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 甘肃永昌 737200)
【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孕妇住院分娩期间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孕妇1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向所有入选初产孕妇发放调查表,要求其按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于当场进行回收。分析全部134例初产孕妇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34例初产孕妇中,住院分娩期恐惧害怕心理最为明显,其次为烦躁焦虑心理及低落抑郁心理,此外存在一部分产妇出现痛苦悲伤、冷漠冷淡情绪;心理需求最高的是医生精湛的技术,其次分别为家人的亲情支持、优质的临床护理、获得孕产相关知识、良好的住院环境以及公司、社会的支持。结论:初产孕妇住院分娩期会产生诸多不良情绪,应根据产妇心理状态及产生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注重心理干预,以改善初产孕妇心理健康状态,保障产妇及胎儿安全。
【关键词】初产孕妇;心理特点;住院分娩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252-02
女性在怀孕期间不仅生理方面会发生巨大变化,心理方面同样会产生变化。初产妇未经历过分娩过程,且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会产生严重心理刺激,导致诸多负面情绪产生,甚至形成产前精神疾病,严重干扰分娩过程、危害胎儿生命安全[1]。于住院分娩期对初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产妇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对产妇自身健康、分娩过程、胎儿发育均有较为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34例初产孕妇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孕妇1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初次生产,且身体状况良好,排除合并言语功能障碍或严重精神性疾病者,含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者,严重器质性损伤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等。134例初产孕妇中,年龄21~36岁,平均(25.76±4.32)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2±1.25)周,文化程度:高中以下22例,高中65例,高中以上47例。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清楚了解,并自愿参见本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3]》相关内容及临床经验,自制初产孕妇心理需求调查表,从烦躁焦虑、低落抑郁、冷淡冷漠、痛苦悲伤、恐惧害怕等方面进行评价,由专业心理医师进行审查后发放使用。向所有入选初产孕妇发放调查表,要求其按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于当场进行回收。
1.3 评价指标
分析全部134例初产孕妇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特点调查结果
对所有134例初产孕妇进行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初产孕妇中住院分娩期恐惧害怕心理(70.90%)最为明显,其次为烦躁焦虑心理(50.75%)及低落抑郁心理(35.07%),此外存在一部分产妇出现痛苦悲伤(5.22%)、冷漠冷淡(1.49%)情绪,见表1。
2.2 心理需求调查结果
所有134例初产孕妇中,心理需求最高的是医生精湛的技术(100.00%),其次分别为家人的亲情支持(96.27%)、优质的临床护理(89.55%)、获得孕产相关知识(71.64%)、良好的住院环境(69.40%)以及公司、社会的支持(47.76%),见表2。
3.讨论
分娩过程对初产妇而言是完全陌生的,由于对分娩过程的不了解,以及传统观念错误认知,初产孕妇往往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产前抑郁症等严重心理障碍,对分娩过程及胎儿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初产孕妇临床护理干预对初产孕妇心理健康、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5]。本研究对134例初产孕妇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孕妇恐惧害怕心理最为明显,其次为烦躁焦虑心理及低落抑郁心理,此外存在一部分产妇出现痛苦悲伤、冷漠冷淡情绪,心理需求最高的是医生精湛的技术,其次分别为家人的亲情支持、优质的临床护理、获得孕产相关知识、良好的住院环境以及公司、社会的支持。
因此,应根据初产孕妇住院分娩期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采取积极、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1)与产妇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取得产妇信任,了解产妇内心真实想法及顾虑,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安慰烦躁焦虑心理产妇,鼓励低落抑郁产妇,了解产妇痛苦悲伤情绪来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2)对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教育,使其对分娩过程有一定了解,加强其临床依从性。产妇心理需求中医生精湛的技术及优质的临床护理是大部分初产妇所需要的,因此应主动向产妇介绍医生及护士,使产妇对分娩过程顺利实施及护理过程良好舒适产生信任,从而消除产妇担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3)家人的亲情支持同样是初产孕妇需求较高的一项。临床观察发现,家属容易出现过分关心胎儿而忽略产妇感受,或对胎儿性别较为关注造成产妇形成较大心理负担,因此应注重家属对产妇心理的影响,指导、教育家属注意言行,多多关心产妇自身状况,鼓励产妇放松心情,同时向家属传达正确的生理知识及观念,避免家属过度关心胎儿性别,避免以此加重产妇心理负担,切实关心产妇各方面。(4)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合理安排、分配产妇住院房间以及同住一间病室的产妇,适当对病房进行布置,增加绿植,摆放婴幼儿用品等,营造温馨和谐的住院氛围,适当为产妇播放舒缓音乐或娱乐节目,放松产妇心情,转移产妇注意力,从而降低产妇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从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初产孕妇住院分娩期会产生诸多不良情绪,应根据产妇心理状态及产生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改善初产孕妇心理健康状态,保障产妇及胎儿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伶俐,钟平,周青霞,等.孕妇学校干预对初产妇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J].中国健康教育,2016, 32(10):896-899.
[2]马俊贤,张俊伟,樊冬梅,等.早期妊娠孕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对产前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7,32(3):470-471.
[3]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5:135-142.
[4]汤锦燕,肖燕兰,余婉波.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保健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9):1099-1101.
[5]刘艳佳,熊莉娟,衡艳林.产前抑郁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7,32(14):106-109.
论文作者:何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产妇论文; 孕妇论文; 心理论文; 初产妇论文; 需求论文; 胎儿论文; 过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