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版社收入_语言翻译论文

英国出版社收入_语言翻译论文

英国出版社的收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出版社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5年至1993年,英国图书在所有娱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上升了,而杂志则刚好保持其3.2%的比例,报纸则由10.2%降至7.5%。从1993年至1997年,英国图书市场保持了8%的增长比例,其中,图书仍然保持其所占的比例。与此同时,世界图书市场的年增长比例是12%,其中,英语图书(尤其是科技和业务书籍)以及英语语言教学图书的增长尤为惹人瞩目。在另一方面,跨国媒介巨头的出现以及信息传输手段的多样化给传统图书造成极大威胁。

一、图书销售收入

对于绝大多数图书出版社来讲,主要的收入是来自图书的销售。从英国整个出版业来看,图书销售的70%是在国内市场上实现的,尽管某些图书如英语语言数学图书(ELT)和科技医学图书(STM)出口额要高于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在英国整个图书销售中,大约2/3被划分成消费者数额(CONSUMER SALES),1/4是学术与专业销售额,其余为学校教科书销售额。英国近30%的图书销售额是通过W·H·史密斯连销书店集团和其他连销书店来发行的,独立书店所占的比例与此差不多。当出版社直接向独立书店供书时,精装书的折扣是35%到40%;平装书是40%到45%。连锁书店的进货折扣要比此多5%到10%,平装书批发折扣可以高达60%。回款期限也有所不同。独立书店一般是30天;连锁书店是45天到60天;一些批发商是60到90天。如果数量巨大,折扣还可以提高,回款期也还可以延长。其他发行渠道有其不同的条款。图书俱乐部所要的折扣在75%到80%。专供超市的图书折扣要更高一些。学校教科书的折扣要低得多,批发折扣是17.5%到25%。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教育出版社增加了其直销业务。其他领域的专业出版社如商业图书出版社有可能是通过直接邮购来销售其大多数图书的,不过此类图书必须是高定价而且其市场是特定的,当然出版社要为这种销售付出额外的成本。

事实是英国的图书贸易一直受到发行效率低的困扰:品种繁多的图书通过大量的窗口发行,而定单却分散而量小。结果是一半或更多的最终成本就被零售商和批发商的折扣以及出版社自己的发行费用所吞并了。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出版社的利润和收入因退货而被大量削减。许多新书尤其是大众市场平装书定单是以6个月后全部或部分退货为条件而下的。如果一部预期的畅销书而没有实际畅销,那么图书退货有可能占到其销售额的30%或更多。既使是定单已经按协议不能退货,出版社还是有可能将未出售的图书收回以换取其新书的定单。

允许图书退货的成本对双方来讲是极高的。多年以来,出版社和书店一直在试图进行无退货交易,但却没有成功。原因是出版社希望其新书摆满书架的愿望和书店通过保持定货量低而降低风险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尽管英国出版界广泛使用了EPOS和EDI系统,从而使得定单更加准确,但受益更大的则是在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库存方面,由此来看图书退货仍旧是新书销售的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由于统计渠道不同,图书销售统计数字也有所变化,如英国出版商协会公布的1993年英国图书市场总值是26.99亿英镑,而欧盟信息监测局的数字是24.3亿英镑。后一数字由于是多种渠道综合而成而被普遍认为更能准确地反映现实。传统上来讲,英国图书市场分为个人消费市场(约占2/3)和集团消费市场(约占1/3)。集团消费市场又分为私营集团和公共集团。私营集团包括私营公司、私营图书馆和私立学校;公共集团包括教育机构和公共图书馆。

个人消费市场在1992年和1993年分别增长了近6%和近7%。而公共机构用于购买图书的费用由1985~1986年度的1.93亿英镑降至1992~1993年度的1.73亿英镑。尽管英国出版业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图书出版品种却始终没有出现下降的迹象。从1988年到1994年,在图书市场有限增长的同时,图书出版品种却增加了大约57%,这的确令人感到吃惊。如果对图书品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具体图书品种的变化。

英国图书出版量

年代数量

198856402

198962240

19904632

199167704

199278835

199382322

199488718

199595064

1996101504

1997100029

1981年至1994年高增长率的图书类别

类别增长比例%

建筑115.2

传记136.4

儿童读物141.3

习俗、服装、民间艺术 105

历史169.4

文学129.8

军事科学272.5

神学103.5

哲学155.9

戏剧108.6

诗歌189.8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113.1

宗教144.3

科学(一般)327.2

社会学 221.9

体育与户外活动 104.5

旅游199.2

平均增长率 105.9

1981年至1994年品种下降的图书类别

类别下降比例%

农业与林业 -58.5

娱乐-90.9

地理与考古学-66.8

从更广的图书类别来看(成人小说、非小说等),平装书的增长明显,其中小说尤甚。总的来看,成人小说和非小说一直保持增长势头,而儿童读物在经历了短暂滑坡之后在1994年又达到一个高峰。

从出口市场来看,在过去几年中,出版社的出口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不过,某些种类的图书如英语语言教学图书、学术图书和科技医学图书是英国出版社出口的拳头产品。但是,销售成本仍然很高。出版社不得不给予其海外分部和海外顾客从45%到高达70%的折扣,而且等上90到180天方可回款。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海外客户一般支付运费,销量一般来讲也是固定的,但最大的风险是款项久托不付。

