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论文_何执盛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论文_何执盛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工程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导流部分的技术实施,无论是施工步骤还是施工内容都是相当严格。其中导流施工技术,以其具有的较强的导流效果和较高技术要求,在保证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1导流技术简介

导流技术就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为了减少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适合的措施改善施工条件,比如使用围堰来维护基坑,利用暂时改变水流渠道的方法,将河流引导到围堰下方。导流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区域的含水量,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程。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使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综合考虑水量、汛期、地势、施工难度、居民分布、建筑、生态环境等因素,在确定这一系列类因素与工程间影响后,合理安排河道水流处理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导流施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2影响导流施工技术的有关因素

在运用导流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坝址的选择、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具体施工计划的编制、先进施工设备的引进和施工经验的积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其中,在选择坝址时,要提前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条件、地形条件进行充分考察,从而确定坝址的位置。在选择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时,要在坝址选好后及时制定规划水利工程的设施分布,同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通常首先从导流明渠开始布置,然后在进行厂房分布等。在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就需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的详细计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导流施工技术进行重点考虑。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经验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水利工程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相应的施工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因素等进行考虑,尤其是在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时,需要关注周围地形因素、建筑分布、下游生态环境、下游居民生活环境以及水库蓄水等。

3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3.1明渠导流

在滩地或者河岸的位置,挖设相应的渠道,在基坑上下游设置围堰,使得水流无法流入基坑之中,而是通过渠道的引导,绕过基坑,进入下游,这种施工技术叫做明渠导流。明渠导流通常应用于宽广滩地或岸坡平缓的平原河道。如果在施工现场附近有废弃的老河道存在,那么就可以直接应用老河道作为渠道进行导流,不用再挖设新的渠道,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工程的成本。但是在河床覆盖层比较深,或坝址河床偏窄的情况下,应用导流技术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明渠导流想要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还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第一,河床沿岸有比较宽的废旧河道、垭口或台地的存在。第二,需要引导的水流的流量较大,并且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与导流隧洞开挖所需条件不相符。第三,在进行施工的同时,还需要满足过木、排水、通航等需求。第四,整个施工过程不会维持较长的时间,并且条件不允许配备相应的挖洞装置,也没有足够的挖洞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导流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布置明渠导流轴线、确定高程以及明确进出口部位。在进行明渠导流轴线的布置时,应在河床沿岸有比较宽的废旧河道、垭口或台地的存在的场地进行布置,并且要求明渠导流轴线能够延伸到下游、上游围堰外坡脚,与此同时,渠道与施工现场的水平距离一定要满足基本的防冲要求,渠道与施工现场的水平距离通常在50m以上100m以内。明渠的长度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注意明渠的深度也不要过于深。

3.2隧洞导流

如果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可以采用隧洞导流方法进行施工,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导流问题。由于该方法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且施工难度较大,因而一般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且河道不能开挖的场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基坑下游施工围堰中。在进行隧洞导流施工布置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施工前期需要对隧洞导流施工轴线进行设置,如果轴线需要转弯,还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其长度、角度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轴线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在进行隧洞导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围岩厚度以及隧洞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设置,使其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预应力和结构达到相关标准。最后,在水力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对隧洞导流进出口的位置进行设置,同时要合理设计陡坡和缓坡,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允许出现反坡现象的,这样能够避免冲刷作用带来的危害。

3.3围堰法

3.3.1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即利用在河流上建设围堰的方式来确保河道能够被一次性截断,并充分发挥围堰建筑物的作用使河水涌向泄水建筑物,进而使其以分流的形式倾泻。与其他导流施工技术相比,全段围堰法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为不断强化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时刻准确把握泄水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明确水量等诸多因素后利用导流施工技术将水流进行合理划分,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倘若河流水量较大或河槽较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明渠导流、涵洞导流等导流方式,在一次拦截处理后再利用全段围堰法进行二次导流处理。

3.3.2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与河流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围堰法是其用以多段划分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方式,划分完毕则表示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操作圆满结束。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大化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综合作用,采取分段围堰法时应充分考虑到河流、河床、河槽等的特点,并将该项技术与其有机结合,以进一步落实好河岸的封堵处理工作。由此便可确保河流能从围堰建筑物上顺利通过,加快工程建设,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施工质量。此外,亦有部分专家表示,分段围堰方法在河水流量较大或河流河床较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适应性较为理想。

3.4涵洞导流法

纵观实际,涵洞导流法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通常用于水闸及中小型土石坝工程中。该项导流施工技术旨在于水利工程施工下游修筑围堰挡水,从而实现引流导向作用。另外,大量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后期导流中的应用价值亦较高,同时由于其具备了高度灵活性与便捷性等一系列优势,还能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在该项导流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水流两岸山体或滩层表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涵洞均呈直线状,而为进一步确保水流通畅,应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淤泥或渗漏等问题,以免影响该项导流技术作用的良好发挥。

结束语:在水利工程施工导流的过程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合适的导流施工技术,对减少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增强工程安全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都有极大作用。因此,科学应用导流工程技术,对现代化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有极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骏生.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3):147+149.

[2]张馨玉,唐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7,11(20):107-108.

[3]徐顺香.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2016(07):123+128.

[4]高晓红.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30):63+65.

[5]江峰.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13(01):48-49.

论文作者:何执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论文_何执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