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詹藜藜

术前访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詹藜藜

詹藜藜

上海电力医院手术室 200050

【摘 要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于手术前对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与手术相关的术前准备及知识教育,目的是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担忧,保证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确保手术成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已不再是单纯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是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从心理、生理及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近年来整体护理不断发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职责和职能之一。本文通过对术前访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手术患者手术前的身心不适,优化手术室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术前访视,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引言

手术前进行术前访视,使患者对手术及麻醉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缓解其恐惧、紧张心理,较快适应手术室环境,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术前访视过程本身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心理和社会综合知识运用于病人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如何通过术前访视,为手术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也已成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术前访视现存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手术室护士人力不足

术前访视是由巡回护士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间为10-15分钟,须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确保顺利开展。林秀华[1]等调查表明:目前国内手术室护士缺编和超负荷工作现象尤为突出,大部分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护理人员并非按实际工作量来予以配置。实际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每天忙于完成各项手术配合工作,正常工作时间内,缺乏人力和时间去完成术前访视。此外,有些医院手术室护士还要承担器械清洗、打包、清洁手术间、收费等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常常处于疲惫状态,到病房与患者打个照面就了事,连基本的术前访视程序都未做到,致使访视流于形式,达不到访视效果。

1.2 护士对术前访视重要性缺乏认识

长期以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术中传递手术器械,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因此,护士未将术前访视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认为术前访视并不是手术室工作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护士认为,认真配合手术,得到医生好评就是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是附加的工作内容,与手术质量没有太大关系。陈熙[2]等对153名手术室护士问卷调查显示, 44人(22.8%)认为,术前访视应该由护士完成,109人(71.2%)则认为,此项工作应由麻醉师完成。其中,45人(29.4%)表示愿意进行术前访视,30人(19.6%)表示不愿意,78人(51.0%)持无所谓态度。翟颖超[3]等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护士思想上不重视术前访视,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应是病房护士的职责,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术前访视是在做重复工作。由此可见,护士对术前访视的重要性认识水平较低,对自己应在术前访视中所承担的责任缺乏认识。

1.3 访视形式单一、内容抽象

目前,口头讲解是术前访视常用的方法,访视内容也只是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了解基本病史等。王巧萍[4]等调查表明,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已不再满足于自己是被治疗者的身份,99%的患者想要了解手术和麻醉的过程及配合。黄陈红[5]等研究表明,手术前患者的焦虑因素,主要来自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和恐惧感,以及对手术后效果的担心,80.68%的患者希望了解到有关手术和麻醉的内容。口头讲解的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由于专业知识性较强,又要避免对手术后果及手术过程讲解过细,护士觉得难以表达,患者也难以理解。因此,访视内容和形式的单一,致使患者无法了解最关注的信息,影响了术前访视效果。

1.4 护士缺乏沟通技巧

手术室护士因长期在手术室内工作,缺乏与各种类型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在访视过程中会出现:护士用语不规范、对病人称呼不到位;护士单方面灌输信息,忽视病人的实际需求;护士和病人无话可说,访视工作草草结束,等。林鸣芳[6]指出,有的护士因年龄较小,社会实践经验不足,与人交往及沟通能力较差,在术前访视中,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甚至有时因解释不当,反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由于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导致访视不深入、不具体,直接影响了术前访视的效果和质量。

1.5 访视单不完善,记录不规范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术前访视记录单规范和参考标准,因此术前访视书面护理计划的拟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大部分医院都是使用自行设计的访视记录单,格式、内容各不相同。张宁[7]指出,虽然术前访视工作已开展多年,但访视记录单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穿内衣、禁食禁水、戴义齿、体位不配合等事项未予注明。部分护士认为,术前访视单需要填写的内容与病区术前护理记录内容雷同,填写访视单多此一举,从而导致照抄护理病历、表格内容填写不全、随意涂改、书写不规范的现象。访视记录的不完善使得术前访视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

2. 对策

2.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张颖[8]等提出,为保证术前访视的质量及效果,应增加手术室护士的人力资源配置,使手术室护士有充足的人力和时间完成术前访视工作。宋玉香[9]认为,应根据整体护理要求来设置岗位和调整人员结构,按照护理岗位任务及工作量适当的增加护士编制,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把护士从大量的非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可通过增加手术室护士、调整护士工作内容、运用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术前访视工作的完成。手术量增多或护士人员不足时,应鼓励护士下班后进行访视工作,所用的时间可按加班累计,或给予适当经济补偿,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加强与手术科室间的联系合作,病区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前访视时间,确保患者在病房等待,以免手术室护士徒劳往返,同时也保证手术患者及时接受术前访视。

2.2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0]。杜暖华[11]等提出,提高术前访视的质量,首先应该转变护士观念,明确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护士深入学习整体护理知识,加强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护士的护理观念。护士长可利用晨会交班时间,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知识,明确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必要性,做好术前访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新护士的入科带教过程中,应针对术前访视的意义、方法、内容以及访视记录单填写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仔细的指导讲解。

