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领域的三套汽车_艺术论文

艺术领域的三套汽车_艺术论文

艺术学科的三套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艺术论文,三套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非常感谢“第六届全国艺术院院(校)长高峰论坛”邀请我做主旨发言,这是我第三次在此论坛上演讲。

第一个报告的论题是《艺术门类的设置与我国创新思维的培养》。当时我正在参与将隶属于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提升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工作,我的发言与此密切相关,旨在阐明艺术的智性力量,即艺术通过审美功能而塑造人类的世界观,进而磨砺人类处理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敏锐性,最终提高人类的创造性能力。艺术与宗教、科学一起合成我们人类观察世界的三种基本态度,也是我们探索与改造世界的三个基本途径。从这个高度看,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核心的学科。如果人类的学科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两大类,那么艺术就是人文学科中既重要又独立的门类,如果继续将之放在错误的学科分类之中、放在由此而造成的错误的评估体系之中,这不仅会制约艺术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特别是妨碍我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前所说,宗教、艺术和科学代表了我们对人本身与自然关系的三种基本观念,那么,我认为艺术不仅是专业人员的实践领域,而且应该是我们人生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艺术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这就是为何我国传统教育中那么重视琴棋书画的素养,这也就是为何现代发达国家重视艺术博物馆的建设。艺术博物馆为我们终身接受艺术教育提供了最佳的课堂。今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把文化发展提高到重要国策的高度,这种软实力中的主要构件即是艺术,没有合理的艺术教育体制,文化发展的战略等于缺少了实施的战术,缺少了国力竞争的实际力量。

以上是我第一次参加论坛发言时力图表达的观点。在第二次受邀参加论坛讲话时,艺术门类依然没有独立,针对我们长期所面临的混杂而不合理的学科评估标准——即完全排除创作成果,唯以文字化成果作为衡量标准——我强调了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学术的观点。这不是说要将艺术与学术相混淆,而是要表明艺术创作应该具有跟其他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如科学、文学、哲学、历史等)具有同等的学术价值。当然,我所说的艺术创作已经包含了价值标准,指的是优秀的艺术创作,正如我们所说的论文应该是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遗憾的是,在过去,甚至直到今天,一件优秀的艺术创作,往往不能算学术成果,无法填入各种评估表格,因为这些官方的表格根本没有设置创作的填项,而任何在所谓的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不论有否学术价值,都可以作为成果填入;只要是文字化的东西,不管好坏,似乎都高于创作的作品。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力图强调艺术就是学术,后来我的演讲以《论艺术的学术性》为题发表,部分内容被《光明日报》以“艺术不是学术”为题刊载。

当然,我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知道艺术就是艺术,它与学术不同,我也知道,当我说艺术就是学术时,也无意宣称艺术高于学术,而仅想纠正一种长期存在于我们之中的误解,即认为动手性的,或职业性的技能次于思辨性的,或研究型的专业。例如,我国把学位教育分成专业型与学术型两种类型,无意间在人们心目中造成前者低后者高的偏见。艺术硕士本应是本领域创作与表演的正宗终极学位,这早已是国际艺术教育的惯例,但在我国,它依然是所谓学术型学位的灰姑娘,考不上前者的才屈居后者。

概而言之,我想强调的是,人类的技能与学术研究相得益彰,不可分裂,它们“能以寓知,知以孕能”,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创造性知识宇宙。

如果说,过去的两次发言,是出于艺术学科的不利处境而竭力为其价值辩护,为艺术辩护,目的是要大家理解艺术的智性作用,以促成艺术提升为学科门类。如今,艺术已成为我国学科的第13个门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今天的发言意在反思我们自身的问题,强调艺术与学术结合的重要性。我提交会议的论文是“艺术门类与学科规划问题”,文中提出艺术独立成学科门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门类设置本身非但不能化解我们以前的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有兴趣者可以参阅上述论文,我在此仅想指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要处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艺术学科评估标准的确立。第二,学科自身理论与方法论的建设。第三,艺术学科自身学位建设问题。

