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路径论文,政治体制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化是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领导中国人民既立足中国国情,又紧跟世界进步潮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先后选择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在对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前提,通过渐进改革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个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模式的全面确立和健康发展,需要强大而有效的政治支持。这不仅是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特殊性对政治制度领域提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一切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确立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要营造出现代化进程所亟需的政治制度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选择及其进一步实践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所营造的政治制度环境的优化程度,亦即政治体制改革究竟能够为现代化模式的确立和实践提供多大程度上的政治支持。
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全面确立和健康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真正弄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佳路径选择的艰难过程及其未来实践途径,以此作为典型个案分析,进而透彻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选择的艰难探索及其未来实践的最佳途径。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佳路径选择的艰难探索
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其锋芒所向一开始就直指原有政治体制、领导制度中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个人决定重大问题”的“总病根”,强调“我们过去的那一套不适应今天和今后的任务,非改不行”,从而使“存量改革”(注:“存量改革”,是经济学界对于国有经济改革描述所用的概念。本文借用这一概念,以描述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以及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逻辑起点。以党的十三大召开为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围绕着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多项内容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深刻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将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条切实可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应该说,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其改革路径选择的逻辑起点要求始终是相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国内严重的政治风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处惊不变、沉着应对,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成功地把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健康发展进程。相应地,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作出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由原来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党内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总病根”,强调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转变为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亦即使改革的重点由“存量改革”逐步向“增量改革”(注:“增量改革”,是经济学界对于非国有经济改革描述所用的概念。本文借用这一概念,以描述政府系统、社会系统方面改革。)转变,实施两者并重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思路。党的十四大以后,尽管政治体制改革在促进政企分开、继续精简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基层民主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新进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人到一个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对政治制度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以支持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和健康运行的情况下,政治体制改革从总体上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便日益凸现出来。
以党的十五大召开为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等,使“存量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脉搏,针对导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诸种弊端,进一步推进“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相结合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思路。在这方面集中表现为,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对实施“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思路作了更为全面深刻的阐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确方向和目标任务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的进一步坚定,为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根本的保障。同时,这也是我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性时代课题的认识和把握,在政治建设领域所取得的历史性成果。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的重要论断,使“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思路进一步获得根本性的理论支持。这个重要论断内在地要求我们,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能够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管理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这个重要论断必将为全面建设惠及13亿中国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营造一种更为民主、更为自由和更为开放的政治制度环境,发挥持久的强大的指导作用。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佳路径选择的未来实践
“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是两个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政治体制改革“动力轮”,能否使其在未来的实践中有效运行,进一步真正发挥作用,不仅决定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也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面确立和健康发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来考虑,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按照“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的思路,继续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保证这项战略任务的实现,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切实解决三个关键性的问题。
关键问题之一:把政党推动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演进逻辑予以遵循。
政党是政治发展的产物。进步的政党产生以后,对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政党推动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演进逻辑,其内涵的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自始至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既是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演进逻辑之必然。不懂得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政治的真谛,就不能准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领导。
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都与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紧密联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通过党的自身改革,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据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努力使民主得到保护和发展,使法制得到支持和完善,使决策更加科学和规范,使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从而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作用。
关键问题之二: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存量改革”的重要任务予以加强。
原有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党内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总病根”,必须在“存量改革”中取得根本性的治理,而根治方法之要则在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着眼点,努力实现党内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首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党的工作制度。在党内权力适度分立制约基础上,把党的权力中心从党的委员会转移到党的代表大会上来,形成以党的代表大会的决定(或决策)权力为中心,以党的委员会的执行权力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察权力为支撑的党内权力适度分立制约的权力机制。要使这样一种能够真正保障权力健康运行的权力机制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微观制度。(1)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设置党的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若干专门委员会,建立保障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权益的制度;建立党员与党的正确关系,完善普通党员通过党的会议和党的报刊自由探讨问题、发表意见的机制。(2)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改进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的征求意见制度。(3)实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委员会的成员不相互兼任职务制度,建立保障党的纪检人员权益的制度,形成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系统垂直领导体制。
其次,以规范党政关系为基础,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重点,建立健全党的执政制度。在规范党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党委全面领导、党政职能分开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此,必须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赋予“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新的政治内涵,建立和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组织结构。“一个核心”,是指各级党委在同级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三个党组”,是指在人大、政府、政协中分别建立和健全党组,作为实现党委“核心”作用和执政意图的组织形式。这些机构中的党组受同级党委领导,对同级党委负责。这样既可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又能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职能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止“以党代政、以言代法”等与现代法治社会政治生活相悖的现象。
关键问题之三:把培育公民社会作为“增量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之提供政治制度环境支持。民主政治的精髓在于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和规范公民的各种合法权利,同时又以法律形式限制和规范政治国家的各种权力,形成以权利制约权力运行的民主政治体制。权利与权力的相互制约是现代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态。公民社会作为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产物,是位于政治国家与公民个人之间的中间领域,它由大量自主、独立、公开、非政治性的民间组织构成。相对独立、自我管理的民间组织,有力地强化了公民与政治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公民权利对政治国家权力的有效平衡与制约。公民社会的法治政治功能由此而生。因此,培育作为公民权利对政治国家权力有效平衡与制约土壤的公民社会,就必然成为“增量改革”的关键性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社会在我国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逐渐生成。这主要表现在,民间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民间组织的种类大大增多、民间组织的独立性明显增强、民间组织的合法性日益增大等方面。但是,毋庸讳言,公民社会自主性缺乏,政治国家始终处于强势和支配地位仍然是中国目前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基本状况。因此,就目前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而言,培育公民社会应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重点推进:
第一,高度重视民间组织在培育公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公民社会不断扩大而政治国家不断缩小的过程,就是还政于民的过程。为此,必须在进一步壮大民间组织的力量,全面疏通民间组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严格规范民间组织的活动行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只有积极、有效、合乎法治精神运行的民间组织,才能真正把公民个人合法诉求集合起来,真正把公民个人合法权利集合起来,形成以权利制约权力运行的民主政治的良性格局。
第二,高度重视政治参与在培育公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沟通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信息联系的重要途径。以往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政治国家垄断一切政治资源,堵塞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的渠道,不但常常会导致决策方面的失误或延误,而且甚至还会引发社会动乱。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实际上能够增强政治的传导与反馈系统,有助于政治国家及时、准确地了解公民社会的意愿、要求和呼声,使决策更符合实际,更能体现民意。同时,信息沟通渠道的畅达,也有助于政治国家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方面的失误,迅速解决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由于矛盾长期积累而可能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就是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历程。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处于现代化建设之中的国家(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治参与的主体,还是政治参与的对象领域都呈现出扩大化和广泛化的现实与趋势。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演进逻辑出发,总结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实行“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战略,把党内民主建设和培育公民社会作为重点予以大力推进,就成了我们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最佳路径的选择,也是我们透彻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选择艰难性的典型个案。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把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标签:政治论文; 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政治社会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