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指以视频载体为核心,全面记录教师以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为中心而开展的教学全过程,通常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中的视频主题突出、问题集中,具有有声有色、短小精悍的特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学习成效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微课的形象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艰涩枯燥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活动比较反感,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很少有实践操作的机会,这就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较低,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而微课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信息技术的新平台,创造了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将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展示给了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Word》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单调的“复制粘贴”操作已经十分厌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在微课中用Word软件设计精美贺卡,并在卡片上写出对全体学生的美好祝福。学生们在看到贺卡后都跃跃欲试,想要亲自设计贺卡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时,教师就可趁机引导学生:“老师刚刚展示给大家的是‘微贺卡’,大家觉得好不好?想不想制作一些送给自己的亲人朋友?让贺卡帮我们把那些平常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感恩与感激之话,带给我们的亲人朋友们吧。”教师的话刚说完,有些学生就热情高涨,急于知道微贺卡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时教师就可将“复制粘贴”训练任务渗透到制作微贺卡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教学完成后,很多学生都积极将自己设计的微贺卡展示给同学看,有的贺卡文字温暖,有的贺卡装饰华丽,有的贺卡风格清新……
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可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微课的小巧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微课中的“微”可以指教学中的小知识点,也可以指课堂活动中的某个小环节、小主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微”精准独到、小而不简、主题鲜明。高中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关键阶段,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的多种使用功能,而且还需要激发与维持每个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以便学生能对该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中文输入》的相关内容时,假如让学生单纯练习打字,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很难获得理想的练习效果。而微课的“微”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打字练习活动中,教师可依据难度的不同将打字分成4个等级,制作成过关类型的游戏,设计成微课,供学生练习。在这种练习方式中,在游戏趣味性的驱使下,很多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完成练习任务,并且在通关时还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来的练习中。即便一次不能闯关,学生们还可借助微课反复播放的功能,重新再来。在这种有趣的训练活动中,使得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乐此不疲,并能逐渐提高自己打字的熟练程度。
三、利用微课的小容量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最高教学目标。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学生中拥有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是借助这些工具在互联网中搜索视频资料进行学习,但是一般的网络视频资料往往占用的存储空间非常大,并且教学视频中涵盖的知识点过多、难度过高,极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从而难以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微课可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视频的不足,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把学生难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微课形式设计出来,只要学生将这些小视频下载到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上,随时随地就可学习。当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还可以微课形式为学生布置新课预习任务,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形式提前了解新课内容。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和教材知识联系密切的练习题目让其自主发挥,从而大大拓展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比如,在学习《Flash》相关内容时,因为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所以单单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让学生扎实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微课,使得学生能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学习。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只要学生想学习,随时都可得到教师的指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下载一个快学易懂、操作简单的Flash制作工具,设计成三五分钟的微课,供有兴趣制作微动画的学生学习。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微课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事物被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不断探究微课的应用技巧,以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从而大大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李妍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贺卡论文; 高中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操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