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张平,于金玲,蒋利,李玉丽,付一文

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张平,于金玲,蒋利,李玉丽,付一文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研究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简要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病理诊断肾上腺结节样增生75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75例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肾上腺B超检查,比较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应结果,手术前后患者血压、皮质醇、血钾、24h尿钾、血醛固酮变化情况。结果:61例病变患者检出率为93.4%,螺旋CT优于B超与核磁共振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血压,血醛固酮、24h尿钾、血钾皆恢复正常;术后2、4、8、16月舒张压与收缩压较术前相比下降明显。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是诊断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病的主要依据,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全部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肾上腺;结节样;高血压;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全部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11-01

以病理学基础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肾上腺源性高血压称之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医学临床诊断中借助螺旋CT薄层扫描、B超、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检查,有效提高检出率,对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中借助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与核磁共振。本文仅以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5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患者基本资料做以下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病理诊断肾上腺结节样增生75位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75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7例,本例患者皆有高血压病史,日常血压>190/120mmHg41例,日常血压>165-185/100-115mmHg34例;平均收缩压180±20mmhg,平均舒张压115±15mmhg。所有患者均进行血醛固酮、血钾和血皮质醇检测,血醛固酮均值为380.5±180.5pg/ml,15例高于正常值;血钾均值3.5±0.25mmol/L,17例低于正常值,血浆皮质醇16例高于正常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一般方法

2名专职专人医师负责B超检查并进行影像分析诊断;核磁共振及螺旋CT薄层扫描有2名资历丰富的专科医师执管并作诊断[1],将扫描后所得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作为会诊依据。

术前控制患者血压,增高血钾,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1例行患侧肾部分切除术,49例行全部切除术。

69例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6例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伴髓质增生。通过观察发现肾上腺皮质充满由透明细胞与致密细胞组成的大小不等增生结节,四周皮质呈增生性改变,无包膜出现。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全切术后18例患者2个月,4例患者4个月,5例患者8个月,3例患者16个月血压恢复正常,术后降压药物使用剂量与种类减少,8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在正常状态;术后依旧服用相同种类及剂量的降压药物有2例血压正常,5例术后血压未有变化;术后2、4、8、16月收缩压为138±16mmHg、139±15mmHg、140±13mmHg、132±11mmHg与术前180±20mmhg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6月舒张压为90±5mmHg、89±6mmHg、91±7mmHg、88±5mmHg与术前115±15mmHg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本组患者24h尿钾、血钾、血醛固酮等均恢复正常;10例血皮质醇降至正常指标,其中6例未恢复至正常指标。

55例行B超检查的患者,16例患者检查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检出率为29.1%;42例B超检查者,27例查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检出率为64.3%,螺旋CT薄层扫描61例,57例例查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检出率为93.4%。对比B超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CT薄层扫描与磁共振及B超检查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学诊疗技术的完善与进步,越来越多不明其因的高血压病因被查明,肾上腺增生便是引起高血压病最重要病因之一。借助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效提高肾上腺增生的检出率,B超仅作为筛查肾上腺疾病的辅助手段,能捕捉较为明显的肾上腺病变,不能完全排除肾上腺疾病的存在,MRI成像及组织分辨率高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其成像时间缓慢,空间分辨力劣于MSCT,比较以上两种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将MSCT作为该病诊断的常规检查,列为肾上腺微小病变影像学检查的首要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率,为治疗该病提供明确方向。

借助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三维重建[2],提高对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疾病的诊断率,对尽早发现肾上腺形态学改变有其较高的前瞻性,其临床价值颇高。实验室检查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定性证据,通过对阳性率的检测仅能作为该病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不能成为确诊的最后依据,临床中应全方位考虑,统筹观测,多方会诊确保诊断率。

将患者病理分析与医学影像检查相结合确诊后,即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CT薄层扫描发现肾上腺结节样增生顽固性高血压者可先行考虑采取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全切术,从根源处阻断激素来源,使高血压被成功治愈。

参考文献:

[1]曲华伟,郑峥,蒋绍博,等.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附3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7,47(21):5-6.

[2]李连军,蒋绍博,王翰博,等.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影像诊断和外科处理(附59例报告)[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2.(1):26-29.

论文作者:张平,于金玲,蒋利,李玉丽,付一文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0

标签:;  ;  ;  ;  ;  ;  ;  ;  

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张平,于金玲,蒋利,李玉丽,付一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