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倾斜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资源配置倾斜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资源倾斜配置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有效动员与合理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要实现这一点,对资源实行有效倾斜配置则是必然的选择。

一、资源倾斜配置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机理分析

所谓资源倾斜配置,是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一种特定形式,它是指资源在产业间投入增加速度上存在差别,从而引起各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进而对经济增长质量和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资源倾斜配置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产业结构的配置态势和结构效益体现出来,对此,我们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

从静态上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倾斜配置,将使产业结构与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相适应,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并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用率增长较快的产业。这时,产业结构将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各个产业与部门以及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将形成一种合理分工关系,从总体上实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较高的产业配置效益。

从动态上看,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倾斜配置,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提高结构效益。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且伴随着传统产业不断地被改造,传统机器设备、工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一切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源投入,尤其是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这种投入必须是倾斜的,分主次的,离开资源的倾斜配置将难以提高产业质量和结构效益。我国是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产业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生产建设资金则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更需要把有限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优先配置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上。只有这样,才能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一般说来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强,产业扩散和带动效应明显。当传统产业的闲置资源和过剩生产能力被及时转移到这些产业而得到重新配置和利用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将会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将得到明显改善。国外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通过国家对资源的倾斜配置,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是使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益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资源倾斜配置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作用更为显著。

二、我国资源倾斜配置及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我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不是没有对资源进行倾斜配置,而是这种倾斜配置从总体上看是低效或无效的,它不但没有形成经济结构的协调和优化,实现良好的经济增长和效益,反而却导致产业结构的多次失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资源倾斜配置主要表现在对重工业的倾斜投资。这在建国初期对于较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工业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倾斜持续的时间之长,倾斜的程度之高,却严重脱离了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产业结构的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益的低下。从1952—1978年我国重工业投资总额为3070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0%以上,而同期轻工业投资总额仅为355亿元,只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重工业投资总额与轻工业投资总额之比为8.65∶1。[1]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致使轻工业和农业不得不为此付出过高代价,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不仅如此,由于重工业在优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一套运行机制,使之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十分微弱,重工业的大量投资难以发挥应有的牵动、引致作用,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都是很低的。可以说,这种不合理的资源倾斜配置是导致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重要诱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资源配置仍呈现明显的倾斜性特征,但在资源倾斜配置的方向及呈现出的效应方面,都与改革前各时期存在明显的不同,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农轻工重之间结束了长期以来单独向重工业倾斜配置资源的局面,出现了资源配置向农业、尤其是向轻工业倾斜的格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户成为农业独立的投资主体,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向农业增加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积极性。这是改革初期直到80年代中期农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对轻工业的资源倾斜配置表现得更为明显。改革后,国家及时调整了传统工业化发展战略,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轻工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上来。这对改变长期形成的“畸型”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国家增加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改革前,由于受传统理论及有关政策的影响,我国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对第三产业投资严重不足,第三产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包括教育、科技、邮电通讯等在内的第三产业的资源投入增加较快,劳动力由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增加,第三产业较改革前有了迅速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素质的提高和优化。

第三,技术资源的倾斜配置得到加强。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和设备倾斜配置于机电工业等现代部门,由此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国家增加了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并通过体制改革极大增强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动力与压力,企业对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投资在不断增加。

