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学校论文,经济发展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准备就业而尚未就业的学生。这种教育一般都需要三年左右才能完成一个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密切程度远不如职业培训,跟职业培训的发展依据也不相同。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发展的现实依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职业学校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从以前的面向计划转为面向市场。职教界普遍把“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作为职业学校发展的依据。作为指导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但如果把它直接作为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操作性依据,则未必合适,因为它混淆了需求、意愿需求与有效需求的概念,用对事物的一般认识代替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发展的现实依据,应该是“对受过系统性职业教育的各类人才的有效需求”,也就是“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
“需求”“意愿需求”和“有效需求”,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不同概念。需求是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购买商品的一种能力,是交易愿望的近似表示。需求分为意愿需求和有效需求。意愿需求是指在市场均衡(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条件下,没有任何数量限制进行交换时形成的需求;有效需求则是根据预算条件和购买数量的约束为了达到最大利润而形成的需求。”马克思指出:“只有能够为自己取得的东西提供等价物的人,才是真正的需求者。”由此可见,经济学上所讲的需求,既不是观念上的需要,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意愿需求,而是以货币为基础的有效需求。据此,本文把“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定义为:劳动市场上所有用人单位愿意并有能力为职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总量。
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受以下诸因素的影响:
1.生产专业化和分工程度。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现代生产依靠专业化和分工,把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限制在较少的工种数量上,多数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只需短期培训,有的甚至不需要专门的职业培训,这就减少了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深圳市教科所1994年对全市各类企业进行的调查证明,各类企业对新招工人的培训时间都在四个月以下,最短的只有两天。在人们的印象中,高科技企业工人的培训期应该长一些,事实上高科技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流水线操作,培训期也不长。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每年补充1800多名新工人,其中1500名直接从中学毕业生招收,跟班实习几个月,考试合格即为正式员工。象这样只需短期培训的岗位,企业即使需要补充人员,也不一定会接受职校毕业生,因为劳动部门既负责安排就业又负责培训,这些岗位常常是由劳动部门短训班结业者捷足先登。时有职业学校校长抱怨,职校学习三年,不如劳动部门培训几个月。究其原因,根本之点在于此。
2.生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程度。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是取决于市场经济本身,而是取决于市场经济与先进生产力的结合程度。我国经济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已经十五年了,实践证明,不与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原子弹挣不过茶叶蛋”式的市场经济,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很少。深圳特区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职校培养的财会人才找不到工作,因为老板要用自己人;企业对兴办职业学校不感兴趣,因为生产中用不着职校毕业生。而那些使用先进生产技术,专业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却十分重视职业学校教育。深圳市邮电局与电子学校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他们联办的光纤通讯专业,家长、企业、社会都欢迎。为支持办学,邮电局拨款1800万元和电子学校共同建造了教学大楼。深圳五大银行与桂园中学联办金融财会专业,毕业生全部由金融系统消化。一些电脑生产厂家的检修工、维修工都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才能胜任。这说明生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程度越高,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需求越大。
3.劳动市场的供求结构。就某一专业而言,劳动市场的供给能力与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成反比,也就是说,劳动市场上某一专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对口的职校毕业生就走俏,市场对职业学校的有效需求就增加,反之,就减少。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就业相对不足的国家,大多数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又不高,企业在市场上就能获得所需劳动力的大部分。如海南特区经济发展每年可提供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但这些岗位大都被外来劳工所占。深圳市劳务工总数有210 万左右,其中深圳各类中等职校毕业生14000多人, 仅占总数的千分之六点六。所以一般来说,劳动市场发达的地区,对职业学校的有效需求相对就小。
