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风云》的文化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云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的文化底蕴深厚,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的编导之手。难能可贵的是,在短短的40集剧情之中,展现融合了诸多的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当前中国面对的现实挑战和社会环境来解读,可以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更深思考。
一、仁者不忧
木府的大哥木青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一直写的四个大字就是:仁者不忧。而这几个字也是贯穿整个电视剧的主题。木青也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仁者不忧”“仁者无敌”的境界:当木增遇到困境、生死不明时,受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影响的他自信地认为木增定会化险为夷,并说:“因为木增是我的儿子”;木青虽然被二弟逼死,但他死得坦然,而且心中没有任何怨恨。所谓的“仁者无敌”,并不是说仁者打遍天下无敌手或仁者就没有敌人,而是在仁者的心中,不和任何人为敌,不与任何人对立,也不怨恨任何人。而他的宽恕和仁爱,使得他即便面对死亡也依然坦然平静。
二、规矩与德性,究竟哪一个更根本?
如今,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都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是选择西方注重公平正义等制度和规则设计的民主政治,实现所谓的依法治国?还是选择回归中国传统特色的圣贤政治,注重圣贤人格的培养,而实现天理、国法、人情的统一?在《木府风云》中,处处体现的是规则、规矩和道义、情义的矛盾和冲突。而事实证明,培养圣贤君子的土司(国家领导者)比按照死板的礼法规矩行事的效果更让人满意。而“规则和美德,究竟哪一个是更根本的”,恰恰是当代西方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争论的焦点。
在规则伦理那里,义务或道德法是其基本概念,而且还总是存在着一种关注人的行为而非其动机、关注他做了什么而非他是怎样的人这样一种倾向。道德体现在“做这个”“禁止做那个”的命令中;在考察一个人是否做了正当的事时也仅仅考察这个人的行为。据此,在《木府风云》中出现的很多例子,出于何种动机杀人、他所杀的人该不该杀对于行为的道德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遵守原则或命令做了正当的事。然而事实上,行为表现正当的人却很可能丝毫不受道德的精神所影响。规则伦理关注行为而非品格、关注生活的外在表现而非内在本质的特点模糊了道德的意义。为了揭示道德的本质,关注的焦点应从明显的行为转向动机和意图。换言之,我们需要德性伦理来理解道德的真正本质。
那么,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是内在的,它属于人的内在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使道德区别于法律及社会传统的标志。法律和社会传统从外在的方面影响人,它们指导和限制人的行为,规定行为的界限。因此,它们的运作是外在的,并不能在每个方面都对人有所触动。除了法律和社会传统的要求和禁止的行为外,还有很多行为是与法律无关或是法律所无法涵盖的。法律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法律的制定如何详细周全,也不可能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境遇和特别情况提供指导。在《木府风云》中,木增的很多行为是不符合木府“规矩”的,但是却深得民心。此外,法律和社会传统重视的仅仅是实施了的行为。然而,还存在着一个个人生活的内在领域,这个领域是法律和社会传统所无法渗透的。道德就不具有法律及社会传统的这种局限性,而是建立在对善与恶界限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这种自觉意识使人能够出于自己的品性而行动。它的作用是由内而外的,因此能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
而德性伦理学对规则伦理学的批判提醒我们:社会和谐的根本不在于所谓的制度和规则,因为法律的本性决定,不可能有所谓的“完善”的规则、制度。因此,社会和谐的根本不在于正义的规则设计,而在于培养如木青、木增那样仁德品质的圣贤君子,并使这样的人居于领导的位置。正如在《群书治要·傅子》上所说:“明君必顺善制而后致治,非善制之能独治也,必须良佐有以行之也。”说明贤明的领导者必须通过推行好的制度,才能达到社会安定。但并不是只要有了好的制度就能实现大治,还必须有贤能的人去推行善政。可见,要实现大治,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国当前社会改革的重点不是推行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而是要恢复圣贤教育,即培养具有正义美德的人。否则,即使是看似合理的规则、规矩,也会成为包藏私心险心的人牟取私利的工具。
三、金钱、权力和幸福指数
在十年文革的浩劫中,出现了儿女批斗父母、学生斗老师、夫妻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并同床异梦的现象,结果使中国传统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被颠覆了。而它的遗毒一直传到现在,那就是有些人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完全信任。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穷怕了的中国人在“金钱至上”价值观的影响下,盲目地追求金钱、权力而不择手段,甚至忘记了父母的恩义、夫妻的情义、朋友的道义,因此越来越高的权力,越积越多的财富,却没有带来越来越高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忧郁症、焦虑症和痴呆症等精神疾病。原因在哪里呢?阿照觉醒后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我们把人生追求的目标设定错了。阿照一直以为她追求的是权力,而唯有权力可以带给她安全感,而经历了许多之后才明白,她真正需要的是那种始终不变的信任和真情。
在阿照经历了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的苦之后,遁入佛门求得觉悟,才是追求大智慧的开始,正所谓“不受磨难不成佛”,唯有成为觉悟的人才能彻底解脱世间的诸种痛苦和烦恼,获得真正的安详与喜乐。
四、化敌为友
阿勒秋和木增一次次化险为夷、化敌为友靠的是真诚心的感化,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针锋相对、冤冤相报只能使怨结越来越深,彼此双方都痛苦。而怨结不能化解的真正原因就是“德未修,感未至”。舜之所以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就在于他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了三番五次加害他的后母和弟弟。同样,木增在遭受阿虎的毒打之后,仍然能够不计较、不怨恨并且放走了他,这样的行为更是一般人做不出来的,甚至不能理解的。所以,他和父亲木青一样,达到了“仁者安仁”的境界,有仁德心的人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仁爱忠恕。而阿勒秋的表现则更加难得,她把中国传统的女德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连经历丰富的老夫人也不得不承认:后宫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她见得多了,而像阿勒秋这样通过宽恕和感化能够把敌人变成朋友和姐妹的,却是她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过的。而这句话也太值得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深思了:化敌为友靠的是以德服人,因为“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这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吗?为什么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对此却感到相当陌生了呢?因为我们太热衷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深入传统文化,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它是“糟粕”而不愿学习了。我们所批判的,都是我们想当然的传统文化。
五、和而不同
中国在历史上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成为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共存共荣、团结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即使在当今世界,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历史上的中国那样,把如此复杂的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处理得如此之好。这种境界背后正是“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