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恒石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沈阳市110101
摘要:目的:耳鼻咽喉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65例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其中NK细胞或者是T细胞淋巴瘤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40例,所占百分比为61.54%;大B细胞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19例,所占百分比为29.23%;剩下的患者是由其他情况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6例,所占百分比为9.23%。结论: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在患者的不同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方面都存在非常明显的病理学特征,因此临床中可以通过这些病理学特点加以有效诊断。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A
在耳鼻咽喉头颈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中,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1],在结外原发疾病中,其发病率非常高,因此是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在临床中要想及早实施诊断和治疗过程,就必须要学会对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组织类型加以识别,从而能够通过这些不同疾病特点加以疾病判断和确认,进一步开展对症治疗过程。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49.92±17.34)岁。
1.2研究方法
65例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
2.结果
2.1临床病理特点
通过对本次65例患者进行病理研究和探索后,发现有两个年龄段的患者发病率较高,其中一个年龄段是30岁到60岁,一个年龄段是70岁到80岁。第一个年龄段中有35例患者,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有21例,所占百分比为60.00%。弥漫性大B细胞瘤患者有7例,所占百分比为20.00%,剩下的是其他类型患者,一共是7例,所占百分比为20.00%。
在第二个年龄段中有12例患者,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有3例,所占百分比为25.00%。弥漫性大B细胞瘤患者有6例,所占百分比为50.00%,剩下的是其他类型患者,一共是3例,所占百分比为25.00%。
2.2患者的原发病变部位结果分析
对全部患者开展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后,我们发现一共存在六个部位的病变情况,分别是鼻腔、扁桃体、咽喉部、舌根等位置[3]。其中鼻腔位置发生病变的患者有30例,所占百分比为46.15%;扁桃体位置发生病变的患者有13例,所占百分比为20.00%;鼻鼻咽口咽位置发生病变的患者有10例,所占百分比为15.38%;鼻窦位置发生病变的患者有5例,所占百分比为7.69%;舌根位置发生病变的患者有5例,所占百分比为7.69%;其他位置发生病变的患者有2例,所占百分比为3.08%。
2.3所有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结果分析
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其中NK细胞或者是T细胞淋巴瘤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40例,所占百分比为61.54%;大B细胞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19例,所占百分比为29.23%;剩下的患者是由其他情况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6例,所占百分比为9.23%。具体组织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2.4原发于鼻腔、鼻窦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类型结果分析
鼻腔细胞淋巴瘤组织学分类结果研究中,发现NK/T细胞淋巴瘤有24例,弥漫性大B细胞瘤有3例,外周T细胞瘤有1例,浆细胞淋巴瘤有1例,剩下的1例情况不明。而鼻窦按照同类标准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其分布比例情况分别是1例、2例、1例、0例以及0例。如表2所示:
3.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鼻腔细胞淋巴瘤组织学分类结果研究中,发现NK/T细胞淋巴瘤有24例,弥漫性大B细胞瘤有3例,外周T细胞瘤有1例,浆细胞淋巴瘤有1例,剩下的1例情况不明。而鼻窦按照同类标准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其分布比例情况分别是1例、2例、1例、0例以及0例。通过不同病理学结果分析和研究,发现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在患者的不同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方面都存在非常明显的病理学特征,因此临床中可以通过这些病理学特点加以有效诊断[5]。
论文作者:沈恒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淋巴瘤论文; 患者论文; 所占论文; 病理学论文; 细胞论文; 百分论文; 比为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