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平江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平江县 414509
【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50例患儿为对照组,另以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患儿5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肢体语言沟通法。分析对比两组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为100.0%,比对照组的88.0%高,P<0.05。结论:选择肢体语言沟通法,并将之运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护理;依从性;肢体语言沟通;重要性
医院众多科室中,儿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患儿来说,其控制能力比较差,且无法用语言将其内心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进而给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1]。为此,临床有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些新的护理模式被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了临床诊疗服务中,比如:肢体语言沟通技巧等。有报道称,通过对患儿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改善治疗依从性[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50例患儿为对照组,当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0.6-9岁,平均(3.84±1.01)岁;病程为3-15d,平均(7.01±1.36)d。。以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患儿50例为研究组,当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0.6-8岁,平均(2.72±0.89)岁;病程为4-15d,平均(7.92±1.24)d。患儿病历资料完整,在监护人知情同意下接受治疗。比较两组的年龄与病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内容有疾病知识宣教、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加用肢体语言沟通法,详细如下:(1)认真阅读患儿病历资料,充分了解其病情、性格特征与家庭状况等,并利用面部表情亦或者是肢体动作等,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注:沟通期间,要告知患儿及其家属肢体动作的作用和目的等,同时需要告知他们肢体动作所表达出的含义,以便于其理解。另外,还应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关怀和鼓励患儿,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2)和患儿保持良好的沟通,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了解患儿当前的心理问题,积极找到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利用图册亦或者是视频等,向患儿介绍治疗的流程,同时针对患儿不懂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另外,还应向患儿示范治疗的操作步骤,减轻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感。治疗期间,护士要积极对患儿进行疏导,使患儿能够在一种较好的状态下完成治疗。(3)护士要注重自身形象,要保持着装的干净与整洁,要面带微笑,行为举止得体,以给患儿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让患儿更愿意与之接触,从而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针对在治疗期间表现较好的患儿,护士可竖起大指姆对其进行表扬。若患儿比较痛苦,需对其进行安抚。查房时,通过抚摸患儿脸颊以及额头的方式,减轻其焦虑不安感。在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告知患儿操作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并提前对患儿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以取得其积极配合。操作期期间,采取握住患儿手亦或者是抚摸患儿肩膀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安慰,同时采取聊天、播放儿歌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以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感。
1.3 评价指标[3]
根据如下标准评估两组的依从性。(1)完全依从,治疗期间,患儿能主动配合护士的各项操作,且未出现恐惧与害怕等不良情绪,无反抗行为。(2)部分依从,治疗期间,患儿基本能主动配合护士的各项操作,但会出现轻微的恐惧与害怕等不良情绪,无反抗行为,能够在护士的鼓励与安抚下完成治疗。(3)不依从,治疗期间,患儿出现抵触行为,有恐惧与害怕等不良情绪,部分出现反抗行为。对依从性进行计算利用如下公式:[(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依从性为100.0%,比对照组的88.0%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对患儿这类特殊群体来说,其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且无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得医务人员与之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进而导致各项诊疗及护理服务不能顺利开展,不仅延误了患儿病情治疗的最佳时机,同时还不利于医患间和谐、良好关系的建立,增加了医疗纠纷发生风险[4]。为此,临床有必要针对患儿,选择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对其进行干预,以尽可能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肢体语言沟通法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手段,能够利用自身的动作以及姿势等,比如:握手、轻拍肩膀等,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依从性。现代研究表明,于小儿护理工作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法对患儿进行干预,可取得比常规护理更为显著的成效,不仅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同时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5]。此研究中,研究组的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肢体语言沟通方案的运用对提高患儿依从性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法对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确保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卢宁.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46):75.
[2]谌雪.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J].母婴世界,2018,(21):169.
[3]王静.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意义[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36.
[4]陈思.小儿护理工作中不同年龄段患儿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48.
[5]吕丽圆.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J].母婴世界,2018,(20):133.
论文作者:余斌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患儿论文; 肢体论文; 语言论文; 小儿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两组论文; 护士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