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论文_杨鹏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论文_杨鹏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呼吸科 杨鹏 030008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h、24h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HR和RR均显著降低,而SaO2显著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

一、前言

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无创呼吸机临床治疗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方法,进一步优化该项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本文观察分析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8例,其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60-88岁,全部患者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确立诊断。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和临床表现等方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血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检查后明确诊断,给予支气管扩张、抗感染、解痉平喘和祛痰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ynchronyS/T型号无创呼吸机,经鼻罩进行通气治疗,在行机械通气之前稳定患者的情绪,医务人员对使用呼吸机给予正确呼吸指导;在行机械通气之时,检查患者鼻面罩是否有漏气现象,嘱咐患者向医务人员报告不适症状以便及时处理,以防意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参数设定选用同步/时间(S/T)的工作模式,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吸气压力(IPAP)从6-9cmH2O开始(1cmH2O≈0.098kPa),根据患者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耐受程度在15-20min内逐渐调整增加至10-25cmH2O。呼气压(EPAP)设定为3-6cmH2O,吸氧浓度(FiO2)为40%。设备使用频率和时间为2-3次/d,2-5h/次,累计通气时间8-10h/d。

3.评价指标

经相应的系统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4h和24h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19、23.37、24.43、10.15、11.60,均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RR和SaO2如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后的4h和24h相比,观察组患者的HR和RR率均显著降低,而SaO2显著提高,并趋于正常,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9、22.93、5.01、13.85、6.96、10.83,P<0.05)。

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64例患者中有3例因面罩带挤压和摩擦出现鼻粱皮肤擦伤,经过医务人员处理后未影响继续治疗。另有3例患者初始接受治疗时因恐惧或呼吸方法不当而出现呼吸机抵抗的现象,经过医务人员耐心指导和详细讲解后均能顺利上机接受治疗。

四、讨论

呼吸机是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置,常用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的功能,并降低人体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无创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吸气时呼吸机通过一定的高压力把空气压进入的肺部,呼气时机器给予较低的压力使人把CO2由口或鼻子从面罩上面的排气孔捧出体外来完一次呼吸。而COPD合并的II型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由其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4h和24h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HR和RR均显著降低,而SaO2显著提高,并趋于正常,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现有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发现采用无创呼吸机时有几点需要注意:①对于第一次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要详细解释该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尽量配合呼吸机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②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从较低的压力水平开始逐渐调节呼吸压力,以达到适宜的潮气量为止,保证治疗的有效性;③注意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已有研究证明,通气效果不稳定是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④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数小时内未能控制病情时,要及时气管插管或切开,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改善CO2潴留,纠正缺氧。

总之,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对于其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过程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C0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09):88-89.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涂雄文.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5(02):115-116.

论文作者:杨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论文_杨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