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于电力资源供给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自动化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与原有的变电站设备相比,具有安全性更高、节能效果好以及运行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因而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
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研发与更新,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能力和智能效果,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意义出发,介绍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运用,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智能变电站概述
1.1 智能变电站的内涵智能变电站是将变电站所有包含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统一传入和输出的整个系统过程,由传统模拟信息输电转变为数字信息输电,为了配合数字信息的建立还配备了通信系统网络工程。智能变电站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数字传输的方式来建立联系,在设备之间共享数据信息。随着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深入,网络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为智能变电站的出现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的差异和传统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变电站在信息收集以及处理、传输信息方面差别悬殊,传统变电站主要基于功能、手段和自身的实际需求等方面来开发,相比之下智能变电站侧重于使用的目的。智能变电站体现出较高的集成化程度,有助于实现智能化和一体化设备的内涵;从形式上来看,智能变电站体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一体化形式,这是以往使用变电站无法实现的;智能变电站适应新时代下电力发展的需求,更加符合新时期电力网络建设的特征,保证了维持变电站和变电站之间的协调平衡性。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从整体上提高了电力网络的运转效率。
2 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内容,其中包含了非常多智能化设备,这项技术的引用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进行链接,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和各项技术进行传达,后期通过智能化的收集方式,进而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得到结论,这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如果一旦变电站发生危险,那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会有所感应,将其传到给工作人员,从而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智能化变电站最为重要就是最终能够达到什么目标,它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技术上更阿基先进,同时对于系统整个过程能够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提升了整个变电站工作效率,让电力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对于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其作业不容忽视。
3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当前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效益,而且实现了人力和物力投入的节约,加快推动了智能变电站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因此要对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来保障技术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对现有技术进行不断改时,全面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3.1同步技术
在同步技术中,需要充分的利用互感器来确保智能变电站中各模块中的时钟保持同步性,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变电站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一旦时钟达不到同步模式,则智能变电站自我保护则会打开,无法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当前智能变电站为了确保时钟的一致性,则充分的结合了GPS,以此来实现同步技术。即在实际工作中,当对智能变电站通电后,则由GPS提供准确时间,使变电站内的时间与GPS时间保持同步,一旦这个过程中时钟无信号时,同步装置则会进入到自动切换模式,利用备用GPS来确保变电站时钟的监控。因此当前智能变电自动化系统中,在GPS与同步技术有效结合下,能够有效的保证时钟的同步,确保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传输技术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会应用于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系统要求存在差异,因此传输技术结构可以分为二网、三层的模式,即在实际传输技术应用皮肤科痛苦,需要借助于双网结合,并以系统网络构成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类。在自动化系统中,传输技术具有运送、输送和数据保护功能。而且在变电站传输技术使用过程中,在故障录波参与下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效的保证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
3.3互感技术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互感技术需要以电子设备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变电站部门模块的数字化控制。通常情况下,互感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进行应用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回路设计的方式,互感装置会分别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单元和远端位置,同时会利用全光纤装置来对母线采取一定的保护,而对于母线以外的线路则利用组合型装置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在保障变电站线路的基础上,采用互感和模拟互感的方式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
4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的改进
自动化系统中这些关键技术的有效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智能变化运行的效益,保证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成为可能。因此需要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改时,使其为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1同步技术中的改进点
当前自动化系统中,由于新技术和传统技术并存,这也导致二者之间还有一些暂时性的矛盾地方,这就会在实际配合过程中,同步技术会存在时间推迟的现象,因此对于自动化系统来讲,需要加快对设备进行更新,使设备保持一致性,有效的规避新老设备矛盾的问题。
4.2传输技术中的改进点
当前自动化系统主要依托于光纤完成传输任务,由于光纤自身传输有力有限,这也对自动化系统的传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存在大量通信信息停滞的问题。针对于这种情况下,可以引入通信概念,利用网络通信对通信进行传输和验证,在解决传输技术通信限制的同时,还能够为检修人员提供可靠的设备运行信息,为其检修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4.3互感技术中的改进点
当前互感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进行应用过程中,需要在互感装置获取信息实行改保护行为之前进行了远距离供电,这对互感技术的时效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互感装置的使用寿命。针对于这种情况下,可以对互感技术进行改时,提前对互感装置的功率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来匹配相应的阈值,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互感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而且在保持合理功率下有效的规避了远距离供电这一缺陷。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其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还处在需要进一步探索阶段,从当前各国发展模式上可以看到,通过阶段化发展才能够一步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保证建设工作稳步进行,从而从而实现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实施。
参考文献:
[1]范智翔,陈烽,周伟,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2):20-21.
[2]杨志宏,周斌,张海滨,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方案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14):1-7.
[3]李俊堂,李龙,李琼,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工程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2(6):58-62.
论文作者:李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