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警惕投机资本 汇率调整寄寓“出其不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其不意论文,汇率论文,资本论文,郭树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叫做吸引外资、利用外资?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的诠释值得关注。
他曾表示,在中国,摩托罗拉是做得最好的外资企业之一,目前的年利润大约在十几亿人民币。不过,该公司在中国的初始投资只有几百万美元,此后的发展几乎全靠中国的资源,但这些资源却被统计成了外资。
换句话说,“利用外资“在某种意义上非但没有利用国外资源,还动用了国内资源。
当然,引资功效不可一概否认,却也不是至高无上。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高辉清了解,一些地方政府在年初制定经济计划时提出了全年的三个工作重点:第一是引进外资,第二引进外资,第三还是引进外资。“这种片面强调引入外资的现象并非偶然,即使在直辖市,‘引入外资’也同样被提升到了‘经济发展生命线’的高度。”
如今,这样的习惯与思维似乎该改一改了。郭树清在两会期间提出,通过种种渠道流入我国的外资中,有投机资本,也存在着投机行为,必须打击。
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尚没有明确提出“严进宽出”,但事实上,以往“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模式(即重在对资金流出真实性的审核,而放宽对资金流入的有效监测)正被其逐渐取代。只是,目前仍一路高歌、直线向上的外汇储备总额告诉人们,政策显效仍需时日。
“善意的忽略”
对于人民币要不要升值、什么时候升值、如何升值等等问题,国家一直保持着“善意的忽略“,大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会期间,郭树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将言谈重点放到国人同样关心的外汇储备问题上。
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创纪录的6099亿美元,较2003年增加2067亿美元。对此,郭树清认为,外汇储备虽然总量稍显偏多,但从总体上看,大量资本流入是正常的、合规的,是市场因素作用的正常反映。不过,其中有三个问题令人担心。
首先,在外债方面,2004年末,中国外债余额2286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350亿美元(数据核实),增幅18%,为多年来所未见。其中,短期外债增长更快。到年底,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例已经超过45.6%,较上年末提高5.8个百分点,高于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
即便如此,郭树清仍然认为,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远大于短期外债余额,因此中国总体上并不存在偿债风险。但对单个企业来说,由于其短期债务较多,不排除将来集中偿付时可能出现偿付困难,而当各种不利因素聚集起来之后,形成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系统性风险也是可能的。
其次,在资本项目方面,郭树清3月10日指出,去年出现大量海外个人到中国境内购买房地产的情形,其中一些明显超出了购房自用的范畴。在有的沿海城市,海外个人购房一人多达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明显带有投机性质。
他认为,投机资本在当地炒房地产,把价格抬得很高,一时看着很繁荣,但其实对改善投资环境没有好处。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会带动整体生活和商务成本的上升,这对当地的金融机构、企业甚至居民个人意味着很大风险。一旦泡沫不能持续,亏损将十分巨大。
第三,在贸易和直接投资方面,郭树清认为,也存在”弄虚作假”情况。就是说,从表面看是贸易活动或直接投资,但实际上是用来购买人民币资产或者房地产,进行投机。甚至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假外资”。
对于以上三方面问题,郭树清特别强调,要“非常关注”资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机问题,要加快落实“国民待遇”,要改进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方式,提高贸易质量和引进外资质量,单纯追求数量、不加区分地引进外资可能“后患无穷”。
对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以上违法行为的根源在于过窄的人民币汇率幅动区间,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此看来,郭树清的每一句话,在为“严进宽出”中的“严进”埋下伏笔的同时,皆隐喻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并不关注实际汇率涨跌,而看重国内经济状况,这种“善意的忽略”是美元及欧元惯用手法。人民币也在小试身手。
渐近改革
尽管郭树清并不认为“热钱”会大规模进出,那么,上述投机资本来自哪里?
