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论文_盘亚莉

盘亚莉

柳州市工人医院 545005

【摘 要】目的:研究改良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130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改良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营养情况、感染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新生儿的营养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营养上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10.77%显著高于观察组3.08%(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改良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并不断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院内感染

新生儿时期主要是指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出生后满28天,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与各个器官功能均不完善,临床感染率较高[1]。新生儿住院期间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则会导致新生儿感染、休克,甚至出现严重疾病,直接威胁新生儿的健康,这就使得临床上需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严格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日,减轻患儿的负担[2]。通过在各个源头控制感染,避免感染源,避免医患纠纷,提高家属满意度,本文通过将改良综合护理干预纳入其中,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出生的130新生儿进行研究,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纳入标准:①均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②不存在家族遗传病史;③新生儿家属均知晓本文研究并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宫内出现感染的患儿;②出现先天性心、肺并发症的患儿;③沟通障碍且护理措施难以进行的家属;④临床相关资料不完善。其中对照组:女性32例,男性33例,日龄为1-26天,平均日龄为(18.58±3.58)天;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平均体重为(3105.99±154.54)g;研究组:女性33例,男性32例,日龄为1-26天,平均日龄为(18.45±3.51)天;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平均体重为(3105.65±154.34)g。对比两组新生儿基础资料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全面及时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并对各项措施积极预防感染,保证病房室内温度和湿度正常,防止细菌感染,减少光线和噪音干扰。

观察组实施改良综合护理干预,1.建立新生儿的护理管理小组,负责人为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负责整个科室的工作安排,并需要由一名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监督员,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监督。2.健全各项新生儿规章制度,对各个区域的消毒隔离措施与保洁工作,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护理措施,并对新生儿感染的防控措施不断完善,持续优化预防措施。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检查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3.环境管理:对新生儿病房彻底进行清洁处理,对天花板、地面、墙壁进行全面的清洁,避免卫生死角。对医疗垃圾进行合理放置,更换后的尿片等物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新生儿的毛巾需要送供应室消毒,避免交叉使用,且沐浴过程需要及时按照规定的流程执行,对感染传播途径有效控制。新生儿的配奶间需要由专人负责,定期对配奶间进行清洁,将奶具清洁池与普通的清洁池分开。在配奶时,按照规定佩戴口罩,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4.加强设备消毒管理,制定科学的暖箱消毒流程,安排护理人员进行消毒工作。新生儿用品尽量采用一次性的物品,重复使用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工作。5.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其参加专业知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意识,对预见性的感染风险进行规避。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将培训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

1.3 观察指标

两组新生儿的感染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100%。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营养情况:采集外周血值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蛋白(PA)含量[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感染情况

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10.77%显著高于观察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医院中存在多种病原微生物,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属于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临床措施不够合理,对于无菌的概念较差,手卫生执行不及时,预防感染的意识不高[4]。且新生儿与成人相比,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病菌侵入更加容易,会受到不同细菌的感染。而实际护理工作中,新生儿会进行一系列的侵入性操作,常规护理模式仅仅在于基础护理,未对家属及时进行管理,未对感染的细节进行关注,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不够及时[5]。

本文通过将改良综合护理干预纳入其中,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新生儿的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项营养上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10.77%显著高于观察组3.08%。通过改良后的护理措施,能够将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相结合,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得护理人员明确感染意识,及时发现感染的隐患,优化管理控制流程,加强无菌观念,及时对各项物品及时消毒管理,积极落实预防措施[6]。通过观察和对照证实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性。另外积极地与新生儿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有效沟通,避免不良事件,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的信任感。改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病房内感染得到了控制,护理管理体制更细化,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优化感染控制的各项流程。并不断规范化新生儿的物品使用,落实重点感染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病[7]。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持续提高护理质量与监督,对医院感染进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新生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感染发生率。加强监测与监督管理,对感染的传播途径进行控制,提高卫生环境[8]。改良综合护理干预使患新生儿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缩短住院日,早日回到父母身边。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生儿院内及时采取改良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并获得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在预防感染后及时恢复新生儿的营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健红.护理缺失所致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7):823-824.

[2]王群利.加强护理管理预防新生儿科感染[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597-598

[3]张谷雨,倪益华,黄丽等.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4,40(13):1608-1609.

[4]轩妍,王仁媛,冯娟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质量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16):2742-2744.

[5]李丹,李敏,苗桂杰等.PDCA循环法在新生儿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调查[J].河北医药,2015,37(5):780-782.

[6]张文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36,139.

[7]曾淑娟,赵文利,丘惠娴等.某三级医院新生儿科建设过程中院内感染的特点及原因[J].广东医学,2015,36(17):2728-2730.

[8]欧阳晓红,谭万彩,丘惠娴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31-132.

论文作者:盘亚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改良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论文_盘亚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