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第一册《语文》指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册论文,新版论文,语文论文,高中论文,指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版课本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仅就科学性而言,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不少补正工作。如《内蒙访古》增加了两处说明:一是关于课题。注解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内蒙,规范的说法应为‘内蒙古’。”一是引文中的“虖”字加了注音。这个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常用书上查不到,作个注是很有必要的。但随着新材料的引进,难免有些疏漏,特撰写此文,以作美芹之献,希望该书在重印时,作些修正。
比较显眼的错误有:
(1)《过万重山漫想》中有这样一句:“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27页)《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的第一表明确指出,“矇”“濛”“”一律简化成“蒙”。因此,这里的“濛濛”应改成“蒙蒙”。
(2)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熔裁》的翻译中有这样一句:“其实引伸而表述之。”(33页)该处的“引伸”应改为“引申”,因为没有“引伸”这个词。
(3)《世间最美的坟墓》下的注解:荫蔽(yīn bì)(51页)注意有误。“荫”这个字作动词,应读“yìn”。“阴”才念作“yīn”,组成“树阴”“林阴”等。
(4)在“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的第二单元,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人生的大海上,有许多驿站,只要平常炼就奋飞的素质,成功的机遇在等待着我们。”(114页,《在毕业生离别晚会上的即兴讲话》)该句的连续比喻不当。“人生”比作“大海”是可以的,但大海上怎能出现“驿站”呢?又怎么在大海上“炼就奋飞的素质”呢?再说“驿站”与“炼就素质”有什么关系呢?与“成功”又是什么关系呢?都讲不通。应将该句改为:“在人生的大海上,有许多暗礁险滩,只要熟谙大海的个性,炼就远航的能力,成功的彼岸就会向我们招手。”
另有三处隐性的问题特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鲁迅诗中的“千夫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琐忆》中总领全篇,表现了鲁迅先生平易近人而又爱憎分明的人格。但问题就出在文后附录的唐弢先生的回忆文章《关于〈琐忆〉》上,文中把“千夫指”拆开来解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但这种错误却是渊源有自的。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说过:“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指敌人,对于无论什么样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如果把“千夫”作“敌人”解,那么这两句诗就“失对”了。因为“指”只能视为动词,又怎么与下句的名词“牛”相对呢?这个问题在1981年第1版的《鲁迅全集》中就已作了纠正。该书在《自嘲》中“千夫指”条下的注解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千人所指”后来演变成“千夫所指”,“千夫指”是因格律需要对“千夫所指”的缩略。“所指”当然是一个名词。惟有如此,“千夫指”才能跟“孺子牛”相对,这也应该是鲁迅先生的原意。鲁迅先生还曾在别处用过“千夫指”这个成语。如《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中说:“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于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再回到原诗,“千夫指”应该是一个固定短语,不能分开,合在一起,当“敌人”讲,“敌人”就是“千夫所指”的人。整句就应理解为“横眉冷对千夫所指的人”。
二、关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武”
晋文公说“以乱易整,不武”,课本翻译为: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显然将“武”理解成了“勇武”义。
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里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武”注得很清楚:“这里的‘武’和上文的‘仁’,都是上古时的抽象的道德观念。”在“常用词”部分注“武”为:“勇武。引申为古代的战争道德之一。善战,善胜,善于对待战争和善于制止战争都叫‘武’。”
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源的《左传·宣公十二年》有这样一段话:“楚子曰:‘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禁止强暴、消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大众、丰富财物——这就呈“武有七德”。许慎《说文解字》对“武”解说为: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就隐括了《左传》中楚庄王的话。
还是看《左传》中的例子。《襄公三年》有:“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意思是:军队里的人以服从军纪军令(顺)为武。
据此,可以断定《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武”就是“武德”义。“以乱易整,不武”应翻译成:“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合武德的。”
明了“武”之“武德”义,《左传》中其他的例子就很好理解。《僖公三十三年》“武不违敌”,就是根据武德不躲避敌人;《襄公十年》“胜之不武”,就是战胜它不合武德;《襄公三年》“君师不武”,就是君王的军队不合武德。其中,“胜之不武”已成为成语,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武”之“武德”义,后代亦不乏其例。《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吾以许人而背之,不信;纵其去而击之,不武。”《明史·太祖纪一》:“为将能以不杀为武。”
三、关于《鸿门宴》中的谦敬副词
鸿门宴上外交辞令迭出,表谦敬的副词自然出现得很多,但我们在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时,又不是太好落实的,有时甚至会搞错。《鸿门宴》中的解释有两处,一处语焉不详,一处出现了错误。
①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注: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叫“幸”。下文“故幸来告良”的“幸”,就是“幸亏”“幸而”的意思。)
②此迫矣!臣请入。(注:副词,谦语)
例①中对两个“幸”的解释是准确的,但没有从词性上加以区分。其实,第一个“幸”是动词,第二个“幸”是“表敬副词”,如果注解加上定性分析,比较就更分明了。例②中对“请”的作用的解释有误。“请入”是“请您允许我进去”,这里“请”明显是一个“表敬副词”而不是谦语。这种说法源自杨树达先生将“请问”中的“请”定名为“表敬副词”。查《简明古汉语词典》,“请”的第二个义项是:“【副】表敬,无实义。例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请无攻宋矣’(《公输》)。”郭锡良等主编、王力先生校订的《古代汉语》亦把“请”作副词时归到“表敬副词”之列。
其实,“请”这个词的难点是关于动词还是副词的区别,只要是表达“请允许我干某事”或“请让我干某事”时,都是表敬的副词,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句中后半部分就应翻译成“请让我来舞剑吧”。文中还有一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其中的“请”也是表敬副词。如果表达“请某人干某事”,那“请”就是动词“请求”了。如“乃置酒请之”就应翻译成“就备了酒宴邀请他”。现代汉语中“请坐”还明显留有“动作”的实义痕迹。
《鸿门宴》中除了以上所说到的“幸”和“请”两个表敬副词外,还有一个表敬副词和一个表谦副词。
张良曰:“谨诺。”(谨,表恭敬语气的副词)
窃为大王不敢也!(窃,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