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文艺是文艺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形态。网络文艺具有“育德”功能,这是在网络文艺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网络文艺具有独特优势,这是在网络文艺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 网络文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理论依据
随着网络文艺的日益发展和成熟,特别是2014年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后,网络文艺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在互联网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进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网络文艺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论依据:
一、网络文艺具有“育德”功能,这是在网络文艺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
网络文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出现的网络文学,后来随着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漫画的大量出现,“网络文艺”这个名词逐渐出现在各大媒体之上。网络文艺,就是互联网技术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是文艺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形态。从内容上看,网络文艺既包括由网民或各门户网站、工作室作为第一手创作主体所创作的小说、音乐、微电影、微广播等;也包括传统文艺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如文学、绘画、戏剧等与网络技术的融合、翻新、嫁接而形成的文艺形态;同时也包括“借助特定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机器之作”[1]。
文艺具有育德的功能,即文艺总是要传递和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情感。网络文艺作为文艺在互联网时代的形态之一,同样具有育德功能。“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中国古人就提出文艺具有 “言志”、“载道”、“美刺”、“宗经”的效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文艺归结到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指出“那些法律、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样式”[2],从唯物的角度论证了文艺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存在超艺术的东西,文艺属于一定阶级的,具有阶级性”[3]。习近平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4]。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必须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生力量。
二、网络文艺具有独特优势,这是在网络文艺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网络文艺凭借自身的优势能够在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重要的作用分别体现在其主要特征上,即大众性、兼容性、娱乐性。
(一)网络文艺的大众性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围
传统的文艺形态专业要求高,具有专门的创作者,且传播渠道单一。而网络文艺具有大众性,表现在创作主体的草根性、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播的便捷性。首先,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人人都能是创作者”成为现实,网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介、门户网站抒情达意、传递观点。同时创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听取网民意见,根据网民需要设定作品内容、情节,与网民们共同参与创作。其次,庞大的网民群体成为网络文艺的重要依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6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8.8%”[5],网民规模居世界前列。数量庞大的使用者大大增强了网络文艺的影响力。再次,大数据、新媒体、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且由于受众者在接受网络文艺的同时会对其中值得认同的内容加以点赞、转载从而使受众者与传播者的身份合一,促进了网络文艺的快速传播。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其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其对象不是个别人或个别组织,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利用网络文艺的大众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进网络文艺,使之传递到社会的各个群体、各个角落,有利于扩大教育的范围。
(二)网络文艺的兼容性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文艺作品尽管规模宏大,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作品之间的交叉融合不足。网络文艺不仅数量多,而且作品直接交叉融合紧密,表现出强大的兼容性。一方面,网络文艺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漫画等。每种类型又包含若干子类型,例如网络文学包括网络小说、网络评书、微小说、段子等。另一方面,网络文艺作品之间兼容并包,一种作品往往与另外一种或多种作品综合使用,能为受众提供了多重感官的享受。例如网络小说一般都有丰富的插图,且读者在阅读时会伴随着与情节相称的背景音乐。这种兼容性正是网络文艺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中国前进的理论旗帜,其自身具有强大的优越性,但也应该认识到其理论程度高,内容抽象,教育过程乏味[6]。因此,发挥网络文艺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兼容性特点,推出更多符合主旋律要求的文艺作品,对于充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
(三)网络文艺的娱乐性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相比传统文艺的相对严肃的题材,网络文艺题材“脑洞更大”、娱乐性更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重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还要鼓励受教育者坚持自我教育。以市场作为推动力的网络文艺,点击率或转载量往往成为创作方最为关注的焦点,为此他们力求作品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在形式上喜闻乐见、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灌输和概念化、公式化的原理解读,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的吸收,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教育者或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网络文艺作品引出观点、剖析原理,或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文艺作品的搜集、创作、评论,在实践中认知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文艺娱乐性的特点以吸引广大受教育者,营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享受网络文艺的乐趣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入心入脑,从而增强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网络文艺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具有传递价值观的功能。相比于传统的文艺形式,网络文艺又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这正是在网络文艺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基于此,必须运用全新的思维和政策团结网络文艺工作者,正面引导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使成为集思想性、娱乐性、艺术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形态,从而更好地向公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编号13JDSZK003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红勇:网络文艺论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5.
[4]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24.
[5]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互联网天地,2015,07:7.
论文作者:郑康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文艺论文; 网络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互联网论文; 作品论文; 这是论文; 内容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