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平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对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骨外科2015年2月——2016年3月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分层次护理管理。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骨外科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专科护理、急救管理、病房管理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骨外科患者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管理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层次护理管理;护理管理;骨外科
【引 言】
骨外科多接诊骨外伤患者,属于高危护理风险科室,在其内部不断强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就诊质量。实践经验证实,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窗护理效果,现选取所在医院骨外科2015年2月——2016年3月就诊患者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所在医院骨外科2015年2月——2016年3月43例患者,对其临床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本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14-64岁,平均年龄(34.63±2.5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撞击伤15例,高空坠落伤5例,其他5例。同时,选取同期骨外科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本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4.01±2.6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0例,撞击伤13例,高空坠落伤6例,其他4例。2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条件。
1.2排除标准[1]
所选病例均满足骨外伤相关诊疗标准[1],且本研究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病例排除标准[2]为:(1)合并多个脏器损伤者;(2)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3)合并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5)精神疾病者;(6)无法定监护人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嘱,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对症护理。与此同时,做好患者本人及家属健康宣教,明确护理工作内涵。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分层次管理,详细操作方法如下:①分层次管理:根据骨外科护理人员专业操作能力、职权范围、学历、护理工作年限等因素,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层级划分,分为普通护理人员(护理助理)、初级护理人员(辅助护理)、高级责任护理人员(护理组长)。严格按照已划分层级,对护理人员自身岗位职责进行合理分配,并对其实施量化考核。对于考评不合格者,应按照分层次管理标准,将其等级顺次下降,反之则根据绩效成绩予以上升。②分层次管理实施方法:对于高级责任护理人员而言,负责对骨外科病房中相关护理工作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包括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安排、临床业务指导、新技术拓展、传达联络等;初级护理人员深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掌握患者实际治疗情况,根据骨外伤患者实际需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按照计划执行情况予以适当调整。专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患者诊疗工作中,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患者总体治疗情况,充分发挥护理助理作用,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干预。③执行科学排班制度:分层次管理模式下,要严格按照科室排班制度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应采取轮班制开展实际工作。所有参与到分层次护理模式的护理人员,需每周开展一次护理心得交流,进一步深化交流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方便整改。
1.4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2组患者护理质量进行科学评分,评分项目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效果、危重患者护理效果、专科护理效果、急救管理效果、病房管理质量等,做好详细记录与分析。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值进行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专科护理、急救管理、病房管理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3讨论
分层次护理模式属于层级管理主要构成部分,在现阶段临床各科护理工作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临床实践经验表明[3-4],将分层次护理模式应用在骨外科护理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明确科室内部护理人员自身的岗位权限,并使护理人员各司其职,在护理实践中不断规范自身护理行为。
与此同时,骨外伤患者在分层次护理护理干预的有效帮助下,可顺利开展临床治疗,并对其疾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在自身疾病转归中发挥促进作用[5]。通常情况下,分层次护理需要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层级顶端,并由其带领 1-2 名专科护士及普通护理人员组成一班。在护理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也就是说,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下,临床护理人员不仅是临床医师的协助者,同时也是执行临床诊疗工作的合作者,能够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其工作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对骨外科患者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能够保证护理人员为骨外科提供连续性服务。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嘉琳,房旦.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21(03):165-167.
[2]郭凡杰.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35(02):380-381.
[3]陈敏慧.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03(17):76-78.
[4]初红霞,孙双喜.“一提高三主动”护理管理模式在骨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06(24):3171-3173.
[5]吴慧艳,新静,张丽艳,等.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03(28):103-104+107.
[6]王伟.护理主管负责制在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32(26):71-73.
作者简介:周文平,性别:女出生年月:1993年9月16日,民族:汉族,籍贯四川,职称:护士,学历:大专,工作单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方向:骨科
论文作者:周文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层次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