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昧、迷恋与亲和——《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何晏东,董首一[1](2011)在《诗意地栖居——生态美学视域下《丁登寺旁》与《前赤壁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意地栖居"是生态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在广义的生态美学概念下,它是指在生态平衡的立场上,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审美地生存"。《丁登寺旁》和《前赤壁赋》作为东西方山水作品的代表,都表达了人与自然"诗意地栖居"的生态美学观念。但前者受"泛神论"的影响,而后者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在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方式上有很大不同。
马燕[2](2008)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华兹华斯》文中指出华兹华斯的诗歌和诗学思想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接受和理解是华氏研究的重要课题。90年代以来,我国对华氏的译介与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中西文化资源共享的背景下,中国华氏研究呈多元化走向,多角度的审视促进了我国读者对华氏理论与创作的理解和接受。
王沁[3](2007)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文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被马修·阿诺德视为英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一直都受到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下,诗人创作了大量以自然和平民百姓为题材的诗歌。笔者将在诗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文思想。本文共分五章。在第一章中,笔者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华兹华斯诗歌中人文思想的评论,陈述本文观点,提出研究方法和贡献。在第二章中,笔者分析华兹华斯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诗人人文思想的影响。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笔者追述华兹华斯从爱自然到爱人类的发展史。在第三章中,关于华诗中带有非常强烈的人文思想色彩的自然,诗人表现自然的优美与崇高。诗人关于自然主题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人类和平地居住在其中的自然、他个人与自然的交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于雅各·拉康的分析视角,笔者探讨华兹华斯如何通过自然之镜实现自我主体性的复归。人类和自然在本质上相互顺应,人的思想也天然地成为一面镜子,能够映照自然最美好和最有趣的品质。同时,诗人使读者领悟到,人类在自然面前应该保持一种明智的消极,对自然虚怀以待,将自己的生命融于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欢乐、智慧与力量。对于诗人而言,自然就是身体和灵魂共有的家园。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人文关照。自然和人类这两个主题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往往表现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诗人洞察生命的全新意义,通过对自然的热爱而热爱乡土,通过对乡土的热爱而热爱全人类。他对自然的热爱实质上是对人的热爱。在第四章中,笔者分析华兹华斯怎样通过他的诗歌关注人,尤其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平民百姓。笔者以《丁登寺》为蓝本探讨华兹华斯始终如一地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给予深沉的人文关怀。这部作品标志着诗人由分裂的自我通过自然之镜回归本真自我的完成。“我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黄杲炘,1986:81)是诗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正如华兹华斯所言,他注意观察那些自然现象中最微妙和最启迪性灵的特征,并将其融会于自身。一个人满怀爱心给予的,实际上是他从自然现象中获得的东西的回馈(同上)(Kroeber,1991:233)。在第五章中,笔者总结全文,并提出本文局限性和更深入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华兹华斯诗歌文本的分析,笔者由衷希望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平民百姓(艾布拉姆斯,1968:148)的赞美同大自然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华诗中人们自然纯朴的生活,为我们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优美纯净的绿色画卷。
刘蓓[4](2005)在《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西方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的渊源、发展概况、理论依据、经典重塑、解读策略等方面入手,分析这一新兴绿色批评的内涵和理论定位,并对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出评价。全文由导论、四章和余论组成。第一章“生态批评概说”,首先追溯了17世纪开始的“自然写作”和一个多世纪前开始的美英“前生态批评”,通过分析“自然写作”的创作特征和“前生态批评”的批评视点,厘清它们与生态批评的承继关系。然后对生态批评从20 世纪90 年代诞生至今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根据其研究视野和基本模式,总结了生态批评的特征;指出了生态批评研究的欠缺。第二章重点研究生态批评的理论依据。第一节指出,生态批评研究是整个学术界“激进环境主义”思潮的一部分。环境主义思想经历了从“技术改良”到“文化变革”的转变,随着对环境问题根源的认识不断加深,生态学从一种亲近与尊重自然的“另类科学”,发展成为涵盖多种学科的“生态理论”体系。第二节的分析表明,生态理论体系弘扬有机整体的世界观,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为生态批评提供了构筑未来理想社会图景的理论依据。第三节主要研究生态批评如何加强生态理论与后结构主义文论之间的联系。生态理论与后结构主义文论在理论背景和研究着眼点上虽有相通之处,但其看待“文本内自然”与“文本外自然”的观点却截然有别。生态批评家关于绿色语言的新思路,有益于促进文本内外的自然之间的调和、纠正过去生态批评研究中排斥理论的偏颇。本文的第三、四章主要着眼于生态批评的批评策略与实践方式,特别是其如何区别于过去的自然文学研究。第三章通过分析生态批评的绿色经典观指出,生态批评重新诠释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发掘其中的“浪漫生态学”蕴意,根本目的是通过强调自然的有机整体性,来实施自己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文学抵抗”;生态批评家重新阐释绿色经典的创作观念,提倡超越以“阿卡狄亚”为核心意象的旧田园文学创作模式,强调自然(尤其是“荒野”)对文学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希望通过绿色文学创作和阅读,为生态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文本框架和解读范畴。第一节分析生态批评如何