在谈论这些问题前,我们首先必须注意新的大背景:我们现在是在两个新形势下考虑艺术学科的规划与发展的。其一是艺术门类的独立的新背景;其二是更广阔的新背景,那就是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我认为文化繁荣的目的是执守并丰富人类的价值观念,诚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强调的,要通过文化提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观念当然不光是我们中国的,必须属于全人类。人类所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念无非就是共享的几个,如刚才仲呈祥教授提到的民主、平等,还有社会主义国家应特别提倡的公心,以及幸福。我国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就旨在人民的幸福。社会核心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逻辑关系何在呢?我认为人类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以文化为牵引;文化是人类一切领域进步的引擎。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多次提到,文化不是社会的装饰,而是衡量社会发达与否的标准,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所在。政治领域的问题,经济领域的问题,科学领域的问题,以及其他领域的问题,其领域本身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最终必须依靠文化来解决。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文明,文明的成果即文化,而人类文化自觉的重要标志是价值观念,以及根据价值观念对自身行为及与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反思。人与动物有同样的本能,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能把动物性的欲望理性地区别出来,由此创造一个反思性空间,选择自己的行为。这种反思精神就是文化的核心。同样,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其标准不是GDP,而是文明的高度。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越讲究品质,越具有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时代,如中国的唐宋时期,西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都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发生在15、16世纪意大利的伟大变革,为什么没有叫“政治复兴”?为什么也没有叫“科学复兴”,而是叫“文艺复兴”呢?那个伟大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文艺复兴,是因为艺术的革新引导了其他领域如科学的革命。假如我们抹掉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名字,这个伟大的时代就不复存在了。出于同样的考虑,胡适、梁启超等前辈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如唐宋时代看成“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秉持的目标,民族的复兴就是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强盛就是区别一个国家发达与不发达的核心标准。这次中央把文化战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上述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这一新的形势,给艺术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但任何机遇都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是优势;把握得不好,是混乱。中央从宏观上提出了文化发展战略,而具体内容是什么?有战略而无具体战术,这就要靠我们自身的把握与实践了。国家曾经鼓励大力发展动漫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结果怎样大家都很清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战术是要出人才,出精品。这是关键之关键。我们应当制订出一套合理的体制,创造一个培养人才、催生精品的温床。高等艺术教育应该承担起这个重任。

文化战略把文化视为国家的灵魂,民族的灵魂,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力量,这些都很英明。但如果理解不当,把其中提到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作利益目标,那会引起文化的大混乱而非大繁荣。文化是无价的,正因为无价,也是最能取得大利益的,直白地说,文化比什么都能赚大钱,一件艺术珍品可以价值连城,但文化又是万不可直接变钱的人类创造,欲将文化直接转化为金钱的企图只会泯灭文化,贬低人类的最高价值观念。从人们开始谈创意文化产业的时候起,我就对此有些担忧,曾与仲呈祥教授多次表达过我的焦虑。我们通常习惯于抓住概念的皮毛而忽略其实质。艺术与经济当然有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直接的产品与利润的关系。而我们只看见了欧美国家文化的经济增长点,而无视这种增长点仅仅是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文化激发各个领域的创造力所带来的副产品。“创意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念?我们似乎都没有理解其因。简言之,这个观念的提出跟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知道,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称为现代世界的诞生,当时的强国如意大利等,除了有文化的大繁荣之外,其征服世界的物质力量依靠航海,造船的水平决定了国力的强盛。19世纪人类历史又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其动力是工业革命,机械动力成了征服自然与世界的主要工具。英国这个小岛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靠的是文化加机械,靠挖煤炼钢造机器与铺铁轨。20世纪又是一大转折,电脑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使地球上的人能够迅速分享新知识、新技术,在这样一个资源与新技术迅速共享的全球化时代,思想即创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欧洲有些学者预言,21世纪是一个思想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取决于创造性的思想。Culture Industry不能单纯讲文化产业,而是要像生产产品一样大量产生思想,并通过思想的创造力赋予人类所创造的新技术以更大的价值。思想成了竞争的主要实力,有思想就先进,没思想就落后。文化是为各个领域提供思想的源泉,所以我国真正的科学家如钱学森等极为重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仲呈祥教授在发言中,不断强调文化发展是要提高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的主要构件是艺术。因此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承担着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里一个非常具体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要制订良好的艺术教育标准,特别是各个艺术门类的评估标准。我们这些院校的领导们要坐下来好好研究问题,切实地制订出一套既灵活又能坚持高标准的检验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评估体系:结合国家提出文化发展战略,具体制订出艺术学科发展规划、教学要求条例、创作与研究评价标准。这是我们学科面临的第一项任务。

