出现因施工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出现重大质量事故。针对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与培训意识这一问题,应要求施工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活动并且以考核的方式来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强化管理意识,进而确保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相关规定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将质量责任同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员工赏罚机制,从物质上激励员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得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4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贯彻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仅仅有利于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把控和管理,还能够提高和保证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并且还能够为社会建造出更多的精良的建筑工程。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对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建筑市场的规范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英波,张继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科学之友,2011(16)

[2]柴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科学之友,2011(20)

[3]李海兵.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0(06)

论文作者:张云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论文_张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