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骨滑移技术用于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薛宝宝

Ilizarov骨滑移技术用于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薛宝宝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骨科 创伤外科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 探讨Ilizarov骨滑移技术用于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的48例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 48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截骨平均截骨长度(4.67±2.03)cm,平均骨搬运速度(14.34±1.78)d/cm。术后7例针道感染,经过切开引流及更换固定针,均治愈,无继发性骨感染发生。其中4例外规定针松动,及时更换外固定针。结论 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Ilizarov骨滑移技术;临床疗效

骨髓炎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创伤性后,常发生于严重开放性骨折及内固定术后感染者,伴随有股外露、局部软组织缺损、骨缺损及其四骨形成等。临床中常采用传统手术清创及软组织重建,然而由于清创不彻底,导致感染复发,需要多次清创,延长了治疗周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还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1]。因此,临床急需寻求一种高效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Ilizarov骨滑移技术用于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的48例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

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同意。无心肌梗死、精神病者及其重症肝肾功能障碍者。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6.34±2.23)岁;感染类型:34例胫骨感染,14例股骨感染。感染原因:31例开放性骨折固定术后导致感染,17例由于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1.2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病史等制定手术方案。从原切口进入,去除内固定物,清除感染软组织及其骨折端硬化骨。采用生理盐水及其过氧化氢反复冲洗创面,将1根灌洗管、2根引流管置入其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确定股骨、胫骨上下端的穿针部位、截骨部位,并置入3-4枚外固定针。骨折端是否能够迅速靠拢,及其靠拢过后的患肢远端血运情况。若能够靠拢,需采用骨断端加压及其干股端截骨延长,加压固定患者骨折两端。若骨折断端不能靠拢,需要骨滑移技术,原位固定两骨折断端。采用Ilizarov环状外固定支架加以规定,下肢力线进行调整。骨膜采用横向切开,截骨部位给予骨钻钻孔,骨骼截断采用骨刀。对截骨部位的近端及远端进行外固定支架,并撑开3毫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对骨折部位进行灌洗,连续灌洗2周。术后,采用静脉注射敏感抗生素给予治疗,连续治疗2周;然后口服抗生素,连续治疗2周。术后7日,延长截骨部位,按照每天1mm的速度,分3次完成。术后15日,采用X线复查骨折端骨延长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骨折愈合、截骨部位形成情况,根据截骨部位形成情况合理调整截骨延长速度,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后停止延长。截骨延长过程之中,观察并记录患肢血运及神经情况,同时辅以关节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2、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16个月,平均(13.23±1.23)个月,48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截骨延长长度(2.12-10.33)cm,平均截骨长度(4.67±2.03)cm;骨搬运速度(11.12-22.34)d/cm,平均骨搬运速度(14.34±1.78)d/cm。术后7例针道感染,经过切开引流及更换固定针,均治愈,无继发性骨感染发生。其中4例外规定针松动,及时更换外固定针。

3、讨论

创伤性骨髓炎多是由于四肢长骨严重开放式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术后感染所致,使局部软组织缺损,且形成较大面积瘢痕。还有较多重耐药菌感染、手术失败及其肢体短缩等,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治疗骨缺损的技术较多,主要有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移植、自体移植、骨搬移等技术[2]。其中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移植技术有着较高手术要求,且存在血管化失败怀坏死的风险;自体骨移植对于小骨缺损有着较好效果,但是对于大段的骨缺损效果较差、这是由于大段的骨缺损,需要较多部位来移植,增加了患者痛苦及其感染风险。而骨搬移技术则是根据Ilizarov的张应力原则,在缓慢牵拉的张应力作用下发生再生及其重建。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该技术在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上具有显著效果。采用Ilizarov骨滑移技术可彻底清楚感染病灶,清除坏死骨骼骨折断端的加压固定,在延长干骺端骨的同时还能够恢复肢体的长度。对于创伤性骨髓炎清创后的大段骨缺损在采用Ilizarov骨滑移技术时,可不进行肢体的短缩,骨断端间的骨组织缺损通过干骺端截骨骨搬移逐渐纠正。若患者骨缺损较长时,强行固定两断端,可能由于断端部位软组织的褶皱而使得肢体远端血供出现障碍[3]。这就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肢血运,一旦发生血运障碍,应及时给予骨滑移治疗。在本次研究中,48例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均治愈,且继发性骨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Ilizarov骨滑移技术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文峰.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促进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肢体功能中的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95-96.

[2]申彦武.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3):10345-10346.

[3]尚大财,刘钦林,钟生财,等.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3):220-225.

论文作者:薛宝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Ilizarov骨滑移技术用于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薛宝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