刘精科[5](2004)在《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美学的出现与人们当前的生存状况以及生态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是伴随着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生态美学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术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学术界就生态美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就生态美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观点进行梳理 ,以期有助于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
张鑫[6](2003)在《论济慈颂诗中的通感意象及其理论基础》文中指出约翰·济慈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济慈不但具有天才,而且笔耕颇勤, 着述甚丰,先后出版了三部诗集,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珍贵遗产,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身上有着许多不同凡响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在所有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中他出身最卑微、受教育最少、最英才早逝这些外部因素;而在于他对诗歌精髓的独特感悟和诗艺创作的独特方法。在其不到十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的追求,济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诗艺个性和创作标准。《心灵颂》等六大颂诗的创作及通感意象的广泛使用便是最为突出的一例。《心灵颂》等六大颂诗创作于1819年49月。“六大颂诗各有主题,首首可颂”,(王佐良语)并被公认为济慈最为重要最成熟的着作。这些颂诗不但内容丰富多彩,各自成篇,而且又相互依托,浑然一体;既是一统其诗歌主题思想的召唤,又是对这些思想坚定的冥思。这些思想包括:爱情、艺术、诗歌、痛苦和自然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颂诗所表现出的感性美及其蕴涵丰富的感官意象。在所有的感官意象中,最富魅力和表现色彩的当数那些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的通感意象了。英语上的synaesthesia 或synaesthetic imagery是一个心理学,语言学及修辞学术语,汉语上一般称为“移觉”或“通感”。受一种感觉的刺激而产生的与另一种感觉相关的心理感知效果的过程,就叫通感。克里斯·波尔蒂克博士(Chris Baldick)认为通感就是各种感觉印象的混合,其中一种形式的感觉可以恰如其分地用于指称另一种感觉。意象是指运用多种描绘性的语言对官能感觉进行的再造而已。通感意象,即是一种能够被其他另外某种感官感觉到的,但是原本仅能被某个特殊感官去感觉的意象结构。它仍然以通感为主体与另一个有意象特征的词语连用而构成。由于大多数的通感都是与意象连用,所以很多时候就干脆被称为通感而已。本文为了研究的准确和方便,故采用通感意象一语。济慈《夜莺颂》中的embalmed darkness (第43行)可作一例。Darkness 这个意象原本只能用视觉去感受,但诗人用embalmed“温馨、幽香的”这个仅能被嗅觉感觉得到的词来修饰,这样便构成了一个视嗅通感意象。<WP=5>济慈颂歌的通感意象已跳出了心理学范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诗艺形式。虽然其他诗人也间或用此手法创作,然最得心应手者非济慈莫属。济慈颂歌中通感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耳目一新。它从改变人们惯常的审美视角入手,将人们因过于习惯和无感觉的自动化而变得麻木、迟钝的各种感觉能力重新激活,共同协作相互调和,以延长审美过程和最终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济慈颂歌的通感意象不但具有深远的修辞作用,具有其自身的心理与认识基础,更值得研究的是这种新颖创作手法与形式主义文论所倡导的“陌生化”理论之间有着极强的理论与实践的应和关系。对济慈颂歌中反复出现的通感意象理据的考察,离不开探讨同期浪漫主义诗人此方面的观点,研究其心理与哲学依据,但重点还是围绕它与陌生化理论间的关系。纵观近年来国内外的济慈研究,多以其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为主,注意分析其诗歌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对颂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其深层主题思想上。所以对济慈颂歌的通感意象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如果说未能填补一项研究空白的话,但至少将有助于揭示其诗歌美学的魅力,对现代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些许启迪和指导意义,这正是本论文写作的初衷。
张鑫[7](2002)在《蒙昧、迷恋与亲和——《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文中认为在美学维度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人在自然中的成长,一直是生态美学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之间一般要经过蒙昧状态、主客二分状态然后进入最高层次上的和谐共存状态。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中说明了大自然在他身上产生的作用及他对大自然的反应;蒙昧、迷恋和亲和。这种由自然境界到本能境界,最后升华为生态境界的成长过程,恰好达到了生态美学所追求的极端审美境界。
二、蒙昧、迷恋与亲和——《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昧、迷恋与亲和——《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诗意地栖居——生态美学视域下《丁登寺旁》与《前赤壁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验方式不同 |
(一) 《丁登寺旁》:蒙昧、迷恋与亲和的过程 |
(二) 《前赤壁赋》:“合——离——合”的过程 |
二、哲学立场不同 |
(一) 华兹华斯:泛神论的影响 |
(二) 苏轼 |
1. 道家影响 |
2. 佛教的影响 |
(3)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文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in English |
Abstract in Chinese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Literature Reviews |
1.2 Assumptions |
1.3 Methodologies |
1.4 Contribution |
Chapter 2 Biographical Studies on Wordsworth's Humanism |
2.1 The Bud in Wordsworth's Childhood |
2.2 The Development in His Trip of England |
2.3 The Maturity in His Sojourn in France |
Chapter 3 Passionate Love for Nature—A World of Ready Wealth l8 |
3.1 Elegance and Sublimity |
3.2 Appreciating Nature as a Mirror |
