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建设实践的新格局与理论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新发展论文,新格局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这是摆在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首先以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以及改革的精神来探索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同时还必须直接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从整体上把握执政党的建设实践的大局,按照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新思路,创新和发展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执政党建设实践形成了新的格局,执政党建设理论取得了新成果,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一、执政党建设实践新格局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同时,党围绕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执政党建设实践的新格局。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互相促进、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总体布局中,执政能力建设是重点,先进性建设是主线,思想理论建设是前提和先导,政治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基础和关键,作风建设是保证,制度建设是保障。这就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执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
那么,这个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这个新格局具有什么新特征?
首先,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在党的十六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部署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就已经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调要贯彻落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路。后来又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着眼于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作出规定,这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关键、重点和基础等问题。《决定》同时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历史经验、总体目标和重要任务,强调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次,在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6月30日在全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讲话中强调:“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更加鲜明地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更加深入地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更加全面地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讲话》同时提出了检验党的先进性、先进性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标准体系。例如,“三个代表”标准是检验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性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根本标准;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等等。
再次,党的十六大以来,执政党建设实践取得新的进展。在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取得了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在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实践方面,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了新提高。在执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出版了《江泽民文选》,在全党掀起了学习、研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各级党组织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全党大规模培训干部。在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实践方面,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采取新举措发展党内民主,有效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方面,颁布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腐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称赞;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巡视制度,提升了党内监督的水平和效果;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提出党员干部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抓住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加强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
总之,十六大以来,在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路,形成了执政党建设实践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体现了科学性与操作性的统一,体现了重点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对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是对党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是执政党坚持执政为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有的学者提出:“坚持这个新格局,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建设大局,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使党的建设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二、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理比较集中地回答四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即为什么建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如何实现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对于为什么建党问题的回答,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论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功能论的范畴,在实际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基础问题,即工人阶级为什么要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对于建立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的回答,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目标和基本特征论的范畴,实际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价值追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基本原理,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方法论的范畴,在实际上回答了如何科学判断党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加强自身建设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就是如何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来实现党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作用的原理,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活动论的范畴,在实际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功能或作用发挥或党的价值实现的形式和机制的问题。这方面的基本原理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领导作用的客观规律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建设实践没有止境,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个执政党”的总问题,对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关于执政党建设目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上,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80字”总目标,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对于执政党建设目标理论的新发展,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这个《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个总体目标,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的要求,从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执政的根本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的问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党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其二,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内容和途径、方式理论的新发展。在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上,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把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贯通在执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其中,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理论创新有:第一次明确界定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概念,划分了党的执政能力的五种类型;第一次对党的执政能力及其建设进行了系统化阐述,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新范畴体系;第一次从整体上提出了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方式要求;第一次提出了“五大能力”的建设任务,是对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素质要求的发展和提升;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第一次明确界定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责定位。
在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的重要创新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胡锦涛同志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两个《讲话》中。《讲话》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历史经验、本质特征、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和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初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创新,执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也就有了新思路和新观点。例如,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提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提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出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等。由此,执政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就在新的视野和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围绕着进一步搞清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找到了联结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两大枢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三、执政党的建设工程与执政党的伟大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执政党建设实践的新格局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之统一,在于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于推进执政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成了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执政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来看,政党政治的运作是正确处理好社会、国家政权与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国家政权和全社会的领导,是通过执政来实现的。党的领导作用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活动起引导、指导和向导作用。党的领导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其中,政治领导是核心,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本质。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虽然在功能范围、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上是相互区别的,但执政是执政党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的主要手段。“所谓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政党通过控制和运用国家权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由此可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要贯通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中,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检验标准。
同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是连接执政党自身建设与执政党的领导活动的中介。正如有的学者所断言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正是联结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的枢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根本性、综合性和延展性特点。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本目的是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执政党的建设工程与执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这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是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支撑;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紧紧围绕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来进行。这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原理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综上所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互相促进、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新格局体现了科学性与操作性的统一,体现了重点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对执政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整体上把握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执政党建设实践的大局,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基层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基层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使基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指导价值。
标签:党建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党的十六大论文; 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执政能力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制度建设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