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_大众文化论文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_大众文化论文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当代论文,本质特征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与之相应,对大众文化的感性描述、理性分析和价值评价成为目前国内文化讨论的热点之一。

当代大众文化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然而又是普遍的特点:二律背反(自身悖论),即在多层次、多方面上具有二元因素的冲突、对立、互补特点。尽管在表面上,它消解了或试图消解其他文化形态的二元对立或中心意识形态,但它并不能真正摆脱二元冲突对立,只是使之具有了更新的形态,并为对立面的互补与融合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一、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

所谓“神性”是指人的精神性,即人的精神、心灵、观念等特性;所谓“物性”是指人的物质性、自然性、肉体性,即人的动物性本能、欲望、需求等特性。而二者同为人性的两大组成部分。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特性。简言之,人性就是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所组成的交响曲,从人性的角度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在神性与物性互相对立、互相交织、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寻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而每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性状况都是片面的、不完美的。古往今来,主题相同,旋律不同,即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二者相互作用的水平、层次和方式不同而已。

从现实层面考察,当代大众文化呈现了或正在呈现剧烈的人性嬗变,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具有了全新的形式,即在整体人性在比较意义上比历史上所有时期更发展、更进步的前提下,以人性中神性的相对丧失或萎缩为代价换来了人性中物性的极大丰富。

从积极方面看,当代大众文化对人性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并为人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物质手段。

第一,相对于压抑人的肉体欲望,片面弘扬人的道德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时代,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刺激与满足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从神圣的政治、宗教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第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和世俗化倾向彻底抹平了文化特权、垄断、偶像,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进程。

第三,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宽容性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创造了一种共享文化空间,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存方式的封闭性、狭隘性、单一性、低层次性,尽管有平面化、瞬间性、碎片化、复制化的特征,却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的热情,导致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自觉生成。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肯定当代大众文化的人性进步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同样也滋生着许多非人性的因素。大众文化虽然消解、缓和了政治、伦理、阶级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但却带来了一系列人性新的分裂和扭曲的现实与可能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分裂与对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对立,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分裂与对立等。具体表现为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精神价值的消解。

第一,感性欲望的泛化。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能脱离人的自然的感性欲望和本能,但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要不断克服和限制人的本能欲望,使之转化和升华。在人类文明史中,无论是对感性欲望的禁忌与压抑,还是渲泄与放纵,都是两个极端。而当代大众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无限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力,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位,它在给人类带来瞬间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却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浮躁、奢华的特点。有人概括为四种流行病,即黄色文化、黑色文化、灰色文化和白色文化。

第二,主体人格的分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体人格的发展和变化,大体经历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程,从主体自我的觉醒、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到主体自我价值充分满足后的失落、迷惘乃至沉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的盛行和泛滥,逐步导致主体人格的分裂,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对立与冲突。

更为严重的是,“踏入后现代境况以后,文化病态的全面转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主体的疏离和异化已经由主体的分裂和瓦解所取代。”人本身被零散化、空心化、平面化,“人们成为没有记忆、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平面人,犹如丧家之犬游离于都市荒原的每个可能的横切面,又犹如一个蒙太奇式的欲望分子,不断在拆解、组合、重叠、分离,极尽各种可能并行不悖地互动。

在当代思想中,人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科技与工业文明的批判,抑或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提出的建立基本本体论、重建人类生存价值的理想,还是当代中国关于重建人文精神,开展人文教育的呼声,都表明世纪之交人类思考的焦点已集中到人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上。

第三,精神价值的消解。当代大众文化最深层次的人性嬗变是精神价值的消解,“当历史进入一种新的‘二律背反’时,人类生存困境的出现就不仅仅是人的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向度的丧失,将导致新的人性冲突和裂变,这似乎是最为根本的。”

二、多元与一元的二律背反

从人类文化的历时态看,人类文化是一个从相对一元走向相对多元的历史,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一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从共时态看,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十分复杂和微妙:处于主流地位的一元文化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容忍非主流的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通过种种机制和手段来限制和引导多元文化的发展;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多元文化也力图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地位,并在主流文化许可的范围内发展。

与改革开放前封闭保守的一元文化相比,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格局。中国、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

其一,大众文化的主体——大众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芸芸众生,大众是“多”的集合体。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层、受教育程度、趣味的人,都有权利、有可能参与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较之从前的文化特权和文化垄断,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其二,大众传媒的多元化。技术的进步使大众传媒工具发展为电视、广播、电影、报纸、电脑、光盘、网络等,而且,传媒的形式与内容也日益多元化,这导致文化传播的便捷化与文化信息的极度丰富。这一点在互联网上也许感触最深。

其三,大众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多元化。文化工业、文化市场可以满足各种层次、各种品味、各种水平的大众的需要,而文化的形象、时尚也多样化。

