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使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艾辉

艾辉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消化科 6750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照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治疗法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一2013年1月收诊的100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其中76例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24例为球囊扩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术前术后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手术前的食管测压、Eckardt评分、下段食管括约肌压力、手术时长、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风险以及住院时长等。结果:手术3个月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在Eckardt评分、LES压力与球囊扩张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组明显高于球囊扩张治疗组 (P<0.05);术后12个月球囊扩张治疗Eckardt评分、LES压力明显高于内镜下肌切开术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之下球囊扩张治疗更简易,更安全,两组方法都有短期疗效,但内镜下肌切开术缓解更加稳定,球囊扩张治需要进一步治疗。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球囊扩张治疗; 并发症

贲门失驰缓症目前原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食管痉挛,尤其是食管下段括约肌,食管壁间神经丛的节细胞数量减少,主要表现症状有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和体重下降[1-2]。治疗失弛缓症的目的是松解食管下括约肌不松弛发生的梗阻,现在治疗的方法应主要是姑息疗法,治疗重点主要在于降低LES压力,改善临床症状[3]。为了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治疗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2011年1月一2013年1月收诊的100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一2013年1月收诊的100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其中有76例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男39例,女37例,年龄19~65岁,平均(36.29±9.85)岁;24例为球囊扩张治疗,男9例,女15例,,年龄21~79岁,平均(43.25±18.25)岁,两组患者的BMI、性别、年龄以及手术前的食管测压、Eckardt评分没有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和球囊扩张治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组:手术前禁食,医生进行胃镜检查,在距贲门口侧约10~15 cm处注射,IT刀切开黏膜层,露出黏膜下层,往肛侧方向剥离,看到环状括约肌,进行切割,之后缝补黏膜切口。球囊扩张治疗组:使用3.0 cm直径的球囊,在内镜下沿导丝导入扩张气囊并置于贲门处,注气到压强为100~120 kPa,持续3分钟,使食管括约肌扯断。

观察和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术前术后的治疗效果,主要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下段食管括约肌压力、手术时长、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风险以及住院时长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所得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手术后3个月、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比较 可以得出手术后3个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率为90%,68例患者Eckardt评分≤3,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为91%,20例患者Eckardt评分≤3,短期治疗效果均显著,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手术12个月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率为86.6%,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为6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贲门失弛缓症目前还不知道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主要是以降低LES压力从而缓解症状为主,能够使食物进入胃部[4-5]。一般是以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球囊扩张治疗是患者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随着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和球囊扩张治疗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对手术后3个月、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比较,可以得出手术后3个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率为90%,68例患者Eckardt评分≤3,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为91%,20例患者Eckardt评分≤3,短期治疗效果均显著,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手术12个月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率为86.6%,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为6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时长、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住院时长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组明显高于球囊扩张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复查中对两组出现的患者进行治疗内镜下肌切开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球囊扩张治疗组,球囊扩张治疗组的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分析原因,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禁忌证较少,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它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它的短远期的治疗效果好。

综上所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可以很好地降低LES压力,改善食管功能,缓解症状,是一项安全、有效、缓解率显著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Park W, Vaezi M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chalasia: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J]. Am J Gastroenterol, 2005, 100(6):1404-1414.

[2] 周平红,姚礼庆,蔡明琰,等.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探[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 2) : 63-66.

[3] 任重,钟芸诗,周平红,等.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并发症及其防治探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 11) : 615-618.

[4] 内镜治疗专家协作组.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责门失弛缓症专家共识[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 11) :1197-1200.

[5] 周平红,姚礼庆,蔡明琰,等.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探.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2):63-66.

论文作者:艾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贲门失弛缓症使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艾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