英国图书出口情况(单位:100万英镑)

国别 1989年1991年1993年

美国 117.8 95.2 136.9

澳大利亚 74.465.7 60.9

德国 31.141.4 60.9

爱尔兰37.145.9 45.9

法国 28.636.6 42.2

西班牙 1823.9 40.6

荷兰3548.9 40.4

南非 24.127.6 36.9

日本 26.928.8 35.3

意大利 1825.4 32.8

加拿大26.423.823

比利时/卢森堡8.310.8 19.5

瑞士 9.310.2 16.9

瑞典 14.213.9 19.1

希腊 11.913.1 14.9

新加坡10.712.9 14.5

新西兰 1411.9 13.6

图书出口总额 637.6 716.5874.5

占整个市场之比 84%80% 76%

总之,要想从图书册数销售上获利的困难多多。由于近年来,出版社与主要连锁书店之间的势力天平逐渐转向后者,这种难度就更大了。所幸的是对于许多出版社来讲图书销售并非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

二、版权贸易

英国的版权贸易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版权贸易种类仅仅局限于传统性的版权贸易,如翻译权、版权和合作出版权等。版权贸易种类开始扩大是在本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涌现出一批新的平装书出版社和众多报刊开办图书副刊或书评从而促成平装书版权和报刊连载权交易渐成时尚。在这一时期,英国几家主要电视台也纷纷开办图书节目,比如当时的《十字军东征历史》和《新英语圣经》等都改编成了电视系列节目,从而也就开始了电视版权交易的历史。

但是,包括翻译权、平装书版权、合作出版权、影视改编权和报刊连载权在内的版权贸易真正走向繁荣则是在本世纪80年代。这是因为随着图书出版品种日增,出版社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单靠图书销售本身已无法回笼资金和支付作者或其代理人索要的高额预付版税。这样,版权交易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出版社关注的焦点。版权也开始成为出版社在进行图书选题和出版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出版社的版权部门也首先参与出版社的重大决策。许多大型出版公司也开始接纳版权开发人员进入公司的理事会。

从传统上来看,英国出版社在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时一般是将各种版权包括在内,但是,自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出版经纪人为代表的作家队伍也开始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电子传输技术的发展,以CD-ROM为代表的新媒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使版权交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作者在与出版社进行合同谈判时有意识地将各种版权分裂开来,有时仅卖给出版社英文出版权,而且还要商定好发行区域和出版周期,期限一到就收回版权。因此,可以这样说,版权交易的发展加剧了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矛盾。英国出版界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出版界不是出版社的天下,而是作者的天下。”

据欧盟信息监测局(EUROMONITOR)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全球各种版权收入估计在1100亿美元左右,英国每年的版权总收入为180亿美元,而英国每年的图书零售总额仅为25亿英镑(约合44亿美元),扣除批发和零售折扣,实际金额在20亿英镑左右。在各类版权交易中,平装书版权、合作出版权和书中形象使用权是赚钱大户。

1、平装书版权(PAPERBACK RIGHTS)

和美国出版社一样,英国出版社在出书时也奉行“先精后平”的出版政策,在精装书出版一定时期后(一般为一年)再卖掉平装书版权。但是。近年来,平装书版权交易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大型出版公司如哈勃考林斯、里德·艾尔斯维尔、企鹅、环球、麦克米兰以及兰登书屋等在过去一般是将平装书版权卖给专营平装书的出版社,但现在则改为由自己出版,有些在海外拥有分公司的出版社甚至连翻译权也在内部消化。这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80年代中期,西方出版界掀起的兼并狂潮到现在还令西方出版商感到心有余悸。在这场兼并狂潮中,被兼并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平装书出版社,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消化平装书版权。但是,究竟何时卖掉或自己推出平装书呢?据我采访的几位英国出版社社长介绍,一般是在精装本推出一年之后。但也不是凭一而论。这里面有相当大的学问,最主要的是要根据精装书在市场上的生命轨迹(LIFE SPAN)来定。每种图书在市场上一般要经历从低潮到高潮,然后再到低潮的抛物线式的生命轨迹。平装书的推出是在精装本的销量即将下滑的时刻。其目的是通过平装书再创造一个高潮,从而减缓精装书下滑的速度。这是一个基本定式,但具体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它要求对市场要有准确的把握,尤其是销售部门,一定要密切与书店的联系,有时要亲自逛书店,向书店经理了解情况,并采访购书者,听听他们的反映以及购买此书的动机。有些出版社在精装书推出之后派人员担当一般信息员的角色。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掌握好火候。与此同时还要求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密切联系与配合,一旦时机已到即可出版并于第二天发到书店。

2、合作出版权(Coedition Rights)

