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 莱芜 271100
摘要:在机械设备中,电气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机械设备工作的环境中存在震动、潮湿、灰尘等情况,导致电气系统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当前,机电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机械设备的电气化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电气系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械设备电气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备;电气系统;故障检测;诊断
1 故障诊断的概念
故障诊断的概念来自于仿生学之中,起初故障诊断运用于机械故障诊断。所谓故障指的是系统内至少有一个特性值,在参数出现偏大偏差,并且超出正常工作所允许的区段时,导致功能大大降低;所谓的诊断是基于客观状态检测,它涵盖了对各种状态测量、分析和诊别,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识别,另外敲定故障是怎么产生的,故障的特点和大小是怎样的,具体是出现在哪里的,并且描述确定诱使故障的原因也是故障诊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设备故障诊断的主要理论是根据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机械、电机等其他方面),以确定设备运行是正常或者发生了异常情况,进一步识别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因此,故障诊断技术可以识别该设备在带负载工作时,抑或是再不去除设备的情况下,实时监测运行情况,再加以分析,得出故障存在与否,并及时发现故障点,基于此对设备后续运行进行预测。
2 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设备特点
在电气设备中主要包括电源与用电设备、电气控制装置等。在电气设备中,所用的电路属于模拟电路,因此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具有多样的特点。在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由于信号所具有的特点而变得复杂,具有难度比较大、精度与稳定性比较差的特点,这也就导致了故障诊断效益不高。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测在当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诊断方法。
2.2 电子系统特点
在电子系统中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机控制器、执行装置等,采用的是低压与直流单线制。在电子系统中,所用的电路属于数字电路,仅仅具有0与1两种状态,容易发现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数字电路的特点,在对数字电路故障诊断的过程中比较规范与逻辑,其诊断的理论由于较为成熟而在非常多的诊断程序与设备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3 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3.1 依靠技术人员的感官进行诊断
3.1.1 眼看
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经常出现资冒烟、震动以及火花等易于观察的现象,因此感官诊断是一种重要的故障诊断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眼观,主要是“烟”的颜色进行判断,如果看到设备中冒出白烟,可以判断出电气设备过渡受热,是水分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导致的,可以说其并不属于真正的“烟”,只要对其进行烘干处理就可以解决。如果看到设备中冒出黄烟,可以判断出电源过电流导致设备过热,设备上的胶布以及油漆在高温的烘烤下冒出黄烟,需要进一步检测过电流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设备被烧坏。如果看到设备中冒出黑烟,可以判断出系统中的某个电气设备已经被损坏,绝缘系统失去作用,需要马上断开设备,对受损设备以及损坏原因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
3.1.2 耳听
电气检修人员听电气设备发出的声音是检查电气故障的重要手段。凡是有线圈的铁芯,一经通电就会发出声音:如果发出轻微的、均匀的、柔和的“嗡嗡”声,表明是正常的工作声;如果声音突然变得强烈急躁、或大或小、时快时慢,就说明电流急剧变化,则可能有电气故障或者是机械问题;如果电气设备发出“滋滋”的声音,这是不正常的放电声,或电气设备对地(外壳)短路、或线圈匝间短路、或导体连接处接触不良发生电弧;如果电气设备发出“叭叭”放枪似的声音,那是强有力的放电声,电气设备里的带电元件很可能已被部分烧熔,甚至烧断;如果电气设备里产生很沉闷的“叭叭”声,则故障点可能在电气设备内部深处。
3.1.3 手摸
用手接触电气设备外壳,也能“切”出故障隐患。当手掌稍久地停在电气设备上,感觉设备烫得难受时,表明电气设备表面温度已经达到了50℃左右。不要认为发电机和电动机允许温升是60℃以上,50℃的手感温度就是安全值,电气设备内部温度要高出表面温度10~20℃。电气设备一旦过热,会加速绝缘老化,使其寿命缩短。
3.2 电压电阻测量检测法
电压测量法的原理是依据不同的电气设备所具有的不同的供电方式,就存在故障的电气设备的多个电路等实施电压值及电流值的测量,将具体的测量结果与正常状态下的电压电流值进行对比,以期逐步逐段的缩减故障的检测范围,最终实现故障点的查询判定与及时排除,具体的电压测量法有分阶电压测量法、点电压测量法及分段电压测量法。电阻测量法的原理是存在故障的电气设备的电线路上所存在的电阻值会与正常状态下的电阻值有所差别,以电阻值的逐段、逐阶的测量,以期快速的定位故障部位,具体有分阶电阻测量法及分段电阻测量法,该种故障的维修检测方法较为适用于电器的分布距离相对较大的电气设备中。
3.3 综合诊断法
电气系统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维护机械设备稳定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首先,检测功能比较单一,每次检测大多数都是针对一种或者是几种电气设备,综合性不强;其次,检测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检测效率还有待提升;最后,故障诊断结束以后,经常出现误报或者是漏报问题,为后续维修工作带来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综合诊断方法,就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将各种诊断方式综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该种诊断方式的应用范围较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对输出电压以及激磁电流等重要设备信息进行时时采集,系统自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判断出故障位置,并在系统中直接显示出来。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显示的故障位置以及故障类型直接对设备进行检查,针对性较强,用最短的时间修复故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优化机械设备电气检修的途径
4.1 严格按照检修程序执行
电气检修具有一定的程序要求,有利于完善机械设备的检修过程,发挥电气检修的优势。检修人员针对数控系统内的机械设备实行电气检修时,要严格遵循检修程序,利用规范化的检修手段,对待机械设备中的故障问题。检修人员根据检修程序的内容,完成电气检修,保障检修程序的完整性。
4.2 严谨把关电气检修的质量
针对电气检修的所有程序执行严谨的质量标准,要求检修人员按照质量标准执行检修工作。例如:数控企业制定质量标准检测报告,检修人员实时记录电气检修的内容、流程和结果,检测报告最终由数控企业的质检部门检查,并按照检测报告上的内容验收电气检修,发现与检测报告不相符的检修点,需要追究检修人员的责任,利用检测报告提升电气检修的水平,防止出现不良的检修行为,确保数控系统内的机械设备达到相关的运行标准。
结束语:
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故障检查和维修工作,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也只有这样,在面对故障时,技术人员才能够灵活选择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和检修方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以至于从容不迫地应对、解决各种故障,维护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检查排除[J]. 吕灏.无线互联科技,2015,01
[2]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王卉.黑龙江科学.2016(04)
[3]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王卉.黑龙江科学.2016(07)
论文作者:魏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故障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测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