4.技术劳动力的价格。在劳动市场上,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活生生的人,而是被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劳动力。因此,产品市场上的基本法则——需求法则,在劳动市场上同样适用。需求法则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职校毕业生属于技术性劳动力,其价格在劳动市场上要高于简单劳动力的价格。深圳市教科所1994年的调查显示,深圳市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147.63元, 技术开发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004.85元,销售人员871.95元,技术工人792.93 元, 普通熟练工549.21元,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企业在用工时就会精打细算,尽量少用技术性劳动力。这时企业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就是上文所说的有效需求。由于劳动力具有很大的替代性,简单劳动力可以被技术劳动力所替代,因此,当就业困难,技术劳动力自身降价以求时,企业也愿意多雇用一些技术劳动力从事原来由简单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表面看来劳动市场对技术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增加,实际上的这种增加是虚假的,是以浪费人才,浪费教育资源为代价的现象。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致。此时应该做的,不是继续增加技术劳动力的供给,而是调整教育结构,把宝贵而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5.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实现的,因此,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也是影响对职业学校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衡量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代表性指标是职业,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各大城市,青年一代的择业倾向已出现白领化趋势,这一趋势对职业学校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培养蓝领阶层的专业门庭冷落,培养白领阶层的专业供不应求。各种具有中、高级技工培训能力的办学机构都遇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1993年深圳开始试行“2+1”式高二分流,即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或继续读一年报考大学,或到教育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接受一年的职前培训,毕业后直接就业。试行中发现,蓝领专业同样不受欢迎。不少职校毕业生宁肯待业,也不肯跻身“蓝领”阶层。有关资料表明,就业结构白领化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如1950—1983年,美国蓝领员工比例从51.2%。下降到37.2%,白领员工比例从48.8%上升为62.8%。我国经济发展也开辟了诸如保险、证券、公关、广告等许多白领行业。因此,特区年青一代择业白领化趋势不仅说明了择业观念的变化,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有效需求的折射,应受到我们的关注。
以上分析说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的有效需求总量”远远小于我们概念中“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总量”,“对职业学校的有效需求结构”也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初、中级操作人才”这种低重心单一模式。如果我们对两者不加区别,不仅会引起思路混乱,而且会误导实践,造成劳动市场上的供求错位,增加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浪费宝贵的职教资源。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的意愿需求,更要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的有效需求,并以这种有效需求为导向,制定职业学校的发展大计。
廓清了意愿需求与有效需求的区别之后,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能不能给出一个可以事先预测有效需求总量的模型或手段用于指导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做到这一点很难。其中最主要的难点是:职业学校有一个三年左右的教育周期,而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如深圳1980 —1994年这十五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5.9%), 劳动市场行情变化很快,常常“校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三年前预测的行情,学生毕业时已恍若隔世。但是,很难做到不等于无所作为,我们虽然暂时难以建立预测模型,却可以根据有效需求的观点,用其他手段控制事物的过程使其朝着我们预期的目标发展。
一、调整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结构,避开简单劳动力对技术劳动力的冲击主流。职业学校是进行系统职业教育的专门场所,培养技术性劳动力是它的优势。但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把培养初、中级操作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层次起点并不高于中、短期培训,培养的人才类型也过于单一,致使毕业生在劳动市场上与闲散求职者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无疑是扬短避长,自投劳务工冲击的大潮。其实,尽管大多数岗位只需短期培训,但总有一部分岗位只能属于那些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的人。职业学校应该面向这些岗位,对培养目标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来一次重新定位。在层次结构上,可以把重心适当高移;在类型结构上,把培养白领劳动者纳入其中。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教育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人。
调整目标结构必须因地而宜,切忌盲目行动,互相攀比,要时刻牢记我们的目的:保证职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用最少的投资满足市场的有效需求。
