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初级中学 武胜 638400)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学生由于在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中缺乏朗读,导致语言运用能力下降(汉字常写错,英文单词写不了;在做题时不能顺利完成各版块,语文的背诵题得不了分,阅读题理解不了,作文时没话说)的现状,而对朗读重要性进行研究,旨在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多花点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以打通各个感官,在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能真正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
【关键词】: 语言学习 朗读 语感
孩子们自打进入学堂以来,就开始跟着老师念字母,大声诵读语文课文,数学口诀,公式定理等。自古以来,凡是读书者都是通过这样的诵读方式来进行模仿、记忆并加以理解和运用的。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就是对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总结。亦有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更是说明了诵读在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的地位在国际上得到日益提升,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增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快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就成了教育的一大热点。因此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日益凸显,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普及到了中国的各个城市、乡村。英语成了决定中国人命运的“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且“身份和地位”也与传统两强——语文和数学并驾齐驱了。在某些场合,它甚至比语文数学的地位还要高许多。几乎到了神圣的地步了。英语学习的好坏决定着一些人的命运:好多人的读研梦栽在了英语上,好多人的好工作——空姐、空少当不成,也是英语在作祟。事实证明,英语学习对学生的将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对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口语的运用。
然而,通过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走访,我们了解到:今天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乐观,而且普遍来说,学生的学习势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教师也是教得越来越辛苦,我的几位老同事教了三十几年的书了,他们总的感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上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当然时代在变,人也不同。他们经常自嘲是“晚节不保”!能象以前的学生那样认真学习,能熟读、背诵课文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呢?时代在变,科技发达了,如今的世界里诱惑太多,学生可玩乐的东西更是数不甚数,导致部分学生无心于学习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教材的词汇量太大,而且词的难度也加大。笔者当了十几年的学生,现在又做了十几年的教师,在这几十年的经历中,笔者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学生书“读”少了。随便问问身边的学生,有几个人敢说他把一篇课文读了十遍?能说出课文的大意是什么,哪篇课文是在哪一册书上?课后有自觉读书的习惯?我敢说答案是很少,有的学生课后是不带书回家的,更别说读书了。语文教材不读,外语更是如此。一些学生说:那么多生词,好难背哟!不愿吃苦耐劳,只想坐享其成。读一两遍书,做一两道题就认为学了,这样当然学不好,因此就得出结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还自诩为是“英痴”。让你哭笑不得。
笔者通过自身做学生和当教师的感受总结出以下经验:要学好语言(尤其是外语),在起始阶段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要通过反复的、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朗读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大家都知道: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在语言学习中,朗读不但应该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且是不可须臾或缺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
那么什么是语感?韦志成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王尚文先生对于语感的理解与韦志成有共通之处:“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退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想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
由此可见,语感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心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抽象思维则以表象材料进行想象。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关照,概念性的词语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朗读时,脑、眼、心、口协同并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突出了“读”的作用。由此可见,读不仅仅是为了把所学的东西背下来,而且也是观察和模仿的过程。初学语言的人不必刻意去钻研语法,只要反复进行大声的朗读实践,并注意模仿运用,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住所读的内容。记忆的素材多了,说起来也容易了,写起来也有话可说了,正如古语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因此,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还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那么朗读具体可以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有帮助呢?
首先,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的重点句型、课文、名言名句、优秀的英文小诗等,都是不错的方法,通过朗读可以增强学生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说英语,使自己的信心倍增,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一个人讲话像不像英语,或者某一个句子、某一篇文章写得像不像英文,一般有语感的人都能够直接觉察到。随后,才分析它在用词和语法上有没有错。有时候语法并没有错,但就是听上去不舒服,这是因为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习惯。比如,英国人不说:I very thank you.而说:Thank you very much. 不说:I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he said.而说:I can’t understand what he said.这些都是习惯使然,也就是我们说的语感,任何一个死啃语法或者靠一部词典的人是永远学不到的。英美国家的人用他们本国语言进行思维,而我们中国人很难做到用英语进行思维,即使在集训阶段一时能够做到,但失去语言环境后,仍然会逐渐丧失。但是,语感却不同,一个人一旦语感养成,一般是不会失去的,最多只是生疏了。所以,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朗读能够提高听力水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语言听力的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依靠听,很难准确的把握听力内容,没有足够的准确无误的朗读作基础,很难准确地辩听出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辩听出连读、爆破等朗读技巧带来的朗读效果。反之,经常朗读,学生将会把习得的句子乃至文章通过朗读储存在大脑中,遇到听觉重现时,会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
其四,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结构。如果学生能将一个句子读正确,语音、语调到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他就一定把握了,这个句子的结构也一定是不攻自破,也就解决了很多语法难点,而不必大费脑筋地专门分析语法现象、句子结构或查找语法书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技巧,要求学生读书时一定要学会断句,如果不会的话,就必须在听磁带的时候用笔做上记号,以备以后自己朗读的知道在何处断开。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对于句子的成分也自然把握了,长难句也能分析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具体运用有了明确地了解,知道某个句型该如何运用,某个单词该放在哪个位置,这比枯燥地干讲语法条款要有用得多。见多了,学生自己也就能正确运用该词、短语、句型了。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朗读课文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变得更加重视朗读。
其五,坚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没有或缺乏朗读,学生必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英语思维方式和能力,没有朗读,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因此,阅读能力就难以提高,偶尔有点也是靠母语的沟通,这就完全制约了阅读能力的发展。古语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准确无误的朗读,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最后,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篇好的英语作文涉及许多方面,比如能写出完整的句子,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标点符号,语言形式正确,并且全文连贯通畅。要写出这样的一段文字,不能指望学生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进步。我们大部分学生在英语作文时,总是先在头脑里用汉语进行表述,然后用英语来翻译这段表述;更有甚者是先用汉语写出短文,再对其进行翻译;有的学生利用学会的语法知识把能找到的单词进行一番“串联”后生成句子。这种句子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但是经常朗读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时学生接受的语言信息是立体、复合的概念,每个句子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言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会让这些机械的语言形式和规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朗读,各个语言形式和规则都包含在整体的背景中,其语言输出也就具备了整体性。所以,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朗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写作时就能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其写作能力才有可能提高。现在我的初三学生就每天用五分钟的时间朗读作文范例,其中的语言知识老师给其指出,让其在朗读的时候加以留意,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句型、短语的位置找到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进行运用。
总之,朗读对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学好英语,朗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当然朗读的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如果能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资料:
1.韦志成著《现代阅读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王尚文著 《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年
3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4.叶仁富《英语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 田园中学教育网 2008年11月
5.张岩明《英语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河北教师教育网2008年11月
论文作者:邓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语感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语法论文; 句子论文; 能力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8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