3.3 Experiencing Nature in a Wise Passiveness |
Chapter 4 Profound Love for Humankind |
4.1 The Low and Rustic |
4.2 A Case Study: Tintern Abbey, the Music of Humanit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Limitations |
5.3 Questions to Be Further Researched |
Not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
Appendix 2 |
Appendix 3 |
Appendix 4 |
Appendix 5 |
(4)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绿色潮流——生态批评概说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溯源 |
一 “自然写作” |
二 美国的前生态批评 |
三 英国的前生态批评 |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
一 生态批评的诞生 |
二 生态批评的发展 |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研究形态 |
一 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野 |
二 生态批评的研究模式与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学研究何以“拯救濒危的世界”——生态批评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生态批评理论依据何以生成 |
一 “环境危机时代的文学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 “技术神话”的破灭:环境主义的形成 |
三 从“改良”到“革命”:两种环境主义之分 |
第二节 “生态理论”的内涵 |
一 “另一种科学”:生态学的科学谱系 |
二 从生态学到生态理论 |
三 生态批评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生态理论与后结构主义文论的相通与分野 |
一 生态理论与后结构主义理论何以相通 |
二 “文本内与文本外的自然”之辩 |
三 生态批评的语言观 |
第三章 “浪漫生态学”——生态批评的绿色经典观 |
第一节 “浪漫生态学”的提出 |
第二节 绿色经典的自然观 |
一 绿色的自然观 |
二 绿色自然观的生态学源泉 |
三 诠释绿色自然观之目的 |
第三节 绿色经典的创作观 |
一 超越阿卡狄亚 |
二 荒野的启示 |
第四章 “环境文本”与“场所意识”——生态批评的解读策略 |
第一节 生态批评的文本框架 |
一 文本的环境框架 |
二 三种“环境文本” |
三 环境文本的文化语境 |
第二节 “场所”:生态批评的基本范畴 |
一 “场所”是什么 |
二 “场所意识”的涵义 |
三 场所研究的后现代语境 |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场所意识”定位 |
一 场所意识与文化想象 |
二 场所意识的美学意义 |
第四节 多重视角下的场所意识解读 |
一 “季节之书”中的场所意识 |
二 “死亡之网”与场所意识 |
余论 借鉴与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美学的基本观念 |
二、生态观念和生态美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
三、生态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关系研究 |
四、生态美学研究还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
(6)论济慈颂诗中的通感意象及其理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Chinese) |
Abstract (English) |
Abbreviations |
Part Ⅰ Introduction |
1.1 Keats the Man and the Poet |
1.2 Keats's Studies Since the 1990s |
1.3 The Study of the Odes |
Part Ⅱ The Sensuous Images and the Role of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
2.1 The Sensuous Images in the Odes |
2.2 The Role of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
Part Ⅲ The Types and Outstanding Samples of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
3.1 The Types of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
3.2 The Outstanding Samples of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
3.2.1 The Outstanding Samples |
3.2.2 The Functions of the Samples |
Part Ⅳ The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
4.1 The Perceptional-psychological Bases |
4.1.1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
4.1.2 the Perceptional Basis |
4.2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and the Theory of Defamiliarization |
4.2.1 Background in the Theory of Defamiliarization |
4.2.2 Great Tradi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English Romanticists |
4.2.3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and Defamiliarization |
Part Ⅴ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四、蒙昧、迷恋与亲和——《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意地栖居——生态美学视域下《丁登寺旁》与《前赤壁赋》比较研究[J]. 何晏东,董首一.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4)
- [2]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华兹华斯[J]. 马燕.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4)
- [3]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文思想[D]. 王沁. 贵州大学, 2007(05)
- [4]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 刘蓓.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3)
- [5]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J]. 刘精科. 中州大学学报, 2004(04)
- [6]论济慈颂诗中的通感意象及其理论基础[D]. 张鑫. 广西师范大学, 2003(02)
- [7]蒙昧、迷恋与亲和——《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J]. 张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