第二项任务是加强学科自身的思想与理论建设。前面说过,我曾呼吁要把艺术创作与文字化研究一视同仁,当时是为艺术的学术价值辩护,要争取门类的自立,所以话只说了一半,今天门类既已独立,可以把另一半的话说出来了。别人反对艺术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的主要理由是:门类的设置是与高层次的学位教育相对应的,各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培养高层次的研究者的,而艺术属于“术科”性质,言下之意是无学术可言。

这种无视艺术人文价值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但反思一下艺术学科的现实,的确存在着缺乏学科意识的问题,即没有从学术的高度把创作、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历次的学科申报工作中,我个人一方面同情专业的艺术院校,反对种种根本无视艺术性质的评估条例;但另一方面,我也深感我们自身的学科意识的淡薄,甚至思想的贫瘠。我们可以责怪上面所制定的表格中的许多内容与要求不符合艺术学科性质,是按照理工科思维模式而制订的,如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等量化指标,整个申报表格中几乎没有反映创作的条项。然而,这并非说表格中的所有东西都违背艺术的性质,事实上有些内容是所有学科共同的,如学科的历史,学科建设的思路,以及各学科方向带头人的研究思路等,无论是什么学科,这些内容都必须填好,而翻阅我们专业艺术院校的表格,情况就不那么可观了。仅从这一点而言,专业艺术院校一定要加强自身理论的建设,不仅要大力加强艺术史论专业,而且要切实重视创作的理论研究。艺术门类的设置,最大的好处是把创作纳入学术成果范畴,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甚至歧视史论研究。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没有理论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判断力,而没有判断力就没有创作能力。我们在艺术院校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正是没有思想的典型例子:人们不假思索地把技术与艺术对立起来,认为过于重视技术或技能,便会失去艺术。在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就警告过我,一旦专注技术,作品就会缺乏艺术性。仿佛技术与艺术是互相干扰,互相抵触的。当我不解地问老师,怎么在不拘泥技术的前提下获得艺术性呢?得到的答复是凭感觉作画。感觉仿佛是艺术性的保障。而当我追问用怎样的感觉时,答复是凭你自己的感觉,你心灵的知觉与眼睛的感觉。我当时迷惑了,如果技术消除艺术,而艺术性又仅靠个人感觉而获得,我们为何还要进学院学习呢?在今天的教学中,这种连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内在关系都搞不清的情况依然存在。2008年,我在中国美术馆策划首届“全国艺术硕士优秀作品展”,期望在向社会展示新生的艺术硕士学位教学成果的同时,消除上述技术与艺术的对立。在为该展览所写的序言中,我特意谈到了这一点:“艺术家不但要有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把观念视觉化的技能。今天,人们对艺术与技巧的关系多有误解,以为谙熟技巧反会扼杀艺术性。其实,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如前人所云,艺术之事,‘能重于知’,‘能’即技巧。程会昌说:‘不知而能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而知者也。’心手相应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境界,所谓的‘神来之笔’,所谓的‘灵感’,无不源于心手妙应。手上技术不够火候,心何以能授之于手?技巧只有从有法到无法,而不可能从无法到无法。如果说我们感到技巧在妨碍我们的创作,那不是技巧本身的问题,而恰恰说明我们还未真正掌握技巧。《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庖丁并非在技外见道,而是在技中见道。技术到了完善处就是艺术,即‘技进乎道’。”我个人认为,我们所说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其实应指技术与思想的关系。

艺术,在此指有思想、有智慧地处理事务,诚如人们常说“政治的艺术”、“战争的艺术”、“经商的艺术”等等。这里的艺术是思想与技能的高度融合,是智慧。而这种思想、智慧的内涵无法仅仅通过我们专业本身而获取,需要读书与思考。我们经常讲艺术家要提高修养,这个说法在现实中实际已成套话。其他的修养并不能转化为艺术本身,泛泛地读几本书所获得的知识也不能直接解决艺术问题。我们汲取其他养料的目的是培养思考与表达的智慧。作为高等艺术学府的教师,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教学,必须具备将自己的技能、创作经验、对传统的理解等转化并提升为一种可以传授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否则就形同普通的匠人。从事艺术创作教学者,首先应该是创作的研究者,创作的思想者,并非一定要发表多少论文,而是应培养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艺术的理解的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把教学、创作与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种学术思想的建设,当然离不开艺术史论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专业艺术院校中存在着将史论教学边缘化的倾向,有的只把史论看成通史教学的工具,有的把史论当作给艺术家写写评论的附庸,没有将史论视为人文研究中的专业领域。在欧美国家,从19世纪以来,艺术史研究一直是艺术院校的灵魂,同时也是大学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枝。艺术史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艺术教育与创作的质量,也影响到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我们艺术院校应当把史论专业的建设提到新的高度。

