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代振勇

浅谈体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代振勇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266700

创新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面就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一、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机会表现出来,一切也会等于零。而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敢于放手,给学生适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锻炼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内容求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内容的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教材的内容,而是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改变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如在一次“练习平衡”的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平衡木往下跳,大部分学生排在较高的平衡木后面。当我将高度不同的平衡木摆放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时,所有的孩子不约而同地排在了我的后面,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喜欢冒险,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这时教师在难度上应当敢突破,只要难度适当、保护恰当,孩子们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的能力。

三、利用情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特定在活动环境中,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有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我们一起来“织个鱼网”捕鱼,学生跃跃欲试地准备着。于是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在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最先把布条系完,而且又结实的那一组为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织好的鱼网捕鱼;最后庆祝,分享收获的快乐。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四、形式求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利用尝试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滚动自如。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老师再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再让学生去实践,结果90%的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尝试、实践的结果。发现法用于学生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技能和动作要领。

五、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并且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是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六、用民主、竞争与合作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建立民主交往模式,这是培养和增进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进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从各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出发,切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论文作者:代振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浅谈体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代振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