其四,文化产品的多元化。由于大众的阶层、水平、趣味不同,由于大众文化生产的机制、目的、层次、水平不同,由于大众传媒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大众文化产品也异常丰富多彩、并行不悖。

然而,这里同时存在着当代大众文化的多元与一元的二律背反;在多元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元的秘密。大众文化的主体、传媒、生产与消费、产品都要服从市场或商品逻辑(交换价值规律和效益最大化原则)。与其说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市场化的原因,不如说文化市场化正是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第一,大众的相对一元化。大众要制作或消费文化,除了金钱,其他一切条件都不再是必须的。到底是谁在引导时尚,领导消费潮流?不是普通大众,更不是所谓知识精英,而是所谓中产阶级(白领)。麦克唐纳曾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但中产崇拜或中产阶级文化却有自己的两面招数:它假装尊敬高雅文化的标准,而实际上却努力使其溶解并庸俗化。’”白领阶层在中国是成长中的阶层,已经初步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力量。白领杂志相当典型地展示了白领的趣味,如《世界时装之苑》、《时尚》、《希望》等,是一种典型的表意符号,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就是其背后隐含的全部意义。

第二,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非个性化。就像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一样,决定味道的是配方,而不是谁来制作,这与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有本质区别。

第三,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一元化——市场化或商品化。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为大众服务”为借口,不断制造各种畅销的卖点,从而使自己的市场效益最大化。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首要的是占有市场、占有消费者,其内在的质量、价值、意义倒在其次。

我们则称之为“多元的一元化”,即当代大众文化在多元化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元化的实质,尽管这与先前的文化专制、文化垄断的一元化有明显不同。

三、解放与控制的双重交织

通过对以上两种二律背反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深层的特征——解放与控制的双重交织:大众文化在把人从传统的文化专制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获得一定程度自由的同时,却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一种新的控制人、统治人的工具。

我们知道,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我国文化一直处于相对一元的意识形态中心的状态,崇高、理想、信念、禁欲是当时价值理想的核心,在极“左”意识形态统治时期走向极端,这导致人们世俗生活的贫乏与感性欲望的禁锢。改革开放导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革,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压抑状态的感性欲望。随着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普遍高涨及客观物质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一种具有世俗性、大众性和娱乐性的感性文化氛围已经形成,消费文化的感性气息无处不在。它把人性从长期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把欲望、需求、本能、无意识、想象、激情等感性力量充分显现出来,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人的日常生活的丰富与升华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大众文化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大的解放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大众生产、传播、消费方式中现代技术力量和技术理性的强大。关于这一点,前文已多有论述。

通过历史和逻辑的深层考察不难看出,大众文化曾经把感性、本能、欲望从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中解放出来,成为解放人性、发扬个性自由、丰富人的日常生活的批判性、否定性力量,甚至导致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奇迹般地成为一种新的统治、控制力量,成为新的市场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成为进一步升华人性、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桎梏。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市场化和商品化。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当代文化是一种“肯定文化”,这种文化丧失了否定和批判功能,泯灭了与现存状态的差距,缩短了与现存秩序的距离,成为粉饰和美化社会的工具。

当代大众文化有效地控制着大众,大众的私人空间“已经被技术世界的现实所侵犯和削弱,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配要求对个人的全部占有。结果,个人的自由随着社会控制的无孔不入而成为明日黄花”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控制本性首先通过它的资本化操作成功地实现了对大众的“精神催眠”,并达到了预先计划好的社会控制效果,又通过它的强制性特征实现出来。质言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剖析了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三个消极方面:第一,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划一性扼杀了个性和创造性;第二,大众文化的强制性、支配欲使文化变成了一种控制形式;第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纵性消除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使其堕落成为现实和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工具。

媚俗的大众文化通过世俗的甜腻意趣填充当代人苦涩的心灵,不给人留下反思的空间,并使人将纸醉金迷的逢场作戏当做现实生活本身,从而以“公开的谎言”掩盖了权力统治的实质,以幸福的允诺瓦解了人们批判和否定能力,平息了人们反思的冲动。

在目前最先进的传媒——计算机网络中,也同样体现着解放与控制的双重交织。在Internet上,一切仿佛都由手中的鼠标操纵,其开放性、快捷性超出许多人的想象,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自由,网络上有句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说话的是一条狗。”然而,网络空间无非是掩藏在一系列高科技、高消费背后的禁地,同样“多媒体光盘不是自由解读对于文字组织成规的冲击,另一种更为强大的组织代替了文本。这制造了解放的假象,并且在假象背后设置了更为强大的控制。”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二律背反状态呢?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大众文化进行人文提升,不断提升大众的文化素质,使之保持健全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意识。也许这在目前状况下很难实现,但仍不失为一种可能选择。

标签:;  ;  ;  ;  ;  ;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