艺术学科的思想与理论建设与学位建设具有逻辑关系。下面我谈一点关于学位建设的设想。我国的艺术学科原来没有自己的学位,艺术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写的是“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证书与所学专业不相符合,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许多麻烦。后来我们设置的艺术硕士是唯一一个艺术学科自身的学位,正因为如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个学位的建设。鉴于艺术的性质,我设想应设立三个并驾齐驱的学位体系:艺术史论学位、艺术硕士学位、艺术博士学位。

艺术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三种途径之一,它与宗教、科学组成了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因此,创作不是艺术的全部,艺术必须被放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研究,跟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历史、科学等所有学科相结合,使之成为人文学科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前面提到,艺术也主动地给上述领域提供灵感,以其常新的创造性思维与方式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我们不仅要研究艺术自身的历史与理论,而且要研究艺术的人文力量。我们所培养的这一方面的人才可以按照国际惯例,授予其“哲学博士”,也可具体称为“艺术史博士”,其专业领域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与批评。

艺术的主体是创作。艺术学科的第二种学位就在于培养创作与表演领域的专门人才,那就是“艺术硕士”,国际上统称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其教学以创作与表演为主,是这方面的终极学位。在国际上,获得该学位者便可进大学教专业,无须博士文凭。

博士文凭属于研究性学位,艺术硕士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学位与研究性学位没有学术上的等级之别,只是培养目标相异。在我国,把学位分成“学术型”或“科学型”与“专业型”,存在着后者次于前者的偏见。目前,在硕士层面,我国有两种学位交错,一种依然是“文学硕士”,另一种是“艺术硕士”,而考生自己普遍认为前者比后者高,因为前者是“学术型”学位,反而轻视完全符合自身培养目标的学位。在国际上,情况正好相反,艺术硕士比研究型硕士学位要难考得多,因为研究型硕士学位是个过渡学位而已,其终极学位是博士学位。在我国的艺术学位建设中,我们应当把“艺术硕士”确立为创作与表演专业中的最高学位。这不仅与国际艺术教育接轨,而且有利于培养真正的艺术创作人才。这是艺术学位的中流砥柱。其左翼是研究型的博士学位即艺术史论博士学位,其右翼还必须设置一个间于两者的学位,以支撑起艺术学科的独立价值:即“艺术博士”。

艺术与人文学科,也包括与自然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但艺术自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性,这也是艺术独立为学科门类的根本理由。作为学科门类,必须具备自身的创作史、自身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以体现其学术价值。艺术史论博士和艺术硕士人才的培养还无法建立这种类型的学术体系。我们需要创作人才,需要将艺术史论作为人文学科加以探究的研究人才,我们更需要研究艺术创作机制的人才。艺术创作就像科学发现一样,需不断地发掘新的创造性潜力。这种潜力包括创造性思想、创造性文献、创造性技法、创造性媒介,同时要研究传统艺术中的创造经验、技法与材料等。这方面的人才就是在艺术史论的背景下专门研究创作问题本身的,而这样的研究者必须有创作的经验,没有创作经验,不仅发现不了创作问题,而且无法深入探究,无法找到解决创作问题的门道。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史论研究能力,没有史论的底蕴,不仅发现不了有意义的创作问题,而且无法赋予其发现以历史与理论价值。在这一方面,艺术博士学位培养中的专业发现与理论研究相同于科学家的科学实验与科学报告的关系。我们很快将着手撰写设置“艺术博士”的论证报告,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最近,国家十分重视高层次专业学位的建设,在某些领域已设置了专业博士学位,作为新增门类的艺术,我个人认为有充分的理由建立三种类型的学位。艺术史论、艺术创作与艺术创作技法与理论的专业研究三种学位各司其职、互为支撑,符合艺术学科的特性,能完整地体现艺术学科的学位体系。

