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点检定修制是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化的设备科学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制定有效的维修对策,把维修工作放在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随着电力生产的迅猛发展,不断提升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水平,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非计划停运势在必行。
关键词:点检定修;管理;应用
0引言: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冉店乡,规划总装机容量7260兆瓦,一期建设2×630兆瓦超临界空冷机组,远期规划6×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一期两台机组分别于2009年8月、9月份投产发电。厂区占地180公顷,主要利用泾河滩凃地面,远期扩建6×1000MW。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G-2084/25.4-M979型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NZK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采用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隐极式、三相QFSN-600-2-22型发电机,冷却方式为水氢氢。
一期两台630MW机组自2009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以来,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扎实开展点检定修和机组可靠性管理工作。每年认真修订完善公司点检标准和技术标准,同时,建立了部门主任—点检长—点检员逐层负责制,明确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努力提高点检员管理水平,以点检定修、预防性维护和状态检修为契机,加强设备技术改造,投入生产后陆续完成了电除尘节能改造、凝泵变频改造、暖风器疏水泵变频改造、无炉水泵启动系统改造、原煤仓断堵煤改造、空冷冲洗及尖峰冷却改造、石子煤排放系统改造等,解决了影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各项难题,确保机组连续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四管防磨管理,赏罚分明,提高了相关管理和检修人员的积极性,两台机组运行安全、可靠、稳定,自投运以来从未发生过炉管泄漏。创新管理机制,创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控平台”,优化整合生产管理各个系统,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了生产全过程的可控、在控、能控,截止2012年06月30日,公司已连续实现安全生产625天,1号机组在2011年小修后连续在网运行316天,2号机组获得全国可靠性金牌机组第一名。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运行、维护管理采用的是新厂新制模式,集控运行由公司发电部承担,化学、输煤系统的运行由大唐户县电厂承运,主机主炉、化学、输煤系统检修维护由大唐户县电厂承检,脱硫和除灰渣系统的承检承运由大唐略阳电厂承担。两个维护单位在基建期就已经参与进来,熟悉系统和设备,找问题,提合理化建议,有力的保证了工程质量。为我公司投入生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1.公司点检定修历程
2008年初在基建高峰期,公司从各专业抽调专人成立了生产准备部,结合设备安装过程收集设备资料,在安装工程中熟悉设备、熟悉工艺流程、熟悉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技术数据,优化设计,发现缺陷并督促施工单位消除,确保工程问题不能带到生产期来。同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积极实施点检定修管理模式,在转入生产前,已编制完成设备的点检标准、检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根据设备分工制定出点检路线,开发完成点检管理平台,配置点检仪等工具。同时在2009年底结合MIS平台开发建设,各专业年度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也正式上线运行。在2010年底前,各专业所有点检员已全部通过点检员考试,达到持证上岗。
2009年底基建期结束后,所有工程管理人员立即转为设备管理人员,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开展点检定修工作,全公司定员199人,机炉电点检员共计32人,负责机(含化学)、炉(含输煤、脱硫、除灰渣)、电设备的点检,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公司不断完善和修改设备点检制度,积累点检经验,劣化倾向管理,最终实现状态检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常维护和缺陷处理由设备部点检员负责确认和策划,维护项目部负责处理,设备部负责机组大、小修的全面管理工作,设备部在机组维护及大、小修检修中起核心作用。
2.点检定修人员配置
设备部现有人员92人,主任1人,副主任3人,计划调度2人,安全员1人,汽机专业点检9人,锅炉专业点检12人,电气一次专业点检11人,热工机控班16人,热工炉控班18人,继电保护班9人,土建专业2人,信息通讯6人,资料室2人,各点检专业设置点检长一名,同时承担专业组行政管理职能,三个维护班组设主管、班长及技术员,承担集控和继电保护核心部分的维护工作。两个维护项目部检修人员共计273人。
3.点检定修体会
实行点检定修管理模式是生产厂长—设备部——维护班组,点检定修制要求设备的主人是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唯一的责任人。点检员要具备设备管理的知识,熟悉设备的结构、特点、检修工序、工艺标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他是管理人员而不是设备维护检修人员,实现了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作业的分离,责任更加明确具体。检修工人按作业指导书工作,对不执行或达不到作业指导书上的标准和要求负责。点检员对作业的组织协调管理负责,对作业指导书的正确与否负责,对不符合标准的作业有权令其返工和处罚,对W、H点负责,不合格的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实现过程控制,关键点、技术点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使设备状况了如指掌,使设备的维修(检修)质量提高。从上岗条件上说点检员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检修工人则相对较低。点检定修是对设备的终身管理,点检员是设备的主人,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设备问题,他都要负责,责任非常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点检定修制是对设备定人、定点、定路线、定期的按照标准检查、分析、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种管理方法更加科学、更加先进,采用数据说话、标准作业,趋势分析,通过点检数据的对比,分析出设备零部件失效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技术标准,使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最短时间内消除,从而保证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从而减少设备缺陷的发生。例如:我公司点检人员通过持续跟踪、分析引风机振动特点,判断出原因为叶轮轮毂积灰所致,及时利用晚高峰期间停运处理,避免了一次设备损坏事故,同时对其它风机进行同比检查,防患与未然。这就是通过点检找出设备存在的隐患、故障的规律和周期,安排定修进行消除,实现超前控制,预防、预知维修的典型事例。
实行点检定修制以后,生产厂长管理设备部主任,设备部主任管理点检长,点检长再下去是点检员,设备部代表公司(或厂部)来全面管理设备,设备管理实际上就是两层,承上启下,中间环节减少,使设备管理能够更加具体,更加细微,高层领导(技术领导、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工作下沉,能使决策更加迅速。由于高层领导的工作下沉,能够及时组织分析,正确决策,每位点检员工作的好与差,高层领导都很清楚,有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公司在转入生产初期就推行大专业负责制,成立了汽机专业组(含设备部汽机点检长、热控主管、发电部汽机主管、项目部汽机主管),锅炉专业组(含设备部锅炉点检长、热控主管、发电部锅炉主管、项目部锅炉主管)、电气专业组(含设备部电气点检长、热控主管、发电部电气主管、继电保护主管、项目部电气主管),针对现场设备出现的异常问题,专业组从检修、运行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技术组会议纪要,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充分依据,是彻底解决现场难题的一个好方法,值得推广。
4.继续做好点检定修工作的思考
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此阶段要把问题和矛盾充分的暴露出来,并加以解决。例如:实行点检定修后,谁去监督点检员(因为他即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难免会存在着自利倾向,怎么去纠正,怎么去监督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如何减少点检员的桌面工作,使之把精力大部分投到设备管理、治理策划上,是今后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领导要高度重视点检员的待遇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敢于改革,点检定修的组织结构就是层次少、领导少。很多人对改革存在很多不良的认识,这就需要公司领导要有决心和信心,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利益,处理好上岗与下岗的关系,把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管理意识高的人选拔到点检员、中层的岗位上来。在企业中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创造“以点检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氛围,创造“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终身管理的氛围,树立“设备是基础,安全是保障,经济运行是效益”的理念。
5.结束语:
随着点检定修制度在我公司的不断深入开展和推进应用,其突出作用正在显现,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在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非计划停运方面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发电企业设备检修技术大会资料汇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2012
作者简介:
伊皓: 1995年参加工作,工程师,现任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主任
论文作者:伊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设备论文; 点检论文; 机组论文; 作业论文; 公司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大唐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