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2019年11月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正式公布,在家务农和在外打工的人们都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土地红利。
2018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年来,乡村振兴不仅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还推出一系列工程、计划、行动。从产业兴旺到生活富裕,从组织振兴到生态振兴,从均衡城乡要素配置到打破城乡二元藩篱,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逐步建立,各个领域取得明显实效。
坚持优先发展 均衡要素配置
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破解乡村“贫血”的困扰,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干预。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文件从脱贫攻坚、农产品供给、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和农村改革等方面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行了部署。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间收治的76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包括男性41例、女性35 例,年龄范围在 35~72 岁,平均为(53.9±4.1)岁,出血部位:丘脑21例、小脑10例、基底节区31例、脑叶14例;其中Ⅰ型糖尿病27例、2型糖尿病49例。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常规组,包括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在37~73岁,平均为(55.0±4.0)岁,出血部位:丘脑 22例、小脑 10例、基底节区30例、脑叶14例;其中Ⅰ型糖尿病30例、2型糖尿病46例。两组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春到冬,中央政策不断出台。201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分别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和社会化服务进行了战略谋划。
在政策指引下,各地围绕“人、地、钱”等要素,制定配套政策,引导资源配置,支持乡村发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丝郁金的挥发油,实验中考察了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例,12.5倍水量并保持微沸5 h挥发油即可提取完全。在产区上,四川省乐山市的挥发油含量略高于其他产区,但也存在S12等个别含量较低的问题,表明不同产区黄丝郁金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相同产区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可能是受药材产地采收加工、包装储藏等因素影响。
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既强调“量”的保障也注重“质”的提升,就必须把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创新生产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资金。广东省从2019年开始,每年财政安排50亿元,连续3年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取每个县建设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从2019年起,福建省每年财政安排100亿元,在全省50个重点县、100个特色乡镇开展乡村产业振兴试点示范;北京市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
土地。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县域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一些地方还探索针对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模式,保障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
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抓实建强基层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优化供给结构 提高供给质量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副司长刘莉华说,2019年粮食产量再次站稳在0.65万亿kg台阶以上。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3%,比2018年提高3个百分点;非优势区水稻、玉米面积继续调减,江西、湖北、湖南等主产省大力发展优质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面积增加,其中大豆面积增加66.67万hm2。
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施工顺序:打眼→检查瓦斯→装药→检查瓦斯→洒水→放炮→检查瓦斯→洒水→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出渣。
保供给是“三农”工作的天职。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指导意见》,会议提出,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拓展供给来源,提高供给质量,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
改善乡村治理 建设宜居乡村
人才。“以前做农业农村工作,更多的是考虑人往哪里去。现在要重点考虑人从哪里来,吸引各方人才到乡村大显身手。”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关键是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培养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目前,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突破2000万,其中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涌现出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仅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文明乡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基本健全,农村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各地发力建设文明乡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浙江省象山县充分发挥“村民说事”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说出了浓浓人情味,唤回了乡土的自信,夯实了基层治理的道德底蕴;江西省定南县探索“阳光问政乡间院子会”,提升了群众参与度,增加了村民满意度;福建省德化县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延伸推进乡村治理,维护村里治安,化解邻里纠纷,打造了“连心桥”。
在树型拓扑结构中,由于上游的节点需要承担下游节点数据的转发工作,负载大于下游节点。而且由于网络分布不均,会导致上游节点负载失衡,部分上游节点负载过重进而过早失效。本文采用构建基于最小跳数的能耗均衡树来解决同跳节点负载不均衡问题。
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说,朱子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日中有金鸡,乃酉之属,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属,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注](明)杨慎:《艺林伐山》,见《函海》,宏业书局,1968年,第9748-9749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治理的一场硬仗。各地积极行动,农村厕所、垃圾、污水问题得到改观。目前,全国8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覆盖了90%左右的村,累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4200多万t。
农业农村部预计,2019年农民人均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乡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将超过30亿人次;数字乡村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双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品牌达10万余个。
(来源:http://www.gov.cn/xinwen/2019-12/08/content_5459373.htm 2019-12-08)
标签:乡村治理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乡村产业论文; 数字乡村论文; “三农”工作论文; 农村人居环境论文; 农产品供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