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做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即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使学生获得更深一步的数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了解初中学生的天性及生理特征,对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极为重要。新时代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力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努力改变数学课堂沉闷的氛围,使数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积极活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力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新的力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048-01
一个高效的课堂,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将促进学生科学的、全面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笔者根据近些年不断的思考和摸索,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为初中数学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一、注重授课的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是沟通课本知识点和讲台下学生的中介物。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信息后,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是口头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反馈给教师。这其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对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接受兴趣和接受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规范使用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是消除师生沟通障碍的首要因素。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必须学好、用好普通话,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和学科术语来授课,不能杜撰一些生僻的词汇,尤其是不能操一口方言去讲授数学课本上的概念、公式和定理。
就初中数学教师使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而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规范准确,简介严谨。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一个词汇的篡改就可能让一个定义或是一条定理失去科学性。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自己一定要先吃透定义,删繁就简,用准确,易于理解的语言把知识点讲给学生听。
再者,教师也应尽力使语言通俗形象,生动易懂。教学既不像演讲,亦不似朗诵,书面语太多会显得沉闷,口头语过多又会有失严谨,只有通俗形象的表达才能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对此,教师应该将抽象的概念尽可能通俗化,将描述性的材料生动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当然,对于一些教师的"口头禅",在不影响教学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不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和整体讲授效果的前提下,我们理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兴趣
新课标的规范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而非仅限于传统意义上那种呆板的记忆和模仿,将以往的被动接受积极转变为主动创新。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便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教学过程是否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够被调动。
有心理实验表明,青少年,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难持久地集中于某一点,思维呈现出反复跳跃和间断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并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求注意力集中外,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能力。诸如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概括能力等。据此,为了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来获得和加强这些能力,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到解题的过程里,作为教师,就必须坚持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把握好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和架构性的原则,力求打造一个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法不仅仅可以将枯燥的概念、公理、数字变得生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和老师开展良性的互动。
当前,课堂上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教学两张皮,教和学往往被剥离开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就优化教学过程而言,代课教师首先得拟定一个视角独特、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学设计,这样既可以对课堂节奏有一个宏观把握,又可以集思广益,适时地将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增亮放大。
三、精讲知识点,带领学生多想多练
数学和其他学科最本质是,这门课程主要与数字打交道,通过掌握一些概念、定理和公式来运算和解题,其对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字运算能力的要求极高。鉴于此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初中数学,就必须把握好点和面、深和浅的关系,对那些简单的概念和定理点到为止,而重要要讲透一些重要的公理和公式;学生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据此,教师的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能一股脑的进行"满堂灌"。而是要通过精讲多练的教学技巧,带领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在实例中去理解和消化重难点,然后总结出一个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和模式。在概念中,比如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平行线、对错角、互补互余等都是学生必须通过理解才能记忆准确的,必要时老师还得制作一些模型,在黑板上用作图和实证演练的方法,让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去耐心引导学生做习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将减轻学生课外的负担,真正的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将四十五分钟的效益发挥到了最大。
不容忽视的是,为探索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打造一个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还需要将更多的功夫花在课外,不断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领悟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在信息时代,教师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操作,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融合,以期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活泼、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秀芝.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2]王国周.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
论文作者:张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