据记者了解,2003年第三季度一个颇有为壮观的景象是,几乎所有的驻外使馆都在把他们持有的外币调到中国换成人民币。事实上,外汇储备的快速累积正是主要由资本净流入造成的,其中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国内居民和企业以及其他机构成为资金净流入的主体。
根据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提供的数据,2003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常转移高达176亿美元的顺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居民等出于对汇率风险的担心而导致的资金流入;二是,国内金融机构大量回收对外短期贷款,导致了146亿美元的净资本流入;三是,进口商通过延期付款和出口商通过预收货款,获得了47亿美元的净资本流入;四是,还存在高达184亿美元的净误差与遗漏。
另据郭树清3月5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披露的数据,2004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约7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一半。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约1120亿美元,增长1倍多,资本净流入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同年,外汇储备净增加2067亿美元,其主要来源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606亿元,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32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项下企业多结汇少购汇比往年多增加300亿美元,外债增加350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100多亿美元,个人转移和收益及其他达300亿美元,证券投资100多亿美元。此外,还包括国内机构在海外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汇率变化形成的收益,以及金融机构调回的资金。目前的外汇储备量已相当于GDP的35%-40%。
无法统计,上述净流入中,有多少具有投机性质。但郭树清坦率地表示,外汇局已经注意到,在贸易项下存在着进出口价格虚报、假借贸易名义融资、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汇造假,直接投资项下存在着名实不符、借款过度以及房地产市场炒作等不正常现象。
事实上,这些经常项下资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投机套利性质,也极有可能滞留境内转化为资本项下短期外债。
自去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一系列“组合拳”初现外汇形成机制的渐近式变革的轨迹(详见附表)。
外管局近期针对外汇管理采取的措施
2月22日 为完善贸易收付汇管理,规范进口延期付汇和远期付汇等贸易融资行为,国家外汇局发布《关于加强进口延期付汇、远期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并自3月1日起施行。
2月22日 国家外汇局通报称,查处了辽宁某集团公司出口逾期未核销、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伪造银行进账单和银行保函等重大违法违规案件。涉案总额上亿。
2月21日 为满足企业用汇需求,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的通知》,将境内机构超限额结汇期限由现行的10个工作日延长为90日。同时规定,对于因实际经营需要而确需全额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进出口及生产型企业,可以按企业实际外汇收入的100%核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通知》自3月1日起实施。
2004年底 国家外汇局批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17.5亿美元。这是根据《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批准的第一笔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
2004年11月 央行发布《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居民在移居海外时将被允许携带个人财产出境。央行声明,此次放宽对个人财产对外转移的管制称为“具有重要意义”,是向推动人民币可兑换又迈进了一步。
自2004年以来,“宽进严出”的外汇传统管理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尽管,国家外汇局自始自终均未经官方渠道正式提出“严进宽出”的概念,但事实上,这样的外汇管理模式正在形成。
“出其不意”的寓意
“目前加强资本管制方面的一个指导原则是‘严进宽出’。此原则似有可商榷之处。‘严进’无疑是正确的。‘宽出’虽有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但却方便了‘黑钱’(有别于‘热钱’)的外逃。不仅如此,流入中国的套汇热钱,一旦得手就会利用‘宽出’而‘饱食远遁’。中国的外汇管理当局应当设计出一套办法,加大投机者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使之知难而退。”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在其工作论文中如此写道。
似乎是对这种说法的印证,2月25日,外汇局新闻通稿指,“为进一步做好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监管工作,加强对申请人身份及有关财产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查,防止违法犯罪人员对外转移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就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所涉各部门职责分工及合作监管问题进行了明确。
既然提到“黑钱”,无法不谈我国的传统对外贸易政策。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曾在一次论坛中表示,鼓励过度出口,导致国内稀缺资源过度利用和过度输出;鼓励过度利用外资,导致国家利益大量的损失;美元资产大量积累,导致内在与外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这些都是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过窄的明显弊端。
如今,这些弊端一一显现,而央行能使用的冲销手段却十分缺乏。长期的“双顺差”,跨国公司的纷至沓来,外汇储备的增加又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强制结售汇制又使得央行无法主动调控基础货币,丧失了货币政策自主性。
与此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在对中国和印度两大案例做比较研究后指出,中国对FDI(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反映了国内民间投资不旺的病症。
也许,“严进宽出”可以改变部分现实。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为汇率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第二是保持金融的健康运行。与此同时,我们在外汇管制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放开的措施。”
“中国的汇率改革是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也没有停止。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实行根据市场需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改革的方案,使汇率对于市场更富有弹性。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项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何时出台、采取什么方案,这可能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情。”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结束时对700余位海内外记者作出如上表示。
标签:郭树清论文; 金融论文; 外汇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银行论文; 国家外汇管理局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