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日常生活 培养道德智慧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例谈
马招辉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生活的领域主要有课堂、校园、家庭。在课堂,引导学生回望生活,由人及己,是构建道德认知的有效途径。在校园,巧用日常校园“真情实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校园,立足日常,关注成长,巧用赏识,能有效培养成长思维、坚强意志。在家庭,用好日常家庭教育力量,能实现“使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良好效果。
关键词 :日常生活;认知构建;激情育志;引导超越
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堂、学校、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领域,也是德育的场域。巧用日常生活资源,是一种教育策略。这种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本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阐述如下。
一、 巧用日课堂,构建认知
品德的发展一般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基础,伴随着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同时,明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尽管有了道德认知,并非必然产生道德行为,但自觉、持久的道德行为,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深刻的道德认知基础上。道德认知构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之一,日常课堂生活是学生道德认知构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习伴我成长》为例进行学生道德认知的构建。
(一) 回望生活,知真明道
在日常课堂生活中,巧用教材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望生活,引发思维碰撞,能有效形成道德认知。本课的第一个话题是“成长离不开学习”。教材以“交流园”形式,展示了在他人的帮助下“我”学说话、学走路、学整理等七幅交流情境图。用好教材,就是要用好这些图,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过去,交流自己“学”的情况。交流,使学生明确就读三年级的“我”已掌握了许多本领,懂得这些本领都是“我”学习的成果,形成“成长离不开学习”的道德认知。教材设计“老奶奶学书法”“老师学信息技术”“爸爸妈妈学育人策略”等情境图,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学生从“调查”中发现,不管是小朋友,还是青年人,老年人都离不开学习。不但懂得学习能掌握许多本领,而且还懂得人在同不同年龄段都需要学,人需要终身学习。
(二) “镜观”他人,启迪明智
日常课堂生活,引导学生由“人”及“己”,是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智慧的有效策略。本课第二个话题是“处处都可以学”。教材以问题“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看看下面的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的?”导学。教材中呈现他人“从报纸、儿童杂志上学到许多知识”“在与同学交往中,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待”“在野外玩耍时,认识植物和昆虫”等五幅学习情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他人学习途径后,思考自己的学习途径,并在小组(班级)交流。课堂学习、阅读学习、相处中学习、玩耍中学习……通过交流,实现互补,学生建构起关于“学途径”的智慧。
二、 巧用日常校园生活,激情育志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在此领域,是否立足于日常,激发学生“道德之情”,培育“坚强之志”,决定《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一) 巧用日常校园情境,以“真”引情
杜威提出,学校中的生活应该是“经过简化的生活”“经过条理化的生活”“经过净化的生活”“经过平衡的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促成学生道德自觉的活动。学校为开展好养成教育,执行《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包括品德、学习、综合实践、健康、艺术等方面的学生素质评价。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红土书香大阅读》《种养生命教育》《书法培训》等“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是“道德与法治”内容在校园的生活化。在这期间,学生亲历体验,对“好的”(合道德)萌发愉悦之情,对“不好的”(违背道德)的产生厌恶之感。这是源于对制度(道德)的忠诚。巧用校园情境,能有效激发的道德之情。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取近舍远”替换“远离生活”的教材情境。替换,要弄清编者的意图,教材为什么选用这幅图、这个案例。然后,用校园生活中“功能”相同的实例,替换教材内容。如本单元的第二课《我学习 我快乐》第一个话题“学习的快乐”。用学生在校园中“快乐学习”的照片、视频、语言描述等替换教材中的“词语接龙”“家务小能手”“交流园”。二是做到“情真境实”,引发情感共鸣。替换后的情境,要么是本班学生亲身经历的,要么虽然未参与,但是情境中的场所、人物是熟悉的。三是给学生搭建展示舞台。如小组展示(给更多的人展示机会),全班展示、全校展示(关注的人更多)。“舞台”具有激励功能,更能让当事者全身心投入。说者眉飞色舞,听者神情专注。巧在校园用好这些资源,更能激发道德之情。
