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414400
【摘 要】目的:研究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疝气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儿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并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止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临床效果
小儿疝气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包含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根据临床研究,小儿疝气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性因素,其中腹股沟疝是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所致[1]。疝气患儿发病后,其中少数患儿可自行痊愈,大部分患儿需要通过手术措施让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由于患儿的耐受程度较低,因此在其发病后一般会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在保守治疗不能起到较好效果的情况下再采取手术措施。本研究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疝气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32例,女18例,患儿的年龄在1~10岁,平均年龄(6.25±1.14)岁,患儿的病程在2个月~4年,平均病程(1.52±0.53)年。试验组患儿中男34例,女16例,患儿的年龄在2~10岁,平均年龄(6.32±1.08)岁,患儿的病程在4个月~3年,平均病程(1.43±0.49)年。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手术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儿保持平卧位,在患儿臀部用软垫垫高,之后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在患儿的腹股沟内侧上方1㎝处开平行切口,长度控制在3㎝,之后切开腹外斜肌前鞘,将精索完全暴露后对其进行分离,之后找到疝囊并对其进行剥离,疝囊颈突显后停止剥离,之后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并进行覆盖贴敷。患儿手术后密切关注其切口变化情况,并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连续治疗3d后停用。
给予试验组患儿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其中先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处理,完成后在外环上腹横纹位置开长度在1.5~2.5㎝的切口,根据实际情况切开皮下组织,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并切开提睾肌,然后将精索完全暴露,在精索内侧寻找疝囊的准确位置,并在找到后将疝囊切开,对疝囊进行游离处理直至颈部,采用丝线双重贯穿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完成对疝囊颈的结扎处理,之后将疝囊多于部分切除,并对患儿进行止血处理,完成后将精索睾丸复位,并对切口进行依次缝合处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d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指标,其中主要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止痛药使用频率等,同时对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 )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治疗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手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详见表1。
表 两组患儿各项治疗指标对比( )
3.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患儿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发生移位的情况。根据临床上对疝气患儿的观察,其在发病后可能存在腹部包块,包块时有时无,也可在哭闹和站立时变大,在安静或平卧时消失,一些患儿可无明显症状[2]。在患儿年龄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疝囊将会不断扩大,在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嵌顿和较窄的情况,甚至会导致睾丸或卵巢梗塞和萎缩,对患儿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发现患儿存在疝气时应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让其正常生活及身体成长得到保障。
目前临床上对小儿疝气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疝气的局部压迫,让其发展得到有效约束,促使其逐渐恢复正常。同时,对于1岁内的疝气患儿,其有较大几率能够自愈,因此不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4]。手术治疗一般在1岁以上被认为无法自愈的情况下应用,但年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影响因素,还要根据患儿删哪个的位置和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5]。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是疝气治疗中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手术切口较小,并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对患儿的手术治疗,避免对患儿造成更大的创伤。同时,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切口癜痕不易被发现,不会对患儿的身体美观造成太大影响。另外,腹横纹效切口手术的费用较低,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患儿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因此在临床上受到患儿家属的青睐[6]。
本研究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疝气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疝气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辉,徐业凤,陈焰等.小儿疝气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2):1233-1234.
[2]雍新春.浅谈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8):87-87.
[3]刘学广.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9):88,90.
[4]傅朝春,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9):54-56.
[5]黄仲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4):4902-4902.
[6]刘伟.小儿疝气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6,(4):63-63,65.
论文作者:雷高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患儿论文; 疝气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小切口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