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探索与研究论文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探索与研究论文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探索与研究

张 慧

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旅游管理专业履行好学生职业教育,培育旅游与酒店服务行业人才的正确发展路径。本文通过总结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与就业存在的问题与联系,提出以实习促就业的相关建议与措施,建立顶岗实习与职业生涯一体化平台,校内外职业生涯导师制与专家人才库,创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与实训智慧网络平台,制定短中长实习战略,构筑学徒到员工的身份转换。通过不断努力深化产教融合的模式,扩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构建和完善旅游行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广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提供契机,培育共建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关键词: 产教融合;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就业

一、引言

自2015年以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重点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产业升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实习项目是旅游院校课程设计中的一门实践必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深化旅游产业与教育行业的相互融合,既可以促进本科与高职院校的教育链接,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等行业的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相互衔接,这也是当前国家教育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教学尤为重要。但是现如今酒店行业却出现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可以说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再经过本专业的实习项目后,都不会选择去旅游行业就业。而近些年本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倾向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由于性格或是前景预期等不符,或是家长的影响而选择跨专业就业,比如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等;二是接受进一步深造,选择考研或是出国留学等,大多选择其他专业方向继续进修;三是从事本行业的学生,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如酒店管理,地区导游,景区讲解员,航空服务等领域从事就业。但是在这三类中,从事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学生极少,所以旅游与酒店行业的高素质人才缺乏仍旧相对较高。因此,基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希望可以找到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项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可以更好的改善旅游管理系实习项目的实践探索模式,以及鼓励促进本专业的学生从事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工作,为实习促进就业的教学实践模式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建议。

三、高职与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与就业现状分析

本课题拟通过以宁夏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与负责实习项目的教研室主任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项目的看法与意见,以及未来在本行业的就业意向。此研究意义不仅实现了理论方面的创新,同时在社会效益方面,也帮助目前高校大学生解决就业迷茫与陷于就业选择难等多重困境的就业问题。在理论方面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目前很多研究仅限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少量研究专注于实习项目与其就业倾向的研究,没有找到与本项目样本,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雷同的理论研究,因此本项目研究的任务具有理论性创新思路。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本项目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项目意见与就业倾向研究,以及旅游与酒店行业实习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企业,行业与学生之间的利益主体的关系研究,都对旅游与酒店行业的专业人才管理与流失问具有巨大的影响,促进学生在本行业领域的就业选择。

(一)高职类院校学生实习与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是订单式培养,或是对某旅游或者酒店企业定向式培养,甚至还有企业冠名班等。所以类似这样的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时间则比较长,一般是一年时间,学生所掌握的行业技能,实训练习都比较扎实。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例如其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多迁就于企业的要求与标准,对学生在本专业所要求的高素质职业素养与知识结构有时无法融通与连贯。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监管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完全交给了企业,因此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由企业的标准进行测评的。

大家都纷然祝贺。老巴说:“过年我去归元寺烧了香。我什么都没求,只求阿东找个好工作,看来菩萨晓得我心诚呀。”

在访谈宁夏大学与本校的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后,其结果表明本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技能较差。学生在实习项目安排在第六或者第七学期,有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考研或自主实习。实习项目分为景区,旅行社与酒店。均为区内区外资质较高的企业单位。但是在初步的样本统计中显示,80%的学生表示对校方安排的实习单位不满意,行业归属感不够,职业认同感低等实习问题。在就业意向的统计上来看,90%以上的本科生在参加完实习项目后,均表示毕业后不会继续留在旅游与酒店行业工作。而且大多数同学在实习后都会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在集中访谈了部分学生后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的实习心态不正确,总是以“我不伺候人,我是高学历的”这种抵触型心态,则会在实习过程中严重影响实习的质量。在另一方面,大多数实习生都反映旅游与酒店单位对实习生的培训远远不够,实习导师也非常不耐心,企业单位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学生的轮岗限制较多,对实习生的职业规划也无从引导。

(二)本科类院校实习与就业现状分析

体制问题造成会议费用解决困难。由于体制问题,在组织召开论证会议时面临资金问题。因此在选聘专家方面要经常考虑地域因素,尽量减少食宿费及交通费方面的支出,这就限制了专家的选取范围。

应加强对非机动车辆(包括电动自行车、三轮车、自行车等)的监管和安全教育的力度,对于没有非机动车专用道、间距较大、非机动车辆较多的路口可增加非机动车通行等待区,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以保证非机动车辆的行车安全和路口整体的通行能力.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在访谈中提到说,他们的学生分为导游方向与酒店方向,实习期为一年。在平时的课程中实操训练也比较多。实习单位在区内区外都有,旅行社与酒店都是选择在准四星级以上的高资质类的企业单位。以上高职院校中出现的实习监管完全交给企业等问题也有存在。在初步的样本分析显示中,本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选择继续存在于本行业从事工作的学生高达90%以上。对此,旅游教研室主任解释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较为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从事本行业的职业清晰度较为明显,相比本科生姿态较低,服务意识良好。学校也专门开设关于本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每位教师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划。宁夏旅游学校与宁夏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研室主任均表示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很重要,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自我定位与行业的发展相一致。但是由于学生生源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整体文化知识素质不高。

