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汝兰1,李,丽2

1湖南省东安县人民医院;2东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永州 4259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临床诊断冠心病(n=100)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后通过心脏B超以及临床病理学诊断。本研究将临床病理学诊断设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心脏B超检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的特异性比较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对于心脏B超诊断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其临床价值明显。

【关键词】心脏B超;临床效果分析;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冠心病医学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疾病是由于人体脂质代谢异常导致人体脂质堆积在动脉内膜中[1]。冠心病可导致人体的血管变得变窄,从而造成心肌功能障碍,并且还会对于动脉周围的器官造成损害[2]。在临床诊断上,放射科医生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但是这种诊断方式存在着相应的缺陷,如主治医生的判断失误或者、心电图检查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等[3]。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检查结果,本研究采用心脏B超对10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实施诊断。现在将研究结果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临床诊断冠心病(n=100)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出现心悸、胸闷以及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在入院后通过管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100例患者中有45例男性,有55例女性;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年龄为69岁,中位年龄为50.5岁;最小病程为1年,最大病程为9岁,中位病程为5.5年龄;疾病类型:有40例稳定型心绞痛、有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有20例急性心肌梗心、有1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有5例其他。排除其中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的患者以及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先后给予心脏B超以及临床病理学诊断。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先后通过心脏B超以及临床病理学诊断,临床病理学诊断则为诊断的金标准。在检查前,患者均在静息的状态下进行休息,病情取左侧卧位进行检查。然后,对按照血液的供给关系对患者的左心室壁节壁实施划分。之后,使用从德国公司购买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诊断时采用16节段分析法对患者的胸骨旁左心室切面、胸骨旁左心室长轴、胸骨旁二尖瓣口、心脏切面、心尖四腔、左心室切面以及左心室长轴等进行诊断。诊断的重度是检查以上部位是否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异常指标:运动减弱、消失矛盾以及心室壁瘤等。对于罹患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进行检查,详细的诊断方式如下:对患者的B超图像进行冻结;对于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此同时对于室壁运动异常区域的面积以及位置进行计算;采用辛普森监测法对患者的左心室容量进行诊断;计算患者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以及射血分数;在患者自愿接受溶栓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后,对患者的心肌和负荷超声心动图的监测结果进行详见的检查和记录。

1.3观察指标

在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其中包括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等。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x} x 100%;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x 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x 100%。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差异通过x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理学检查发现100例患者均患有冠心病,其诊断准确率为100.00%。详见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医生常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T、心电图、心脏B超以及临床病史对该病患者进行诊断,以上几种诊断方法各具优势,同时也各具缺陷[4]。如心电图检查虽然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在检查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一些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现象,干扰了诊断结果;而冠状动脉造影一直被誉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其诊断较高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接受,同时在诊断中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5~6]。

心脏B超是一种通过对物理的特有声波来对患者的心脏情况实施的检查的诊断手段。临床研究表明,该诊断手段具有价格适宜、操作简单、对人体无创伤的优点;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可起到辅助诊断的效果。不但如此,心脏B超还具很多功能,如对心脏生理功能变化所出现的危险进行诊断;对患者的左室室壁瘤、假性室壁瘤以及尖瓣返流进行诊断等[7]。在本研究中就采用心脏B超对10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结果显示诊断准确为96.00%。由此可见,心脏B超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率。而有4例出现假阳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心脏B超检查时的穿透性较差,导致检查仅局限与心脏的表面,从而出现失误。

总而言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对于心脏B超诊断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其临床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魏苇.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70-71,后插1.

[2]郭金枝.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15):51-51,52.

[3]王红霞.分析心脏B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检查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24):5406-5407.

[4]钟桂新.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57-57.

[5]刘虹.用平板运动实验与B超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56.

[6]成红宇,李平凡,靳连明等.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B超检查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4):5353-5354.

[7] LI Jing,CHEN Yi-ping,LI Xi等.Use of secondary preventive med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n urba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16 860 patient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4):4361-4367

论文作者:李汝兰1,李,丽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汝兰1,李,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