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效完善策略要点论文_韩伟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效完善策略要点论文_韩伟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 27759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也不断增加,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只有切实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加大施工技术与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科学管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本文在此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如何有效完善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施工质量;现状;施工工序

前言:在建筑工程建设环节中,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出现问题影响最严重的一环。施工中一定要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密切关注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升员工自身素质,建立、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的组织施工。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工程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促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对整个建筑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整个建筑工程顺利进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还未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模式,在施工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等现象,这些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建筑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的高质量,不仅可以造福百姓,而且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信誉,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质量的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员伤亡,减轻企业的财产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并不乐观,就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为例,其中坍塌事故多有发生,直接影响了人们性命安全。可见,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不乐观,以点带面,我国各类建筑工程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这致使建筑工程监管部门不得不做出有利措施应对。

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还是主要以承包管理制度为主。在目前的这种制度下都是采用承包的管理采购体系,所以建筑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有时候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式,甚至不惜弄虚作假,高估冒算,以次充优,偷工减料,有的甚至连主体结构中的钢筋型号也擅自改变。如某建筑工程队所建设的某地一栋 9 层楼,仅仅使用三年以后,底楼的墙壁和柱子已完全分离,多处梁柱出现断裂。经过调查此事件,发现建筑有严重的偷工减料的现象。这就难怪目前不少新建的房屋在质量上有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质量堪忧问题亟待解决。

三、科学有效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几个策略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进行施工前,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施工特点,再结合业主要求,编制工程质量监理计划书,编制时要遵照《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建筑质量验收标准,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建筑工程监理目标要能够充分反映本工程项目的特点,然后以此监理目标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工序要严格按照监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从而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

2、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 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都受到施工人员、技术、原料以及环境的影响。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通常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一是通过带有指令性的文件进行质量管理,也就是监理方以书面形式向施工承包方提出其应完成的施工任务,并指出施工方存在的问题,确立施工方的责任;二是进驻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工作,即在施工现场观察工程的变更,及时妥善处理对质量有影响的事故,对潜在的质量影响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上报;三是通过实验进行质量管控,即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工序中所采用的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能、结构的抗压、拉、弯等强度和拌料的配合比例,借助这些实验数据来评定现场施工质量;四是通过测量进行质量的控制,即监理人员在施工前就施工放线和高程控制进行测量检查,从而对建筑实体的质量状况所允许的误差做出精确控制;五是通过支付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即一旦施工方没有完全根据监理方提出的指令进行施工,且工程质量问题不达标时,监理方应拒绝支付其工程款,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4、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

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条件。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分析,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假冒伪劣材料立刻实施清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对各种违规操作,或者还是质量不达标的操作,要坚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实施全过程,全阶段的质量监控,促进整个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最后,在施工将要竣工阶段,要确立各种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尤其是要抓紧施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检测,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强化施工方法控制

施工方法控制是包含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为此,施工方案必须进行优化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技术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术性指导文件。若技术方案交底能做到制度化,并且行之有效,则可保证工程有序地实施。因此,必须将技术方案交底作为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控制。

6、加强成品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工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就会造成损伤,有些损伤难以恢复而成为永久性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产品保护工作主要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颠倒工序,可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污染前道工序,如地下管道与基础工程配合进行施工,可避免基础完工后再打洞挖槽安装管道,影响质量和进度。通过采取提前防护、包裹、覆盖和局部堵塞等产品防护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损伤、污染、堵塞。此外还必须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的检查。

四、结语

综上,良好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取得质量令人满意的建筑施工的保证。施工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统筹优化各项管理资源,协调各部门完善对于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将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工序衔接以及质量检查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动态控制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金中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益探索[J].科技信息,2012

[2]吴联锋.探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1(5)

论文作者:韩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7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效完善策略要点论文_韩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