“别着急”“慢慢来”,他人鼓励、他人帮助是王栋同学战胜困难的法宝。由人及己,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面对困难的态度、做法。这时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孩子从培养成长思维的角度赞美他人。例如,评价努力的同学——为了战胜困难,你查了很多资料,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你真一位非常努力的好同学!例二,评价敢于面对困难的同学——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敢于面对困难,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到底,我真的好佩服你!例三,评价善于合作的同学——你遇到困难,能与同伴沟通,共同想办法,合力解决问题,真是我学习的榜样。《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否用好日常校园评价资源,决定学生成长思维,坚强意志的形成。
(二) 用好日常评价,培养成长思维,坚强意志
小学生每学年上课时间约二百天,每天在校时间约六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学生回到家,不再有“会说话”校园显性文化提醒,不再有老师、同学监督评价。家庭,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真正验证场所。此时,家庭的教育力量特别重要。“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培养孩子德行的“第一学校”,是孩子建构道德生活,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场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是教育的合作者,是教育的一大力量。《道德与法治》日常教学,发挥家庭教育力量,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能有效引导孩子,实现品行“超越”。
通过测定溶液中原始花色苷的浓度以及经过不同时间后残留的花色苷浓度来研究AB-8大孔树脂对玫瑰茄花色苷的静态吸附效果。由图1可知,在前2 h内,AB-8大孔树脂对花色苷的吸附速率迅速上升,随后逐渐下降,并在3 h时趋于平衡,因此AB-8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饱和时间约为3 h。
三、 巧用日常家庭资源,引导超越
成长型思维非常可贵,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也更强。校园中,有各种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根据评价体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如“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在日常评价中,关注孩子的努力,赞美孩子的策略和选择,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滋养解决问题的智慧,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如第二课《我学习 我快乐》的第二个话题“战胜困难更快乐”。教材图文配合,创设了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的三种的心情——烦躁、泄气、恐惧。不同的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但是,遇到困难时的心情都相似。这三种心情,是真实的日常学习生活,但它并非进取性心态。这种心态,若以道德的维度审视,需批评、反思。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超越“日常”,构建“智慧”“德行”的进取心态。即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服气、坚持、想尽办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材以“该怎样对待这些‘拦路虎’呢?”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呈现王栋同学成功战胜困难的案例。
俗语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见黄连是非常苦的,黄连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也属于名贵中药的一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关于黄连的来历,还有一段趣闻呢!
(1)调研活动,应清楚领导的调研意图,及时播发领导调研中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既做好时政报道,又能拓展报道内容,做深做活做优做精新闻主题,使之前后呼应。对于不便于拓展内容的活动,可从形式上进行拓展。
如本单元的第三课《做学习的主人》的第三个话题“我和时间交朋友”。教材创设四种情境“经常被电视节目吸引”“做事不传心,拖拖拉拉”“不按时睡觉”“长时间打游戏”。类似情境发生的时间、地点大部分在家里。因此,家长的教育,家庭的配合显得特别重要。编者以“我们给这些同学提提建议吧!”引导学生以道德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生活。教材“奥秘在哪里”,讲了“妈妈先给小利讲合理利用时间,和时间交朋友的故事”。然后讲“小利只用四十分钟完成了平时二个多小时的作业量”。最后讲妈妈夸奖小利,小利特别开心。这是一个在家长的教育下,孩子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成功案例。这案例告诉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延伸到日常家庭生活。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要发挥家长的力量。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形成良好的品行。
《道德与法治》教的是最佳生活判断、行动方式、决策能力……这些是各种知识、现实情景、人类情感、社会规则、未来志向结合在一起而综合形成的,是一种教育实践智慧的存在状态。《道德与法治》教学,用好日常生活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道德智慧,落实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
[1]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2]赵春艳.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作者简介 :马招辉,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峰市中心小学。
标签:日常生活论文; 认知构建论文; 激情育志论文; 引导超越论文; 福建省龙岩市论文;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峰市中心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