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首先需要设计人员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功能以及居住着的使用感受,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设计活动中,人们一直在“人力、环境、资本”三个因素之间进行设计,就目前的设计现状来看,设计人员还没有找到一种设计模式将这三者统一起来,基于此,绿色建设计应运而生。绿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候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环保和节能,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我国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居住者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和传统的设计工作相比,更加关注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因此在设计工作中落实“绿地化”设计,在绿地建筑设计中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1.2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
绿地建筑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就设计中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和业主进行交流,同时还需要将设计周围中的环境因素以及经济环境的因素融入到设计中来,以及在建筑设计中逐渐纳入美学等设计工艺
1.3绿地建筑设计要遵循“节约能源 ”优先的设计原则
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建筑耗能在我国的耗能总量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因此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的节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的施工中,尽量选用那些对环境影响较小以及无污染的施工材料。对于绿色建筑施工来说,应该尽量使用木质或竹制品等。从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实现节能。
1.4绿地建筑设计要保持生态和谐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还需要遵循生态的原则,生态原则就是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建筑和周围的建筑当做一个整体,协调好建筑周围的绿植以及人资源等方面方因素,尽量实现“天人统一”的设计原则,同时通过这样的设计原则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度。
2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2.1设计人员注重对建筑废旧材料的保护
还需要设计人员注意对建筑废旧材料的保护和利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用那些可以降解的施工材料,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绿地建筑设计中,可以将旧建筑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到新的建筑施工中去。
2.2设计人员追求自然、和谐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首先需要谨遵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同时材料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因素,设计人员要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还要尊重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综合考虑通风、日照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尽量降低岁对废气废水的排放,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资源的优化设计。尽量保证建筑物内部的通风良好以及较高的采光度。
2.3改善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
在建筑的设计中,建筑外墙的耗能展总体的耗能的一半,进行要想更好进行绿地建筑设计就需要从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入手,我国的地域较广,地域之间的差别较大,不同的地区差别较大,因此对于建筑中的隔热性能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对于寒冷的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传热系数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可以使用传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来进行隔热,通常建筑的保温节能技术可以根据建筑的内外侧的位置的不同来使用不同的保温技术。
建筑保温隔热需要暗中地理环境的不同的以及气候位置的不同来选择适宜的隔热技术,例如在建筑的外墙设计中,由于外墙直接和室外相接,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外界环境以及外企之间的热压力差来消除空气中的热量,这样就可以降低传入室内的热量,降低室内的温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尽量使用浅色平滑的材料进行外墙的设计,主要是浅色的材料对于太阳热量的吸附能力较弱,以此可以适当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在视觉上也有降温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中,由于屋面的传热系数比外墙的传热能力较高,以此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遵循屋面材料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2.4注意采光等方面的影响
在进行绿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外界的采光对环境的影响,采光对于居住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建筑物来说,建筑的采光主要是采用的水平挡板以及数值挡板等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在不同的区域设计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主要采用的南向以及西向的遮阳方式进行工作的,同时因为太阳的方向是变化的,以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将调解工具设置为可调节的形式。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外围护结构继续升级
外围护结构的性能是检验建筑是否绿色的首要因素,其包括外墙、窗和屋顶的保温隔热和围护。据调查了解,原则上一套先进的电采暖设备一年能节约10%的消费,但是如果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好,有效控制了能源的流失,在相同的空间里,能源消耗能降低30%。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就如建筑的外衣,隔绝着外界的冷热源,并且外衣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3.2低技高效的整合设计不断优化
降低高端房产品的能耗,必须采取比较高的技术,产品的成本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实现。但盲目的追求先进技术并不可取,需强调建筑和环境、风向、日照、水土及气候的关系,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人们成本意识的增强,通过常规技术高效能利用实现舒适的建筑,会被广为关注。
3.3绿色主题的应用
广泛而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有效使用周期内,在合理保护资源为前提,减少建筑污染,为居民提供健康、高效与适用的居住空间,使其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存的目标,这也被专家们常定性为生态建筑。总的来说为使建筑达到绿色标准其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都必须向这两方面进行发展。
3.4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
环保建材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亲和环境的同时必须达到材料的耐久性和易于维护等特性,必须不散发或少散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由于目前建筑污染物主要是来自各类板材、石料、水泥等。这些传统性原材料的使用对环境起到了致命的危害。而绿色环保材料在这一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目前建筑工程中环保材料主要包括:各类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成本较之传统形材料成本相对要高一点,但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些材料也将会逐渐应用起来。环保建材对资源的有效节约。相对于居高的人口率而言则是相对日益减少的土地。我们只有最大限度的去节约资源才能使百姓居住的环境有所改善,只有这样才符合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3.5精装修推动绿色
精装修住宅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住宅品质,而且通过综合用材的合理计算和整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总体用材;同时,购房者入住前不需要请装修公司对房屋的结构进行拆改,避免了二次改造的浪费,也避免了给结构安全造成不可预告的隐患。
结束语:
总之,进行绿地建筑的设计首先需要设计人员考虑到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设计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就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来说,实现绿地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进行绿地建筑设计还需要就我国当前的绿地建筑设计现状出发,不断汲取国外的先进的设计经验。设计人员需要绿地建筑设计当做己任,促进我国绿地建筑设计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建筑施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飞云.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 四川建材,2011,37(6):214-215.
[2]楼菁,朱江波. 关于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探讨[J]. 房地产导刊,2013(26).
[3]栾一昕,马青梅,刘彦辰.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探讨[J]. 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41):69-69.
论文作者:何泽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绿地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环境论文; 材料论文; 考虑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