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焊接质量及无损检测技术探讨论文_余长海

电力工程焊接质量及无损检测技术探讨论文_余长海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1)

摘要:随着焊接技术的进步和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机组质量是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重点,而焊接质量控制和无损检测在电力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在电力工程中的管理和应用进行分析,加强焊接质量管理和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开发,以提高工程焊接质量和机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焊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许多新型耐热钢材料的广泛应用,大型钢制产品在焊接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焊接位置复杂,焊接过程很繁琐,新型材料的种类也各不相同。如何保证电力工程焊接质量,不仅要提高焊接技术管理水平,还要加强无损检测工作。因此,综合分析电力工程无损检测方法和焊接质量管理,密切关注全过程管理,相互促进,才能更好的保证焊接工程质量。

一、电力工程中的无损检测及其检测方法

1、无损检测的定义。无损检测是以检测对象的使用功能为基础,不影响或危害检测对象。根据射线、超声波、电磁、红外线等技术原理,对设备、材料和零部件的物理参数、化学和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2、无损检测方法。文献中有报道称,根据NASA的研究,大约有70种。然而,在实践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四种: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液体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还有声发射检测、热像/红外、泄漏检测、超声液体衍射时差法、交流场强测量技术、磁漏检测、涡流检测、远场检测和目视检测等。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是电力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无损检测方法。以下对这两种常规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A.超声波检测的特点。超声波检测是根据超声波的特殊传播特性,通过固体的相互作用即“回波”来反映固体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超声波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设备使用方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超声波存在以下四个局限性:(1)检测形状复杂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较为困难;(2)不同材料、不同粒度对超声波的影响也很大。(3)超声波对体积缺陷等不敏感,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4)除了测试本身的不足之外,具体操作中的个人经验技能和主观性也会影响测试结果。

B. x射线检测的特点。在现代工业中,射线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是一个光子。x射线检测具有电离、穿透和成像三种特征,但在实际电力工程检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操作过程复杂,设备的放置不得当,穿透焦距不合适以及现场条件的限制,都可能造成x射线检测偏差。

无损检测的具体实施案例分析及建议:以下为某电厂作业内容简介及锅炉焊接工程量。

某电厂一期工程的设计容量为4*600MV, 1-4号锅炉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采用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结构Π型锅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为 1124.4t/h,额定蒸汽参数为 25.4MPa(g)/571℃/569℃。根据工程管理模式,管道焊接与检查工作由不同承包商完成。锅炉本体受监焊口大径管、小径管分别为672个、34212个,锅炉本体合金钢焊口为31104个,小径管高合金焊口、异种钢焊口分别为948个、822个。锅炉本体小径管使用全氩弧焊接法,1~4号机组主蒸汽、再热热段、冷段等管道共有376个焊口。

在探讨电力工程无损检测过程中,为保证焊接后各管道接口的稳定性,在焊口热处理前后均要进行一次检查。实际进行焊接操作时,因某些部件焊缝附近母材需要焊接临时铁件进行固定,检测前必须将临时鉄件打磨干净,待其表面光亮无棱后,方可进行渗透或者磁粉检测,以保障焊缝的完整性。必须注意,有裂纹的部件标记返修时,需通过浸透检查明确裂纹部位,准确进行返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力工程中焊接质量管理现状

1、对焊接工作人员的资格不够重视,同时开展多个工程而焊接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水平也参差不齐,有时一个工程项目除了几个主力焊工外还会雇佣临时工,由于临时工培训不到位,素质层次不齐,这就削弱了工作中的技术力量。

2、对焊接工艺评定的不重视。重视焊接工艺的评定,要提前针对现场实际编制焊接工艺,为后期焊接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大多数电力工程焊接工艺评定往往被焊前考试所替代,导致现场焊接施工没有依据可寻。因此只有重视对焊接工艺的评定工作,才能全面提高电力工程的焊接质量。

3、监督检查不到位。管理者对电力焊接工程控制流程图技术没有进行科学分析,无法确保工程焊接质量高品质完成。对电力工程焊接前的技术交底不重视,特别是对焊接接头和坡口制备形式不控制,焊接完成后忽视了对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和内在缺陷无损检测,无法保证机组整体质量。

三、电力工程焊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1、事前控制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准备工作,本着提高工程质量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质量目标,以标准和规程规范为前提,控制现场焊接工程质量。

2、事中管理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收集数据,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检查中获得的实际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杜绝同类型问题的发生,要形成一个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控制焊接工艺、焊接过程、热处理等重要技术参数,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焊接质量,为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相应的保障。

3、焊接事后管理

焊接质量的事后管理,焊后检验要在完成产品后才能进行,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实际检验中一般都是非破坏性检验,有气密性检验和无损探伤,主要以无损检测为主。

电力工程焊接质量检测流程:接受委托检测,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做出检测方案,并作好相应的检测准备,再按相应的控制制度进行检测作业,对无损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判断,最后检测责任师对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进行校核,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结果有误差时,应及时更正,必要时重新检测,所有检测工程结束后,检测报告和底片图纸及各种原始记录应整理交公司存档,检测过程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编制检测报告,发给业主。

四、对焊接管理和无损检测提出建议和展望

加强焊接管理和无损检测。在电力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焊接管理和无损检测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的标准化和合理化进行。积极开展员工技术培训,解决焊接的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只有对焊接工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才能为现代焊接质量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五、结论

在电力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对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机组质量已成为我国电力工程发展的重点。焊接质量与无损检测的关系密切。从电力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新理念出发,既要提高焊接质量管理水平,又要开展无损检测技术的开发研究,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车月明,张华俊. 焊接结构中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 [J]. 机械管理开发,2009.

[2]郝继生. 焊接工艺中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论文作者:余长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焊接质量及无损检测技术探讨论文_余长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