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振兴中西部——对实施国家缓解地区差距政策的十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距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地区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于三月在北京胜利召开。在会议期间,建设、振兴中西部成为委员们参政议政的重要话题。本刊特刊发几位委员关于这方面的大会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李鹏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九五”时期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的政策,积极朝着缩小差距扩大的方向努力,并提出了若干重要政策。这是合理布局我国生产力的一大举措,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大政策,我完全拥护。现就国家在实施缓解地区差距的五项政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若干配套政策措施,提出以下10项建议:
第一,正确贯彻“两个根本转变”精神。实行“两个转变”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必须改变和防止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重复建设、忽视质量效益的做法。当然,在中西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从这些地方步晚、基础差的实际出发,从国家更加重视向这里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转移产业等需要出发,实事求是,区别对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强调质量和效益。凡是质量好、效益高的,发展得越多、越快越好。切不可搞一刀切,使中西部失去发展机遇,再度加剧差距的扩大。
第二,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人们常讲,中西部振兴的希望在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是按现有一些做法,地方和群众没有什么积极性。因此,国家在老少边穷地区兴办的重点项目,都应赋予扶贫的意义,在解决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同时,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能给资源开发地区带来利益、给群众带来好处,以增强其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调动当地政府和群众为国家开发资源服务的积极性。
第三,正确处理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在考虑计划、制订盘子时,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兼顾促进全社会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等整体效益;既要考虑资金回报率的短期成效,更要考虑到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启动后带来的长远效益。关键是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向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和培植优势主导产业方面,变“输血”为“造血”,增强地方自我发展的功能和活力。
第四,放宽政策,改善投资开发的环境,从深化改革中寻找中西部开发建设的路子和办法。要看到,中西部市场大,但消费水平低,购买力不高;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差,投入多且周期长;劳动力丰富价廉,但素质不高。因此吸引国内外投资的政策应放得更宽些,使其在中西部投资开发更加有利可图。过去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政策要坚持,有的要加大力度,有的要落实到位,有的还要拓宽领域。
第五,从中央财政总盘子中切出一块,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专项投入。一是可考虑像东南亚不少国家那样,设立类似“总统基金”、“总理基金”、“国王计划”那样的特别项目,用于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特困人口、特别工程、特别产业,支持贫困地区培养和引进建设人才,或专门招聘一批科技人员、大学生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帮助发展生产、解决困难。二是扩大和增加一批像西北“三西工程”这样的专门项目,加大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为更好筹措开发资金,关于建立西部开发银行的建议也可以考虑。
第六,加大扶持中西部农牧业发展的力度。中西部是我国主要的农牧产业区,农牧业比较效益低,这是中西部落后的重要因素。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农牧业是基础。从“九五”计划开始,应多渠道增加农牧业投入,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缩小工农剪刀差,提高粮棉比较效益和农民比较利益的政策,进一步调动粮棉生产区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国家应加强对我国农用土地后备资源的综合规划和开发利用,包括在大西北部署一批有战略意义的大中型引水蓄水工程,大力加强长江、黄河、珠江中上游水系的水土林综合治理,有效扼制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的势头,扩大灌区。一些有全局意义的水利项目,要及早论证,早日上马。加强对西南、中南地区丘岗山地的综合开发及牧区草场建设的扶持,把湘、鄂、川、滇、黔、桂等省的丘岗山地的综合开发纳入国家农业区域综合一发,予以资金技术的投入。在继续支持中西部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加强对现有耕地集约化经营的同时,组织向丘陵、山地、荒山、滩涂、水面进军,这样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并围绕农副产品的初精加工,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培植新的经济支撑点和收入增长源。
第七,加强对大西南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和支持。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切实支持大西南的发展,建议国家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中,把川、滇、黔、桂、藏、成、渝五省区七方经济协作区作为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试验区,把《规划纲要》中一批要办的重大事项纳入“九五”计划总盘子,及早加以实施,落实好《规划》中提出的联合开发和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加强指导、帮助和协调。
第八,加强组织保证。实施缓解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扩大的各项政策,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全社会各方面的跨世纪系统工程,应该像加速沿海地区发展那样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可考虑在国务院设立西部开发建设办公室,专门规划、指导、协调、统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
第九,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支持中西部开发建设。要通过各种努力,形成以政策为主导、以政府为桥梁、以企业和社会各界为主力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格局。
第十,全党重视,狠抓落实。缓解和缩小差距扩大,当务之急就是国家有关方面赶紧作出具体规划,拿出措施,积极行动,该给的政策及早出台,该上的项目尽快部署,采取一些能振奋人心的大动作,使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真正启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