合作出版权历来是英国出版社梦寐以求的赚钱途径,而且在这方面,英国的出版社可谓驾轻就熟。合作出版的图书主要包括参考书,比如双语词典或插图百科全书,或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健康、健美以及艺术类书籍等。简单来说,所谓的合作出版就是英方与外方合作,由英方提供母本,外方将书中的英文换成本国文字,其他照搬,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英方不仅控制母本的版权,而且还控制外文的版权,外文版的印刷完全由英方控制,市场需要多少由外方合作者及时通知英方,英方加印后再运过去。也就是说外文合作版由英方决定,或选在国内,或选在其他国家印刷,但不是在合作对方的国家。其目的是严格控制盗版。在利润分成上一般是5:5开,有时会是6:4开,英方占6。另外,这种方式较之翻译权而言不失为一种更有保障和有效的开拓海外市场的最佳方式。英国的多琳·肯德斯利出版社在成人与儿童非小说插图图书合作出版方面可谓是领头羊。它的图书不仅在美、法、德、意等发达国家行销,而且在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以及远东地区也很叫好。

3、书中形象使用权(Merchandising Rights)

所谓的书中形象使用权就是允许其他商品或媒介使用图书中人物或动物形象,比如在文具、玩具、食品、服装等商品上使用。这种交易历史可以追溯至本世纪初。据估计,英国通过这种途径在全球获得的收益1989年为100亿美元,1993年增至700亿美元。在这方面,使用方一般向出版社支付其销售额的6%~15%。这方面的收入作者与出版者5∶5分成。

4、翻译权(Translation Rights)

由于翻译权不太容易控制,所以英国出版社在这方面不是那么积极主动,再加上支付能力不同,所以英国出版社的主要精力是在北美市场,即向美国出售翻译权,由于文字差不多,只需作些改动,所以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翻译版。近年来,许多出版公司也像对待平装书版权那样,由自己的海外分部出版所在国的语种文本。随着东欧新市场的形成以及远东地区经济的繁荣,翻译作品市场日益扩大,但大多数翻译作品是畅销小说,当然也有其他书籍。但版权收入的50%,有时甚至80%要归作者。

5、影视及录像改编权(Film,TV and Video Rights)

与整个图书品种相比,改编成影视或录像的作品少得可怜,但收入却惊人。有时可达数百万美元,不过英国人不太喜欢这种方式,除非作品突然引起影视界的关注。在这方面美国人比较活跃。今天,经纪人通常是保留这些版权,有时最多也只是让出版社获得10%的版税。

电影改编权一般是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交易,通常由电影制片商提出意向,但最终拍成电影的还不到拍卖数量的5%。此类版税是根据电影成本来提取的。如果出版社参与影片投资,那么获利的可能性就更大。

电视改编权也是如此,成功的电视连续剧如《隐身博士》和《比尔》在促进图书销售方面获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麦克尔·多布的《扮国王》(To Play the King)等书籍也促进了电视收视率的提高。在这方面一些获利最大的出版项目是知名度高的作者。不过,BBC公司在控制电视与图书两种形式的转换方面做得最为出色。

6、报刊连载权(Serialisation Rights)

在80年代鼎盛时期,报刊连载权可以卖到100万英镑。不过出版社只能获得10%,其他均归作者,但这也足以抵销支付给作者的25000英镑的预付版税。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报纸广告收入和发行量的下降,这种生意隐入低谷。不过仍有大生意可作,艾兰·克拉克的回忆录25万英镑成交,撒切尔夫人的《唐宁街岁月》(Downing Street Years)65万英镑成交。有关英国皇室丑闻的书籍仍然是抢手货。目前出版经纪人趋于保留第一连载权,例如在合同中包括了连载权一项,那么他们通常把给作者的预付版税和连载权收入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报社在图书创作出来并产生市场轰动之前一般也不敢夸下海口。

另外,在英国报界,出钱大户仍然集中于《星期日时报》、《每日邮报》和《星期日邮报》等几家。不过报社也日趋认为他们为出版社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宣传(包括电视广告)而出版社则不领情;而出版社则担心报纸可能通过连载给报纸增加20万读者,从而实际削减了图书销量,这种心态的确有趣。不过要想解决这种矛盾,只有默多克出版帝国才行,因为默多克不仅拥有出版、电视,而且也拥有报纸,可以在内部进行这种交易。

7、多媒体版权(Multimedia Rights)

在英国出版界对于多媒体版权的重要性看法一致。人们预测欧洲及拉美的多媒体产品将由1992年的2700万美元上升至1997年的68亿美元。到下个世纪初多媒体出版物产值将达到图书总产值的15%~50%。但不一致的是谁将是受益者?谁将是多本版权的拥有者?这种版权如何用法律的形式来界定和保护?

有些公司因控制着适合开发成多媒体出版物的书籍而感到幸运,具有远见的公司已开始着手制作,比如多琳·肯德斯利等,但他们也同样面临一些困难,他们有开发和制作这种媒体的技术与资源吗?他们应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去开发,还是与大型媒介公司联盟?有一种可能就是将软件卖给硬件公司合并销售,但这也存在着商业危险。

有些公司如多琳·肯德斯利、哈勃·考琳斯和里德等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电子出版部。但是多媒体版权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将来,情况会更加严峻,电子出版版权将会成为出版者、制作者和作者多家必争之地。

标签:;  

英国出版社收入_语言翻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