为了配合“艺术博士”学位设置论证工作,在不久前于南京召开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设计分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我提出举办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美术指导教师代表作品巡回展的建议,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赞同。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有三:首先向社会全面展示我国研究生教育美术导师的创作实力,从这一侧面透视高等艺术教育的成果,如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艺术硕士优秀作品展证明该学位的意义一样,以事实说明设置艺术博士学位的必要性。其二,如同艺术硕士优秀作品展一样,此次展览设置独立评委会,虽为全国性展览,唯以优秀者入选,不考虑参展院校的平衡因素,营造教学与创作的竞争机制,刺激各院校创作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通过此次展览引发良好的批评体制,为重建我国美术创作的学术与评判标准而做出贡献。

高等艺术教育有责任担当起文化建设的先锋,因为艺术与宗教、科学组成了人类文明的三套马车。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如我在演讲开端就指出的,我们不能把艺术仅仅看成人类生活的漂亮装饰。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个人越来越觉得艺术有三个递进的层面:第一层是审美价值,艺术给我们以其他事物无法提供的美的享受,由此给予我们精神愉悦。对于艺术的认识人们往往止于这个层面,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把艺术放在了较低的知识等级中,无视艺术的真正智性作用。而艺术的智性力量恰恰是其第二个意义层面即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地把握世界:艺术通过给人以审美享受而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我们也许意识不到我们眼中的客观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是透过艺术而看到的样子!同样,我们的感觉经验在多大程度是经由艺术才以如此方式感知世界的!艺术在改变、丰富我们的观察方式,在磨砺我们感知世界的敏锐性的时候,重新塑造着我们的智性。中外古今思想家与学者,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海德格尔等哲学家;从中国的孔子到近代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都从正反两面强调了艺术的教化、知识和史学作用。这里,他们都涉及到艺术的特殊功能,即艺术引导我们如何去看待并表述摸不着、看不到的最高境界,如柏拉图的理念,老庄思想中的道,孔子所要求君子达到的尽善尽美的仁的标准。也正因为艺术具有这样的智性力量,它也塑造了学术世界,特别是从18世纪以来,艺术研究改变了整个人文学科的图景。

除了其审美与智性层面之外,艺术还有被忽视的第三个重要层面:艺术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创造性程序与手段,实现社会、科学思想等的最高操作手段。

艺术是人类文化活动中最特殊的活动,它不创新就没有价值。这种创新必须不同于前人,又只能放回到人类所积累的伟大传统价值中加以衡量,也就是一方面不能重复已有的,另一方面又必须迟早得到既有价值的认可。世上没有全然创新的艺术,因为没有传统依据的独创性是没有价值的。创造性不是凭空而造,而是寻求一种新的联系,在人人见不出事物联系的地方发现新的关联,或者说,在人人觉得相悖、抵牾的事物中寻出关联。而这种发现依赖我们对事物的敏感性。艺术在磨砺人的敏感性过程中,也赋予了寻求事物新联系的灵感与实施手段,所以世上伟大的科学家不仅重视而且亲手实践艺术创作,从中借鉴科学发现的思想与手段。

如果说艺术、宗教、科学三套马车并驾齐驱,驱动着人类文明前进,那么高等艺术教育的动力来自创作、教学、研究三套车的齐头并进,而其学位体制的完善源于艺术硕士、艺术博士和艺术史论博士(哲学博士)这三套终极学位的互补互长。《艺术教育》杂志社举办年度艺术院校长论坛,为我们探讨高等艺术教育的问题提供了平台,而这次云南艺术学院承办这届会议,是在一个特殊的形势之下:国家的形势是党中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方针,艺术学科的形势是艺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独立门类。这两个形势将影响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如果说宗教是人类的信仰形式,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实验形式,那么艺术就是人类对世界经验的象征形式。正是艺术的象征形式在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之间输送着创造性能源。人类伟大的历史时期都说明,唯有当人们进入艺术地生活、艺术地工作、艺术地思想的时候,伟大的时代才会出现,强大的国家才能诞生。文化强国,这是历史的经验,艺术是文化强国的主力。从这样的高度出发,我们才能制定出符合艺术学科发展的新教育模式、科学的评估体系、合理的学位制度。艺术不同于一般文科,更不同于理工科,尽管如此,作为高等艺术教育,它必须具备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我想,如何建立与完善艺术学科体系,将是我们近期的核心任务。

标签:;  ;  ;  ;  ;  ;  ;  

艺术领域的三套汽车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