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也明显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施工团队需掌握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明确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还需把握好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的稳固性,提高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现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
1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的建设特点有这样的表现,由于土地较为紧缺,城市中的建筑、大型建筑等项目建设的展开广泛,同时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特色。这种发展的方向,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对建筑还是大型建筑、结构多样性的建筑,建筑主体建设质量的保障,都是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以及长期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关注。在目前的主体建筑建设中,钢结构、混凝土、钢结构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应用最为常见,要结合建筑项目所在地点的地理条件,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应用。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2.1加固技术
钢筋工程在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加固技术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工顺序,不断完善施工管理。首先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在采购原材料时,员工应定期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审查原材料的工厂证书和资格证书,以确保所采购材料的质量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其次,检查原料规格。钢筋的类型和型号有很多,所以购买前施工人员应仔细检查设计计划,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型号,仔细考虑连接和焊接的位置,并根据施工计划以及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避免浪费并增加营业利润。第三,合理地运输和储存。必须对运送到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采样并再次检查。只能将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存储在仓库中。钢筋应根据不同的型号和类型进行分类和存储。同时,必须采取防潮措施以确保干燥的存储环境并避免潮气。第四,规范加工安装操作。原材料的加工应根据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行,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对材料的过度损害,且必须严格按照规格要求焊接钢筋。施工人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在安装过程中,应使用先进的设备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结构移位和损坏的问题,进而完成钢筋等材料的顺利安装。
2.2模板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在建筑主体施工中,面对不同的结构、不同场所的功能,我们所选择的模板工程也有较大差异,整个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安装、施工的平整度、垂直度,还需随时对观测、下方支架的沉降情况进行记录,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同时,首先要对底模、侧模、端模进行清理、修整,并使用检测仪器对各场所进行定位,检查各定位线准确程度,并在制定位置布置好锚垫板、端模、侧模、预埋钢,在建筑施工中各技术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性。其次在端模安装中,要做好交错安装、外、内侧模型固定,螺栓固定等工作,还需将横向张拉成器安装到固定位置,在对桥面钢筋进行帮扎处理中,我们首先要进行挡碴墙、端墙模型、梁端不等边角钢的安装工作,而后对各个部位零件进行连接、固定,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模架工程方面
在建筑结构中,模架工程有严格的施工要求。现阶段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程,模架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后期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模架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必定无法获得满意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模架工程的施工中,不同的施工环节要应用不同类型的模架,并且在模架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的实际勘察与科学分析,充分结合实际施工项目的现状与特点,利用专业化的知识进行模架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研究论证,增强模架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通常情况下,模架工程的实际安装环节,首先是模架的放样操作,确保模架构件的尺寸与规格都符合设计的各项要求。其次,确保模板在拼接环节具有较高的平整性与严密性,为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有效把控提供有利条件。在顶板模板的支设环节,要加强对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合理应用,保障模板安装在尺寸线条与平整度方面都符合工艺的要求与标准。另外还要加强模架支撑系统的强度与稳定性能把控,针对不需要的构件要及时进行拆除并且堆放在固定位置,给后期混凝土浇筑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2.4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与钢筋通常是同步应用的,混凝土的应用不仅具有实际的结构功能,在目前的建筑设计领域中,由于受到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材料的应用也具有了装饰性的特点。需要结合建筑设计的要点,安排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应用。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测试、构建模型等手段,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符合于应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用预制混凝土较为常见,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配比、状态从而使得混凝土在凝结之后,呈现出稳定的状态。预制混凝土要通过一次性的浇筑方式进行应用,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振动器配合相应的震动频率展开配合,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中,浇筑的速度得到提升,同时防止混凝土出现位移的问题。在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关注混凝土的应用状态以及配比的问题,混凝土的配比对混凝土坚固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过硬的混凝土材料以及液体含量过高的混凝土材料,在主体机构的浇筑中都不适合应用。在混凝土的凝结中,需要对其状态的稳定性进行关注,施工地点的气候特征对于结构构建的稳定性也会形成影响,尤其是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应用混凝土这种材料,容易带来不稳定的状况。例如,凝结速度过于缓慢,影响施工,出现裂纹,稳定不足等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在结构工程的建设中较为常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墙体、柱体等不同的结构浇筑中,都需要应用混凝土这种材料。不仅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也需要对混凝土的应用状态进行控制。预制混凝土通常有一个运输的过程,要对这一运输过程应用的时间严格的把控,避免时间过程混凝土的状态发生变化。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长时间间断等。混凝土材质会在间断的过程中产生变化,在后期的凝结中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要全面提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科学选择与有效应用直接决定着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施工项目的特点,选择最佳施工技术,并且加强对施工队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重视施工管理方案的完善与优化,从而保障预期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由此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于皓皓.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02):244.
[3]秦军,阳巧玲.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居舍,2018(25):192+216.
论文作者:陈真兵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模架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