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课程重在观察、探究。通过观察、探究从而研究出生物规律。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更加注重探究活动的科学性,旨在让学生结合身边实际生态环境,进行有条件的探究,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简要论述了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
关键词:生物学;科学探究;对比实验
一、前言
从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可以看到,探究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往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等再搜索相关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生物界的认识。笔者认为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具有贴近生活、启发性强、步骤科学合理、拓展延伸空间大等特点,较好地适应了现代教育要求,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
初中生物学的探究活动是比较浅显的、基础性的探究,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出一种比较严谨的、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好地了解课本知识,通过实地探究和过程学习加深对相关动植物等生物的多样性、规律性印象,并培养基本的探究能力。尽管初中阶段生物探究不够深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整体探究流程依然是全面的,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渡性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能够得出一种契合课本的结论就足够了。
1.创设探究活动情境
课本上通过对知识点的介绍,比如八年级下册第21单元——“生物的繁殖与发育”,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引入学生对繁殖的思考。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初,先行引导学生对要探究的目标进行初步认识。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开展实践的能力有限,因此出现的探究活动是最基础性的,不像科学研究那么严谨。这里创设一种情境,就是让学生能处于一个发现繁殖与发育的环境,自然而然就可引入到下一个提出问题的环节。
2.提出问题和假设
学生通过思考什么是繁殖,联想到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便是繁殖,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呢?是不是存在其他的繁殖方式。于是便做出假设,假设存在一种繁殖方式,不是有性繁殖。因为学生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而且由于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一些学生可能对于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所了解,所以这些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让学生自主提出一些问题,通过一定的资料收集,学生便可做出一些假设。这个阶段就是探究活动的提问题、作假设的阶段。
3.设计计划并开展活动
既然假设还有一种繁殖方式,那么一定要有事实依据,这时候就要制定可行的验证计划。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逐步引导学生寻找可行的探究方法。根据教学条件,教师可以提出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的生长情况。但是具体如何设计活动计划,教师要和同学们进行沟通讨论,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可行性上进行有效的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实验。通过分成几人一组,开展相关实验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适时给学生提供指导,但是同时也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
实验是验证假设是否合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实验环境,在探究活动中与学生共同互动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但是往往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及时采用形象的表述来帮助学生认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
4.分析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最后,学生会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酵母出芽生殖的情况,这个现象说明了有些生物的繁殖是不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就能进行的,从而验证了假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真实的观察,探究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因为人们往往眼见为实,对自己看到的确信无疑。学生通过探究并验证,知道了书本上的知识是有很多事实依据来佐证的,更加认识到在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规律。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即使是大学毕业生,在迈入社会后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弱的现象,他们都学习过探究活动,也参加了不少实践活动,竟也这般,所以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生物学探究活动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通过对新编教材的研究分析,认为其探究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实验条件与生活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文中提到的观察酵母出芽生殖,从实验条件来看是非常适合教学的,因为酵母的生长周期短,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不同生长期的形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很低的教学成本下,满足教学要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不知道酵母是什么,酵母作为一种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一些家庭对酵母的应用也很少,在一定程度上,该实验条件与生活环境仍有一定差异。能不能找到更广为人知的教学实例来放到实验课上呢?笔者认为霉菌更具有普遍性,因为大家都知道东西放久了会生霉。很明显,这种繁殖方式不是有性生殖,而且肉眼可见。但是从教学的角度上讲,霉菌具有污染环境、影响学生健康等缺点。对此,笔者认为,酵母作为出芽生殖的实例是最优化选择,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酵母实验延伸到更贴近生活的实例。
2.很多动植物生长周期长,短期的探究活动效果有限
真正的实验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比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是以年为一个阶段。但是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初中生物探究活动往往是一两节课的时间,尽管学生有兴趣去探究但往往深感时间不够,而离开课堂又没有条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课本上提出让学生课后去观察一些动植物、查阅资料等,但是由于一些实际条件的约束,加上时间有限,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四、结语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 宇.浅谈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科学素质教育[J].西北职教,2011(5).
[2]李自奇.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几个基本观点[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23).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占城中学 221300)
论文作者:朱林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学生论文; 酵母论文; 生物学论文; 初中论文; 新编论文; 科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