四、以实习促就业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三是综合全案证据,对认定事实已经排除合理怀疑。如果说前两个条件是纯粹的从客观的事实和证据层面解释证明标准,那么这一条件便是从主观方便对法官心证的要求。三个条件综合起来,就是为了校正之前绝对客观主义的缺陷。

以上探讨了旅游管理本科与高职院校在实习项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初步的就业意向统计。本科专业实习时间较短,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度不够,高职院校的实习时间较长,但缺乏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课程的培训。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现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一)建立顶岗实习与职业生涯一体化平台

其次,无论高职院校或是本科院校,都应建立学生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模式,例如建立一对一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制,即从学生入校开始,建立该生对该专业所从事的行业领域的初步认知,大二则开始在实践中观察并与导师交流反思,在大三进行顶岗实习后开始与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一同交流、反思、探究并初步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其中校内导师负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理论解答与行业就业引导,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本企业内的职业引导。

(二)建立校内外职业生涯导师制与专家人才库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旅游与酒店行业的专业人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中毕业即就业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通过顶岗实习后晋升为领班,构建自己的酒店服务行业职业生涯规划。在本科院校中,旅游管理的职业教育相对高职院校,则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但是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的提出,逼迫旅游管理的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本专业学生的应用型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从而提升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然后,在和银川的酒店行业的高管访谈后,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更强,但是综合文化素养与外语能力偏低。因此从这以角度上则反映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训练,而本科院校则应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力度,利用企业良好的实践资源,增强学生的实践训练与实操能力。无论高职或是本科院校均存在一定的实习问题,因此加强学生在校内与校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至关重要。

相比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习时间大多数安排在第六或者第七学期,从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不等。由于在学校中的实训课程比较少,实训器材与实训课时都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实践能力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差。因此在实习单位中,需要至少两到三个月的技能实训适应期,有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则需要的时间更久。后面只有剩下不到一半的时间再去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行业的发展模式与动态,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比较有限了。

建立校内与校外的旅游管理行业专家人才库,即入库的专家可包括多元的来自于旅游企业的高管与技术能手,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旅游行业协会的优质人力资源与工匠大师等。例如,旅行社内的金牌导游,酒店企业内的技术能手,文化创意部门的工匠大师等都可以纳入其中,形成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共享资源群,构建学生的职业教育双导师制,为共同培养新经济形态下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创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与实训智慧网络平台

此外,旅游+电商是现代旅游业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也可以依靠现代的智慧网络平台,为学生以及本专业打造一个产教融合的线上平台。对有意向想找工作或是实习单位的企业进行线上报名,线下对企业资质,学生的职业培养,实习过程管理等进行调研与审核。对于那些企业单位信誉良好,对实习学生过程管理认真负责,且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构建发展平台的企事业单位颁发产教融合优秀实践基地,并进行长期深度的合作。在其他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个智慧平台创建“校企合作旅游实训中心”,为学生的日常实训课程,如餐饮管理,房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有效解决了本科院校专业学生实操能力差,实训中心设备落后的两难局面。

(四)制定短中长实习战略,构筑从学徒到员工的身份转换

在建立校企合作旅游实训中心智慧创新平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产教融合的力度,应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之前,在大二开始专业核心课程建立时,就应该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短、中、长综合实践战略。即采取“周见习-月实习-寒暑假实践-短学期阶段实习-顶岗实习”五个梯进式的实习战略,这样本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由在最终实习阶段的学徒身份提前至学期月实习中,或是短学期实习中,最终可以在顶岗实习中以准员工身份来面向客人。这五个梯进式的战略可以结合前面提到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与校内外双导师制同时进行,更加有效的打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五、总结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旅游管理专业履行好学生职业教育,培育旅游与酒店服务行业的正确发展路径。本文通过总结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与就业存在的问题与联系,提出以实习促就业的相关建议与措施,通过不断努力深化产教融合的模式,扩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构建和完善旅游行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广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提供契机,为培育共建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贡献绵薄之力!

[ 参 考 文 献 ]

[1]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38-142.

[2]李玉芬.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8(20):19-25.

[3]林启德.校企共建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4]祁颖.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和基本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

[5]王兆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途径的尝试—“学院+行业”大旅游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旅游研究(季刊),2009(5).

[6]张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J].中国高校科技,2018(8):42-44.

中图分类号: F590-4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33-0035-03

作者简介: 张慧(1985- ),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博士,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与就业决策研究。

标签:;  ;  ;  ;  ;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探索与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