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论文_李雪芬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论文_李雪芬

李雪芬(雅安市名山区实验小学 四川 雅安 6251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99-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小学数学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标》也把数学应用意识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并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会应用,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因此小学数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所谓数学应用意识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主动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描述、理解、解决各种问题的心理倾向性,简而言之,就是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到分具体的生活中,解决问题游刃有余。一方面,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实际情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结合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谈谈怎样培养五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课前采撷生活实例

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析、比较,推理和交流、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来采撷生活实例。若把这些实例引到课堂中来,与数学相结合,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数学五年级上册P15“问题解决”中计算天然气费,我就提前布置学生记录天然气表的读数,以及去天然气公司了解天然气的收费情况。

P16,出租计费,课前去收集出租车收费标准,以及计费的方法。

P66,兑换人民币,到银行去了解兑换情况和方式。

P74,选择话费标准,到移动、电信公司了解手机收费标准等等。这样,与其说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解决身边的一件事,学生也不会再为了解题而解题,而会尝试着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应注重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五年级上册P90,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我在课堂中先通过指甲盖、插座板、小黑板,让学生感受1cm2、1dm2、1m2的大小,而接着认识公顷,学生尝试自学认识公顷。感知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但在教室里,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操场,用卷尺量出边长100m的正方形,让学生围起来,感受1公顷的大小,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63,“要装多辆车”,在课堂中,我让学生经历计算、分析、判断,当有余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要用“进1法”。

而P65,3题“可以订多少本练习本?”要用“去尾法”。学生了解、掌握“进1法”“去尾法”后,创新实际情况,用玻璃瓶装水,用卡纸做衣服,这样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P37,“设计图案”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要素和方法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开展设计图案的专题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设计出许多精美的图案,这样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

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于是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的一周的油、粮、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需多少开支?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P11,娟娟为班上“元旦联欢会”准备水果,根据发票,检查发票是否正确,此题的解决,可以和家长到超市买东西,实际检查小票是否正确。

P68,电视机尺寸是按屏幕的对角线长度来确定的,此题布置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来测量完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从家庭这一特殊的情况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当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应该从小学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的日常工作做起。 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以及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当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论文作者:李雪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论文_李雪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