2.3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赵玉英[12]认为,实施术前访视的护士除应具备术前一般护理知识外,更应掌握患者所接受术式的专科知识。可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学习班、外出进修等途径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保证术前访视工作的顺利开展, 护士在不断提高护理学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 还需学习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13]。护士长应重点进行术前访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文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相关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利用每日晨会交班、每月业务培训和基础知识考核的形式,组织护士对术前访视的工作流程及内容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

2.4 提高护士语言沟通能力

房芳[14]提出,由于病人手术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术前访视要求护士不仅具备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水平,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在术前访视中,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恰当的解释、疏导和安慰,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以宣泄,消除其心理顾虑。针对不同病人、不同手术进行合理的指导及解释,向病人讲解手术体位摆放目的及配合的重要性,术中使用止血带的目的及不适,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当被问及敏感问题时,护士要掌握表达技巧,合理回避。护士进行访视时,应做到表情自然、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病人消除陌生感,增加信任感。亲切得体的语言能够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15]。对于知识层次较低的病人,访谈时应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对于知识层次较高的病人,可使用医学用语讲解;面对老年人,应使用尊称,对儿童要给予鼓励表扬;与病人家属交谈,应指导其积极配合手术,避免以强制态度进行访谈。术前访视时间应适当控制,一般为10-15分钟,不易过短或过长,访视时应避开进餐、治疗或休息时间。

2.5 开展多种形式的术前访视

除口头讲解外,可自制图文并茂的宣传图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生动具体的访视方式,增加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郝文芳[16]将常见手术体位制成图片,辅以文字说明,访视时给病人、家属观看,并加以指导训练,结果显示病人的接受程度、体位摆放的合作性有明显提高。还可拍摄手术室内手术区域布局、各类麻醉监护设备、家属休息室等实景照片,将这些照片结合术前访视相关内容装订成册,由访视护士发给每位手术患者。施莺莺[17]通过实践证明,护士应用生动具体的讲解、阅读宣传册等形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使护患沟通交流更具有互动性、双向性。张玉香[18]等对9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前采用视频播放手术全过程,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恐惧和焦虑,尤其适用于文化层次偏低的患者或老年患者。访视形式决定了访视效果,通过丰富术前访视的形式,可增强访视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访视质量。

2.6 制定术前访视单规范

访视单的设计和应用是在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后制作而成,内容包括心理、疾病知识、手术前相关准备、配合及注意事项等,由访视护士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同时配以口头讲解,以提高访视效果[19]。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设计具有针对性、专科性的术前访视记录单,护士以此作为规范和指导,准确收集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指导。术前访视记录单是医疗、护理文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术前访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护理质量的反映,更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20]。要注重培训护士书写规范,组织手术室护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认真、准确、规范的填写术前访视记录单,这有利于科内总结术前访视经验,也能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

2.7 加强术前访视监督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术前访视流程,加强监督管理是提高术前访视质量的根本保证。丁炎明[21]提出,护理管理者应该定期深入病房,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手术患者的满意率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手术室护士年终考核相结合,调动其开展术前访视的主动性。护士长及科内质控护士应建立术前访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科内反馈检查结果,并与当月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术前访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以不断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3. 小结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手术室护士投入爱心、责任心和耐心。术前访视既改变了手术室护士以往固有的工作模式,同时也增强了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意识,增进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信赖,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加强了医护间的合作关系,保证手术及麻醉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应尽快转变观念,完善和规范术前访视工作流程,确保围术期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更好地发挥护士在术前访视工作中的作用,使访视达到最佳效果,促进手术室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秀华,施美蓉.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2,(6):167-168.

[2] 陈熙,马卫青,等.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认知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2(23):42-44.

[3] 翟颖超,张莹,等.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认知情况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93-94.

[4] 王巧萍,李娟,薛东方.围术期患者访视应用现状及展望[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47-48.

[5] 黄陈红,吕晓玲.程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128-129.

[6] 林鸣芳.国内术前访视开展时间、形式、内容和访视者概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101-103.

[7] 张宁.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4,5(12):1429-1430.

[8] 张颖,李玉翠,周立.上海市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现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091-1094.

[9 ] 宋玉香.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A):114-116.

[10] 雷琳,陈云超.手术室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心理护理的研究[J].医学信息文摘,2014,4(14):43-58.

[11] 杜暖华,郭垂芸,吴丹云,等.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4 (7):1055-1056.

[12] 赵玉英.影响术前访视实施的相关因素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6-57.

[13] 赵杰,戴艳杰,于丹. 1285例术前访视体会及对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09,11(3):28- 30.

[14] 房芳,祖国.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3,11(2):483-485.

[15] 陈美玲,程月娥.术前访视规范化对访视效果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3(26):495- 497.

[16] 郝文芳.手术体位图片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22-23.

[17] 施莺莺.我国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62-864.

[18] 张玉香,张明.尿管镜下腔内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术前视频影像教育[J].护理学报,2011,18(6A):76-78.

[19] 张建娟.国内外术前访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9(28):90-92.

[20] 魏格,林华.术前护理访视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39(4):287-288.

[21] 丁炎明. 影响整体护理深入开展的护士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35( 7 ) : 422- 424.

论文作者:詹藜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术前访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詹藜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