这种资源有效倾斜配置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受体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资源倾斜配置也存在诸多偏差,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一,国家对农业投资不足,农业基础地位薄弱。80年代初期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连续几次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价格,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发展出现连续6年的大丰收。但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以及财政、投资、外贸和企业体制等改革的全面展开,国内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严重向工业倾斜,工业再度扩张起来,而农业则呈现徘徊状态。尤其是这一时期国家对农业投资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不景气。据统计,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六五”时期为5.1%,“七五”时期下降为3.36%,“八五”时期已低于3%。支出总量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六五”时期为9.6%,“七五”时期下降为8.28%。1991—1994年平均为8.02%。国家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趋于恶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缓慢,从而制约着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对科技与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从科技投入看,1990—1993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分别只有0.17%、0.72%、0.7%和0.62%。而世界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NP的比重在70—80年代已达1.89%,发达国家平均为2.28%。科技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也很低。1981—1993年这一比重只有1.64%,整个80年代这一比重一直是呈递减趋势,1990—1993年这一比重平均只有1.1%。1981—1993年科技基建投资对全部基建投资的增长弹性平均为0.67,说明科技投资增长严重落后于全部投资增长。国家教育费用支出占GNP的比重也逐年下降,从80年代上半期平均为3%下降到90年代的2.5—2.7%,1982—1993年教育费用支出对GNP的增长弹性平均只有0.91;1981—1994年教育基建投资对全部基建投资的平均增长弹性只有0.25。[2]可见,目前我国对教育投资增长不但远远落后于全部投资增长,也落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

第三,对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不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中可用于投资的部分将继续增加,城乡居民对住房、交通等重型商品的需求将相应增加,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基础产业和设施对转变增长方式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资源配置偏重于基本生产部门,而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不足。在我国投资总额中基础设施投资所占的份额长期以来不足40%,国外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达70%。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是资源配置没有向这些产业和部门倾斜的结果。

第四,第三产业的资源投入不足。改革以来,国家加强了对第三产业的资源投入,使第三产业摆脱了长期滞后的状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以及从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的要求看,第三产业的发展仍远远不够。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NP的比重尚不到30%。而1982年19个发达市场经济工业国的这一比重平均已达61%。据有关专家估算,要实现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增长要快于整个经济增长,两者之比应保持1.25∶1,为此,应逐步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到40%左右。现代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将有利于实现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因而对于转变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现资源有效倾斜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投资领域日益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资金分散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和实施过程市场化的趋势。针对这种状况,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今后资源配置特别是国家投资必须实行大幅度倾斜,将有限的资金及其他资源优先配置到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部门和产业。

(一)加大对基础产业的资源倾斜配置。针对目前我国基础产业薄弱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现状,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以农业、能源、交通以及重要的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加大对这些产业的资源倾斜配置力度。首先,要切实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摆脱农业投入不足的现实困境,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与监督机制;二是积极引导农户增加农业投入,并建立相应的投入激励机制,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看,这一顺序应是“农业科技投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公益事业和生态改造投资”,只有按照这样的顺序,才能使政府投入对转变增长方式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其次,增加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缓解其“瓶颈”约束。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开发难度大,在促进这些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这些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对其投资,如政府直接作为投资主体,增加对这些产业的投资;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对这些产业投资。另外,进一步改变电力、交通和通讯行业长期采取的“低价政策”,提高这些产业的盈利水平,引导企业增加对这些产业的投资。

(二)集中一定量资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以微电子、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和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产业部门的高速发展,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把握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促进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首先,国家要集中一定量资金和人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其次,加大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力度。在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要提高起点,克服边改造边落后的弊端;技术改造投资的使用也要实行有效倾斜,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对转变增长方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和企业上。

第三,进一步增加对第三产业的倾斜投资。第三产业所特有的产业优势是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第三产业门类多,涉及面广,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加对其投资。针对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日益多样化的现实,国家要采取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第三产业流向。在对第三产业投资中,要重点增加对金融业、保险业、信息咨询业和科技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的投资,以此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并进而促进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资。发展科技、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资。可以说,科技、教育投资是一种高回收率、高效率的生产性投资。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首先,要进一步增加中央政府财力,增强中央财政对科教投入的实力。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充分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再次,通过改革,加快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教投入体系。通过财政、金融和企业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扩大风险投资、国外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企业投资等科技投入渠道,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体系。最后,加快建立股份制科技开发银行,吸收全社会分散资金,投资于科技研究和开发。

注释: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2]田江海:《科技兴国与科技投入》,《经济管理》,1996年第5期。

标签:;  ;  ;  ;  ;  ;  ;  ;  

资源配置倾斜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