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祁春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卫生院耳鼻喉科 江苏 苏州 21513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选取5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办法实施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98-02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日常生活中这种疾病也随处可见,患者的疾病症状会随着空气污染的变化情况使得病情也不断的变化,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鼻塞、流脓涕、嗅觉失常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而且在临床上的复发率比较高。传统药物、微波治疗以及激光治疗等非手术的方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2]。因此本次研究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选取50例,主要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选取5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在23~75岁之间,平均年龄(48.1±8.9)岁;实验组中分别有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在25~73岁之间,平均年龄(47.8±8.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等实施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实施治疗,其中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实施前首先对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实施治疗,时间为1周,并且将泼尼松片进行口服治疗,每次30mg,每天1次,连续治疗3d;局麻中使用肾上腺素棉片、全麻手术中维持90mmHg左右低血压,这样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借助鼻内镜及CT对患者的鼻腔鼻窦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或者是根据疾病情况实施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起效后,先切除鼻内较大的息肉,在鼻部钩突前下缘切开一个弧形切口,将钩突分离后实施切除,逐步将鼻道鼻窦窦口开放、扩大。术后采用膨胀海绵行前鼻腔填塞,采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疗效评价:显效,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是改善效果比较明显,鼻内没有分泌物,而且窦口开放正常;有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缓解,鼻腔分泌物有所减少,鼻黏膜局部有水肿或者肉芽生长的现象,只有部分窦口开放;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的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相关数据实施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了鼻腔粘连的现象,对其采用棉胶海绵进行分隔治疗;上颌窦窦口开放不良的有2例,采用鼻内镜扩大窦口后患者的窦口开放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都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康复出院。如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部分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主要是综合机制的作用下发生,患者的鼻窦、鼻腔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等导致的[3]。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常见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刺激反应以及感染等。患者的鼻腔如果发生感染,鼻腔粘膜就会出现水肿,缩小了鼻窦口,阻碍了分泌物的引流,从而发生炎症,同时鼻窦长期由于炎性因子的刺激,黏膜水肿不断的加重,就会引发血栓性静脉炎,阻碍了淋巴循环系统,从而导致了息肉的形成,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其中包括非手术治疗办法以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方法对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虽然可以控制患者的疾病情况,但是不能彻底根治[5]。传统的增生手术切除术对患者的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切除治疗,虽然将患者的病情有效的缓解,但是鼻腔和鼻窦主要是由管腔、空洞、间隙组成的,空间比较狭窄,结构复杂,解剖结构比较精细,切除过程中视野比较狭窄,使得鼻腔内的病变组织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容易反复出现。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可以使医生在直视的情况下,全面的对患者的鼻腔内部结构进行观察,手术实施的术野比较清晰,使得临床疗效显著的提高[6]。将其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清除鼻腔内的病变组织以及上皮增生的组织,使得鼻腔的损伤程度大大的降低,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而且鼻内镜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患者的鼻腔功能组织保留,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通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2%,对照组68%,实验组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实验组患者出现鼻腔粘连1例,上颌窦窦口开放不良2例,经过对症治疗后,都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使得患者的鼻内分泌物大大的减少,临床推广价值比较广泛。

【参考文献】

[1]高广忠,石瑛.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3-4.

[2]盛灵芝.鼻内镜手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5):859-861.

[3]杨丽霞.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6,35(29):108-110.

[4]郝小明.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858-2859.

[5]苏怡,谢景华,潘晓李,等.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04):86-89.

[6]韩振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9):54-59.

论文作者:祁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祁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