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是大调整、大改革、大发展的社会,各种思想纷至沓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如何认识并回答好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干部关注的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不仅对中国社会思想理论走向能有良好的示范与导向作用,更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近一段时间来中国社会关注的若干前沿问题述要如下。
一、关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并列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阶段,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必须解决好存在于党员干部中的一些认识问题。比如:有人说,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没有变,邓小平理论仍然管用,为什么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是三句话的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针对党的建设提出来的,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顺理成章的,但作为指导全党、全国各方面工作的思想体系,是否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提升阶段和实践检验阶段?如何理解把握好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般性和具体性、宏观性和微观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等等。当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代、新阶段、新的情况下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既是主观的要求,也是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西方国家政党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要求。
二、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问题
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拓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如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清楚什么是“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什么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如何对这些内容作明确的界定以统一认识?如何避免一些人、一些群体、一些集团以此为借口将自己不喜欢、不乐意、不接受的东西都装进这个“筐”中而理直气壮地丢弃掉?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既是一个现实考验又是理论难题,如何切实做到谱写新的理论篇章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统一?如何做到创造新鲜经验与发扬革命传统不矛盾?我们应该做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全国人民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写进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着意强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决策,对于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全面理解十六大报告中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六个更加”?如何理解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的差距,即“三个不全面”?只有从整体上改造“三个不全面”,才能使我国人民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从根本上得到巩固和提高,为了克服这三方面的差距,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关于制度创新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制度创新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要求深化突破,政治体制要求稳步推进,整个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如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创新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我们所处的国情,要实现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必须首先面对并回答一些重大的原则性问题:如什么样的制度创新才能既增强社会活力,又保持社会稳定?怎么样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目标?何种方向的制度创新才是进步的,哪种模式的制度创新才是可能的?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列宁提出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当然,制度创新既是一个积极的结果,也是一个不断的过程,一切都要以情况的变化或条件的变化为根据,我们既不能固守旧的、过时的制度,也不能超前进行制度变迁,必须始终把现实需要和制度创新置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
五、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认真探索和回答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对广大干部群众来讲,如何准确地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有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种问题?有人说,目前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很大,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会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影响地域特色的形成和区位优势的发挥?现在讲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对此前发展工作的纠偏?有的同志提出,通过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现在强调协调发展,会不会抑制先富、延缓共富?如何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量”和“度”,制订出清晰、明确的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我们如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切实做到经济和社会、农村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紧密联系,其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一要解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即科学确立评价主体;二要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即要科学设置评价内容;三要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即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四要解决评价结果如何高效运用的问题,即制定科学的有效运用评价结果的刚性原则。
六、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执政不仅要有资格,更需要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执政不仅要能力强,更需要效果好,这就涉及到了执政理念的问题。我们为谁执政,为谁的利益执政?这些都是老问题,但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涉及到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这些归结起来,就是要像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主要方面。”围绕这一系列内容,我们需要回答好以下一系列问题: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什么执政能力建设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如何从政党政治和执政规律角度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既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又善于借鉴一切有利于执政兴国的当代人类文明包括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执政和领导的关系;二是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关系;三是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认同的关系;四是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关系;五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其它各项建设的关系,等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固然要提高干部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但这并不是执政能力的全部内涵,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与民众的关系等等,都是影响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等也是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关注的内容。
七、关于“三农”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业和农村工作从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再到现在的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四个字的变化,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从目前来看,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村发展滞后,农业难以增效,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现在,中央提出“三农”工作的中心是农民增收。因此,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思考和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农村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中进一步拓宽农村内部的就业空间,把农村内部的产业链条加长?怎样拓宽农村的就业转移渠道?怎样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活化机制,增强活力?怎样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搞好农村的特色经济?等等。能否尽快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因此,必须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件,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为失地农民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等等。通过积极探索扶持、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必将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重大作用。
八、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
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区别是什么?政治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如何?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是不是政治文明的内容?政治文明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价值取向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总体来说,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文明系统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政治文明一方面通过一定的合理的社会制度,组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为人们支配和享用文明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政治环境。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要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九、关于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了深入贯彻这一分配原则,一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为什么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贡献”,而不是要素所有权?这里面的“贡献”如何理解?参与分配原则中的“贡献”是个抽象的概念,大小如何界定?它和按劳分配有什么关系?按劳分配的“劳”如何理解?创新劳动究竟如何参与分配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知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为什么能参与分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会不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而且是实践的呼唤,它不仅为我们打破传统分配模式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为我们确立新的分配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十、关于依法行政问题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问题:如何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如何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如何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和管理创新?如何摆正建设法治政府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建设法治政府与制度建设的关系,制度建设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如何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如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如何保证各级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等等。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所当然地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撰写有分量、有影响、有说服力的文章,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