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工民建施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墙体裂缝的防治。本文首先对工民建中施工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次提出了有效的措施用于防止墙体裂缝的发生。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论述还不是很全面,希望相关人员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施工;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在我国经济生活水平步步提高的时代,工民建施工的安全性需要着重的考虑,而且人民在选用建筑时,往往都是首先考虑这个问题。而墙体裂缝是墙体安全控制的一个大方面,因此防治墙体裂缝不仅是建筑商和投资商以及使用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应该得到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1 现状调查分析
1.1 墙体裂缝成因
1.1.1 设计施工方面
在进行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设计的时候,往往没有对一些细节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图纸都没有对建筑中应该预留的各种孔洞进行详细的标注。这就使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无法为用户留下天然气以及其它的一些孔洞。用户在使用建筑的时候不得不自行开凿,由于技术或者是其它的原因导致建筑的墙体受到损坏,导致墙体出现裂缝,防渗能力大大下降。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施工,或者是施工的工艺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也会导致墙体质量下降,出现裂缝。另外由于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针对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尽可能的防止沉降裂缝的产生。施工中所选择的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墙体的质量也较大的影响。如果在墙体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了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很有可能引起墙体裂缝。
1.1.2 外界温度应力影响
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当中由于水化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内部问题无法及时的散发而外部温度散发过快,这样就使的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之间产生了较大的温差,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应力的产生,这是如果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就会产生裂缝。同时在干燥或者是大风的天气下,混凝土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在毛细作用下会产生干缩裂缝。这些都会使建筑墙体出现较大的裂缝,降低墙体的质量以及防渗性能,导致整个建筑质量的下降。
1.1.3 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
我国面积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地质环境相差很大,在进行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见软土地基等不良基础。在这种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如果地基的加固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沉降。对于建筑物来说,由于其结构的关系使得其各个部分的压力分布并不是很均匀,这样沉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也就是所谓的不均匀沉降。如果地基上建筑没有足够的刚度,在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时候就会导致墙体出现严重的裂缝。这种由于沉降引起的裂缝往往随着沉降的加深而不断的加重,如果沉降的情况稳定下来,裂缝也随之不再扩大。
1.2 裂缝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1.2.1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贯穿于墙体的裂缝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尤其体现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上。当裂缝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建筑物的门窗变形,而外墙裂缝的形成,随着裂缝变大,会出现外墙渗漏的现象,并且将毁坏建筑物内部的房屋装饰效果,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
1.2.2 影响建筑的外观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不断的提升。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作为重要的景观,其外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印象。特别是一些民用建筑对于外观有着十分高的要求。而一旦出现墙体裂缝就会严重的影响建筑的外观,使人们对于建筑的印象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建筑原本功能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决策者、投资方还是使用者都对建筑物工程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先,体现在建筑物的质量层面上,尽管一些墙体裂缝不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问题,但由于非专业认识对结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裂缝的出现会让使用者产生此建筑物不安全的心理感受, 影响其使用。其次,墙体裂缝的出现直接降低了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尤其是外墙体的裂缝,会给行人造成极不舒适的视觉冲击力,影响人的情绪,也使此类建筑物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也会降低此建筑物带来的经济效益。
2防止墙体裂缝发生的具体措施
2.1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
要想有效的防止墙体裂缝的发生,前提条件就是在设计阶段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开展下去。对于特殊部位的处理方式应进行细致的说明,如对沉降缝、收缩缝等结构的设计位置等应通过示意图的方式进行说明;其次,外墙体上需要预留的一些孔洞位置应准确,同时对于施工具体操作方法预先进行详细的阐明,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部分能够得到良好的处理。
2.2斜裂缝的控制措施
导致斜裂缝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设计构造、温度应力、施工等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其中对其影响较大的要数温度应力。设计过程中,应采用以下两种措施进行;即斜屋面形式,其可以降低顶层横墙两端的斜裂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双层屋盖;其次,顶层内外墙门窗洞口两侧位置处应增加两个孔配筋芯柱,将其插入到上下层圈梁内。另外,应尽可能的加大屋面圈梁配筋,以此将顶层墙体砌筑砂浆及砌块的强度等级进一步提升,但不能超过7.5级。
2.3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完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管理施工队伍的施工工序,明确权责,确保施工质量与标准要求相一致。
对于施工人员,应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将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培养其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力争培养一批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施工队伍。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一道工序都与规范要求相符,以确保下一道工序的顺利展开。
对于施工使用的材料,应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检查出质量低、稳定性能差的施工材料,应严厉禁止使用,否则将会导致墙体裂缝现象的发生。
2.4水平裂缝的控制措施
导致砌块填充墙与梁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缝的原因是:填充墙沉降程度大;填充墙顶部镶砖质量低;填充墙顶部和梁底部之间的缝隙较大等因素而至。减轻砌块填充墙与梁交界处水平裂缝的措施是:对填充墙每天砌筑高度进行全面的控制;填充墙顶部镶砖必须在填充墙砌筑一个月以后进行;确保填充墙顶部镶砖的砌筑质量,各实心砖必须挤压紧密,以避免不必要的错动;填充墙顶部镶砖必须要等到砂浆凝结硬化之后,方可采用保水性能好的砂浆将空隙处填实,并且灰缝要饱满,其厚度应为30mm。
2.5制定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
对于由于温度应力而造成的墙体裂缝,现阶段还无法控制其不再发生,不过,对于这样的现象,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处理尽可能的控制与降低该现象的发生,如在相关规范中制定的伸缩缝的设置要求,大大降低了工程竣工后,实际使用过程中墙体裂缝的发生。另外,通过对墙体屋面进行保温隔热,能够有效的调节温度,同时还能够降低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墙体裂缝的发生;如果可以还应增加构造柱的数量,通过其将建筑物整体抗剪应力强度全面的提高,以避免墙体裂缝的发生。
3结语
墙体裂缝一直是困扰着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一个问题。墙体裂缝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和外观,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工民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邓剑侠.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2017,(21).
[2]白铁峰.浅析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的质量问题[J].河南科技,2017,(10).
[3]陈加庆,邓朝晖.谈如何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J].新西部(下半月), 2017,(02).
论文作者: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发生论文; 应力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