二、认真研究解决全日制职业中学培养周期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这是一对带有普遍性的矛盾,产生原因一是培养目标与培养周期失调,二是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分家。全日制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初级操作性人才,但绝大多数操作岗位并不需要学习三年。以三年时间换来初级操作性人才的资格,培养周期就显得长了。再就总体上看,我们现在的办学体制仍然是把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分家。结果是用人单位始终把实习生看作是外来人,能反映最新生产技术的岗位始终不让实习生染指,学生实习期再长,学到的东西仍然落后半拍,培养周期与发展速度的矛盾始终无法解决。
能不能找到一个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呢?笔者认为,德国的“双元制”是一个现成的范例。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双元制”,但据笔者考察,我国试行的“双元制”并没有掌握真谛。表现有四:一是德国“双元制”是与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大生产密切结合,我们则没有充分注意这一点;二是德国“双元制”是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完全以企业培训大纲和培训条例为依据,教学进度也以企业培训进度为转移。我国试点则是以职业学校为主体,职业学校教什么,就到企业实习什么;三是德国“双元制”要求受教育者首先必须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成为企业学徒,然后再凭培训合同报考“双元制”学校,把在校学习和在厂实践统为同一个过程,这样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三至四年,谁也不觉得长。而我国试点只是把企业当成学校的实习基地,着眼于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或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没有想到解决学校培养周期与经济发展速度的矛盾;四是为了确保“双元制”的实施,德国有一整套法规,我国试点却没有相应的条例加以保障。因此笔者建议,转变以往仅仅把“双元制”当成加强实训或解决办学经费途径的思维定势,把“双元制”试点当成解决职业学校培养周期与经济发展速度的矛盾的探索,选择那些科技知识含量高、对职业学校教育有效需求较大的行业,试行完整意义上(即具备上述德国“双元制”四个本质特点)的“双元制”,在实践中检验其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推广之。
三、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是国家花费许多资金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不由分说地把他们统统推向市场,任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浮,对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仍然象计划体制时那样包分配,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必须找出一个既符合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客观要求,又不浪费人力资源的解决办法。我们由过去的全包一变而为现在的全不管,职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由劳动市场调节或由学生自谋出路。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入学时对将来的就业去向心里没底,没有门路的学生成绩再好也找不到好工作,影响了学生学习和钻研的积极性;学校为解决毕业生的出路也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上半年跑招生,下半年跑就业,成了职业学校校长的工作写照。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只是非此即彼,而是还有第三条出路:建立一个带有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制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
日本高中后直接就业的学生约占40%,与高等教育就业机制不同的是,大学生毕业之前用人单位即可与学生直接见面,高中毕业生就业则必须通过就业服务制度实现。日本的高中生就业服务制度,以1947年颁布的《就业保险法》为依据。该法规定,高中毕业生就业必须通过包括学校在内的非盈利机构来协助安排,公司和学生不准直接联系。具体程序是,先由公司决定要聘用多少人,对每一种工作发一种招聘卡,详细说明公司名称、招聘何工种、招聘期限及工作条件。该卡经公共就业保险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就成为学校帮助学生安排就业的依据,许多公司还派代表到学校会见负责安排学生工作的顾问。学生可常去查阅招聘卡,并根据自己的愿望应聘。如果有多个学生对同一公司同一位置感兴趣,由教师决定谁去应试。教师做出决定时要考虑学生的成绩、出缺勤情况以及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其他品德。每年八月中旬,学校内部挑选工作基本结束,九月学生向公司提出申请,十月公司举行正式招聘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笔试、智商测验、体检、面试),十一月中旬大部分学生已找到工作。没有被聘用的学生还要参加第二、第三个公司的招聘考试。第二年五月以后学校不再帮助学生找工作。对那些学业不好,品行差,经常旷课和受到处分的学生,学校没有推荐义务,而没有学校的推荐,则只能找一份收入低,往往是临时性的工作。由于用人单位、学校和公共就业保险办公室共同承担义务,信息可靠,目标明确,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水平了如指掌,他们竞相招聘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每所学校都力图将最好的学生输送到人人都向往的有名气的单位以维护学校的声誉,所以整个招工过程就是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竞争,企业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生更加刻苦学习,学校节省了精力,国家投资也用得其所,可谓四全其美。我国也应该建立一个类似的帮助就业,鼓励竞争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制度,并通过这个制度建立起职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教育才能步入学生安心学习,学校有序竞争,竞争带动质量,高质量刺激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促进职业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