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窃电作为一种违法现象,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反窃电的工作中要根据窃电的特点、行为表现以及原因,窃电具有针对性、主动性的解决措施,科学、合理的解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窃电现象。
关键词:供电企业;反窃电对策;分析研究
1窃电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
窃电者之所以窃电,就是为了无偿享用电业职工的劳动成果。再加上供电企业担负着千家万户的供电任务,极少数窃电者的不法行为往往不被及时发现和查处,这从客观上助长了窃电者的侥幸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私利驱使。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见利忘义是窃电的直接原因。单位用电必须有电费成本,对一些高耗能、且经济不景气的用户来说,上缴电费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于是有些用电户想尽办法,为减少电费开支而进行窃电。特别是一些个体商业用户、私人承包企业等,受到利益的驱动,对利益追求最大化,采取靠窃电降低成本和赢取利润的行为。
1.2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供电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各行其事的现象。甚至有个别职工吃里扒外,为从用户那里换取好处,内外勾结进行窃电。用老的管理办法来管理发展变化了的用电客户,必然会穷于应付。
1.3用电户本身法制观念不强。一直以来,国家对电力宣传总是从社会公益出发,没有把电商品化,用电户因为市场观念不强,对电是商品产生模糊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用电是权利,缴费是义务的观点,不明白窃电是一种违法行为,对窃电的危害性认识更是不足。
1.4对窃电分子联合打击力度不够。由于在某些地方仍然还存在个别的“人情电”,“关系电”和“权力电”问题,所以导致了用电市场的“疲软化”,以至于反窃电工作难以到位,不容易开展,这就在无意中纵容了不法分子的窃电势力,从而形成个别现象的恶性循环。
2目前常见的几种窃电形式
一是公开明显的窃电。其窃电方式多是电能表表前接线窃电,或者将计量装置电流回路短接,或将计量装置电压回路断开,使电能表转速变慢甚至不转。这类窃电户大多是居住偏僻,在供电部门查电人员查电时,窃电者一旦警觉,往往有时间销毁窃电现场,难以取证。
二是偷摸隐蔽的窃电。这类窃电多在配电盘后,或在表前的接户线偷接电力负载,有的将窃电线藏在天棚内或者埋在夹墙中,让一般人员不易察觉窃电行为。
三是采用高新技术窃电。这类窃电对供电企业威胁最大,最值得供电企业高度重视。其主要做法是利用电能表的物理原理,通过改变电流、电压、相位和安装接线等4个方面的参数,分别采取断流和欠流、失压和欠压以及通过移相和改变接线等方式,使电表转慢、停转和反转,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当今电子新科技运用于窃电,让用电管理人员防不胜防。
3、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窃电证据不易收集。电能资源与普通的资源不同,具有无限性特点,致使在检测员在检查窃电行为时,无法准确统计已经统计的窃电总量,这样很难取得窃电证据,也很难获得窃电的准确的损失总量。而且用户可能为了掩饰窃电行为,不承认电力企业记录的窃电量,在查处窃电量时也没有有效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关于一些临时性的窃电行为,就更难收集其窃电总量。再加上检测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给用电户窃电的可乘之机。
3.2窃电检查工作开展不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的电力企业也进行经济改制,实行政企分离的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属于个人承包,不再拥有电力行政执法职能。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是检测窃电的人员在检查时非常不受欢迎,甚至有些人故意逃避检测,拒绝检测人员到家中查店,更有甚者有些人会怀疑一些检查人员工作的合法度,向法院提起诉讼等,给相关单位的反窃电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致使窃电行为猖獗。
4供电企业反窃电对策研究
面对窃电行为的嚣张气焰,反窃电工作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应对。
4.1反窃电工作要具有法律保障。由于长期的反窃电工作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给查处窃电带来了多不便,让许多窃电分子逍遥自在。因此将反窃电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非常必要的。在政企分离的今天,查处窃电的时候更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窃电者心服口服,让反窃电工作更有震慑力,那么法律就是当仁不让的依据和保障。而这一策略,与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遥相呼应。
4.2大力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可以让反窃电更加掷地有声,增加了法治氛围,同时对窃电分子有很好的震慑作用。要抓典型,公开曝光,将所有错误的思想扭转过来,要让窃电者深深体会到窃电行为是可耻的,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给其他窃电者起到警示作用。电虽然无形,但依然是一种商品,窃电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必须要严肃纠正。
4.3合同中增加相应的违约条文。在目前电力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要针对窃电行为寻求其他可以制约的因素,追究其违约责任。与用电用户签订民事合同时,要详细阐明违约用电的行为及违约责任,这样当查处窃电时,可以依据合同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除了可以挽回一定的损失,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4.4培养专业的反窃电工作队伍。除了相关的法律规定需要健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过硬的反窃电工作队伍。反窃电工作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因此只有技术过硬、思想积极向上、秉公执法的人员才能适应此岗位。对于这些人员要进行专项的培训,加大反窃电的技能。
在反窃电过程中,建立反窃电稽查机制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反窃电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就对反窃电稽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岗位轮换制等考核奖惩办法需要切实可行,只有任务和责任明确,赏罚分明,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5针对不同的用户采取相应的反窃电管理。对于数量庞大的居民用户来说,基本上窃电量所占的比重较小,对电能表进行改造之后,绝大部署的计量表装在室外,窃电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由于居民用户数量多,如果安装防窃电装置在物力、财力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工作重点是对用户进行反窃电活动的宣传,同时制定严格的惩处措施以杜绝居民用户的窃电现象。与居民用户相对应的是小容量的非居民用电,非居民用户的用电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大部分的计电装置安装在室内,窃电者很容易对电能表进行改动,而且反窃电工作不宜开展。对于这部分用户,对其进户线进行绝缘化的改造,部分用户可以将计电装置安装到室外,对其实行一定的监督和测评制度。
综合来说,窃电现象给电力企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财产安全隐患,而且窃电手段也是越来越先进,为了维护供电单位正常的运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组织手段和技术管理手段加以应对。供电单位对于窃电现象的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而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这要求供电企业不断加大对固定设备的改造力度,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更新管理手段。还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法律意识,加强监督,彻底消除窃电行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明勇.谈窃电行为及供电企业反窃电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32):145-146
[2]李翠,谷小燕.浅析窃电行为及供电企业反窃电的技术措施[J].科技论坛2012(14):224-225
论文作者:蔡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窃电论文; 工作论文; 用户论文; 现象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